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

內蒙古白絨山羊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種,是世界一流的絨肉兼用型品種,以絨細、產絨量高、紡織性能好、遺傳性能穩定和改良其他絨山羊效果顯著等著稱,被列入首批發布的動物遺傳資源保護名錄一級保護品種之中。其所產的羊絨曾獲義大利“柴格納”獎,被譽為“軟黃金”、“纖維寶石”,是眾多畜產品中唯一以克為單位計價的紡織原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
  • 外文名: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 Breeding Farm
  • 類型:羊場
  • 含義:人工選育而形成的地方良種
概況,

概況

1絨山羊的育種現狀
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
內蒙古白絨山羊按主要產區可分為阿爾巴斯、二狼山、阿拉善白絨山羊。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西部,海拔在800—2000m的乾旱、半乾旱地形複雜的山區和荒漠,半荒漠化草場以及高原草地上,分布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氣溫變化劇烈,植被稀疏,風大沙多。內蒙古從1983年在鄂托克旗建立育種場——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組織育種羊群,建立了以個體鑑定、生產性能測定資料為主,參考祖代及後裔測定成績,提高產絨量為中心的選配原則,進行有組織、有計畫的本品種選育。1991年列入國家及自治區“八五”攻關《白絨山羊優質高產新品系選育》和《鄂爾多斯高原沙質灌木草地絨山羊系統最佳化生產技術》、《內蒙古不同類型絨山羊選育》課題,1995年列入國家及自治區“九五”攻關《白絨山羊選育與開發》、《內蒙古白絨山羊不同類群培育及建立繁育體系研究》課題,2000年列入國家“十五”攻關《絨山羊種質資源利用及舍飼半舍飼養殖技術研究》課題,經過多年的本品種選育,產絨量及生產性能指標明顯提高,據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建場時成年公羊平均產絨量365.19g,成年母羊270.28g,絨纖維長公母分別為5.42cm、4.28cm,細度14.5um,淨絨率65%;現在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成年公羊平均產絨量924.38g,最高個體產絨量1980g,絨自然長度7.55cm絨細度15.15um,成年母羊平均產絨量700.08g,最高個體產絨量1600g,絨自然長度6.15cm絨細度14.95um,淨絨率65.76%;2002年該場飼養的種羊及絨產品被自治區命名為“名牌農畜產品”。
2內蒙古白絨山羊生長發育研究
絨山羊生長發育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所制約,羊體不同組織器官和肢體部分在不同年齡的生長強度也各異。據內蒙古牧科院張培業等人和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的技術人員測定,山羊初生到周歲期間,公羊比母羊生長發育快,這主要是公羊生長強度大於母羊所致;1—3歲期間,公、母分群管理,公羊補飼較多,母羊較少,而且母羊1歲後每年懷孕、哺育羔羊,營養消耗較大,這期間公羊體尺、體重遠遠高於母羊,這既有生長強度問題又有營養問題。羔羊斷奶前生長強度較大,斷奶後公、母羔單獨組群管理,正好又經過冬春枯草寒冷期,生長強度大大降低。所以第一個越冬期特別注意,要充分滿足營養需要。但從種羊場歷年所測的資料看,公母羊3歲後體尺已長足,而體重隨年齡增加。所以從遺傳改進量上講,飼養老齡羊由於世代間隔增長,不利於年改進量的提高。
3絨山羊絨毛生長機理的研究
山羊絨是山羊被毛中由次級毛囊生長的一種無髓絨毛纖維。次級毛囊總數和代謝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山羊絨的生產,其中遺傳因素起主導作用,但光照時間、褪黑激素、營養水平等非遺傳因素對山羊絨產量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絨山羊絨毛生長成明顯的季節性周期變化,光照時間起了重要的調節作用。據國內外大量資料報導和中國農業大學對北京、河北等地絨山羊的觀測,在自然情況下,細絨從夏至以後(6月下旬)初開始生長,到第二年二月結束生長。中國農科院草原所李彥及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技術人員測定內蒙古白絨山羊細絨從七月底八月初開始生長,到第二年二月結束生長。細絨生長速度最快的秋末冬初的10月到11月的這個時期,一個月的生長量為16mm,占全期生長量的37%。日照時間由長變短時開始生長,日照時間由短變長時絨毛逐漸停止生長。但在同一環境條件下,這種周期性變化規律因品種不同而差異較大,說明絨生長受遺傳基因影響。因此在育種工作中應注意選擇絨生長期長和長絨早的個體。
研究發現:褪黑激素含量的多少與光照周期變化是一致的。有人認為褪黑激素可能通過調控中樞神經內分泌系統促進和控制絨毛生長的。具體機理正在和中國農業大學探討中。
在絨毛生長期間,絨山羊日糧水平對絨的生長沒有明顯的調節作用:在母羊妊娠的中後期,改善營養狀況能顯著增加出生羔羊次級毛囊密度和S/P值。
3絨山羊選育方法的研究
4.1育種目標性狀的確定
絨山羊品種的選擇首先是要提高產絨量和羊絨品質,羊絨品質主要是纖維直徑和羊絨長度,其次是繁殖力、與動物抗逆性健康和產肉有關的體重性狀。確定育種目標性狀首先應選該性狀遺傳力較高的,因為選擇可以遺傳的性狀才是有效的。目標性狀必須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不能創造利潤的性狀沒必要去選擇。絨山羊的主產品是產絨量,與產絨品質有關的性狀是羊絨纖維直徑和羊絨長度,體重與產絨和產肉有關。據李金泉等測定,內蒙古白絨山羊的絨厚和產絨量屬中等遺傳力適合進行個體表型選擇。毛長、體重屬中等偏低遺傳力;長度、細度屬低遺產力。絨量與絨厚、絨厚與毛長、絨厚與長度、長度與毛長之間有較高的正向遺傳相關,可以通過絨厚對絨量進行間接選擇。而絨量、體重與細度均呈中等程度正向遺傳相關,在選育時應特別注意在提高產絨量的情況下要約束絨直徑變粗趨勢。絨山羊繁殖性狀也是影響育種效益的主要指標,在育種目標中應加以考慮。由於目標性狀的增多,估計的難度加大,準確性降低,每個性狀的遺傳進展相應減慢。因此在實踐中只對產絨量、抓絨厚體重、細度進行了綜合育種值的估計。
4.2實施動物模型BLUP選種方法或指數選種方法,結合表型選擇優良個體
BLUP法是評定畜禽種用價值一種最先進的方法,尤其在群體大、結構複雜、數據不均衡時Blup法是最靈活的選種方法,它是一種無編估計的線性模型分析方法,可以獲得比傳統育種值估計更準確的估計育種值。其優點是適合早選,特別是對於丟失記錄或沒有記錄的個體,也可以通過其親代、祖代等具有親緣關係的一切個體信息對其遺傳性能作出評定。通過早選可以縮短世代間隔,增加年改進量。
制定性狀表型觀察值的選擇指數,這種選擇指數,即當主要目標性狀中經濟重要性大的性狀如產絨量低的種群可做優先選擇性狀,並對公母羊分別設定不同的目標性狀,制定選擇指數作第一步選擇,設法把產絨量提高上去,先獲得預期效益,如果按性狀遺傳相關,提高產絨量後,羊絨直徑變粗喪失質量優勢,則可及時用纖維直徑約束的選擇指數進行選種,力求把育種目標性狀保持在預期理想狀態。利用這種方法同樣可以估測出選擇反應和性狀的經濟改進量。
傳統的選種方法是依據個體的表型值進行選種。表型選擇法存在著許多固有的缺點,不能消除各種固定環境的影響、親屬資料不能充分利用、不能兼顧多個性狀,使種畜優劣的不到評定,優良基因得不到迅速擴散,導致絨山羊整體水平不高,遺傳進展緩慢。用BLUP或選擇指數選種方法,結合表型選擇優良個體即可完全消除因某些因素引起的這些缺點。
4.3絨山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
絨山羊的大多數經濟性狀屬數量性狀,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易受各種環境因子和發育因子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難以根據表型確定基因型,只能根據基因的加性效應值—育種值進行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數量性狀的改良進展。如果能識別基因或基因組的多態性,或者包含有某個或某些數量性狀基因的染色體片段與目標性狀之間的關聯,並有效操縱數量性狀基因,那么最大限度的改良經濟性狀將成為可能。搞清楚有多少基因在控制絨山羊皮膚次級毛囊的發生、發育,微效多基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決定產絨量的高低與絨質的優劣。同時有望進行絨山羊遺傳圖譜構建及其優良性狀的基因標記,找出其連鎖關係進行輔助選擇直接用於選種實踐。
4.4絨山羊育種的計算機套用研究
內蒙古白絨山羊經過20來年的培育現已積累了一大批豐富的育種資料,人工管理方法對如此龐大的育種信息量和數據量的統計匯總已力不從心,隨著計算機在各個經濟領域中的套用,內蒙古絨山羊的發展同其他畜禽一樣,適應現代育種技術,引用了準確、高效的計算機管理技術,及時、準確、方便的掌握絨山羊的信息資料,實現科學指導育種工作,大幅度提高絨山羊個體生產性能和產絨量,實現培育高產、優質種羊目標。
4.5繁殖新技術在絨山羊生產中的套用
現代的絨山羊育種技術選出最好的種羊,採用人工授精和冷凍精液技術,擴大優秀種公羊利用率;通過超數排卵、胚胎移植擴大優秀公母羊的遺傳作用,使優良的遺傳種質迅速擴大,得到大量的優良後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