內蒙古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內蒙古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是內蒙古中西部地區最具實力的綜合性專業找礦隊伍。全院在職職工426名,礦產地質教授級工程師4名,高級工程師30名,工程師80餘名。院下設9個職能部室,12個實體分公司。各類先進設備、儀器300餘台(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
  • 屬性:最具實力的綜合性專業找礦隊伍
  • 在職職工:426名
  • 工程師:80餘名
簡介,榮譽,

簡介

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固體礦產勘查甲級;區域地質調查乙級;液體礦產勘查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乙級;地球物理勘查乙級;地質鑽探乙級;岩礦鑑定乙級;岩礦測試乙級;岩土試驗乙級”;建設部頒發的“工程勘察專業類岩土工程(勘察、諮詢、監理)、水文地質甲級、勞務類證書”;內蒙古國土資源廳頒發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勘查丙級及地質災害治理工程施工丙級資質證書”、內蒙古國土資源廳頒發的“測繪乙級資質證書”;內蒙古水利廳頒發的“鑽井壹級資質證書”。2005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內蒙古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開發院是1963年為開展白雲鄂博礦床的綜合利用工作而組建的,直屬地質部領導,原名為“內蒙古105地質隊”。建院近50年,先後探明白雲鄂博稀有稀土等金屬礦、東勝煤田、甲生盤鉛鋅硫多金屬礦、山片溝硫鐵礦、烏拉山金礦等礦產地200餘處,提交各類地質報告500餘份,其中有十多項獲國家級和省部級找礦或科研成果獎。所探明的礦產地已有100多處被開發利用,特別是白雲鄂博礦區稀有稀土礦儲量的探明,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巨大,被譽為“草原鋼城”、“稀土城”的奠基者。
因功勳卓著、業績輝煌,1991年9月被地質礦產部、人事部、國家計委、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勳單位”的光榮稱號。

榮譽

1991年9月被地質礦產部、人事部、國家計委、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勳單位”的光榮稱號。 2011年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內蒙政府、內蒙古軍區評為“全區文明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