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側半月板

內側半月板

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兩端間距較大,呈“C”形,前角附著在脛骨髁前內側,居前交叉韌帶起點和外側半月板前角之前;后角附著於髁間後區,位於外側半月板后角及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關節囊韌帶相連。大多數人的內側半月板的形態前窄後寬,邊緣肥厚,越接近中央越薄,尤以前部顯著。也有某些人的半月板前、後部的寬度幾乎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側半月板
  • 外文名:medial meniscus
  • 相連結構:內側副韌帶
  • 特點:較外側薄
  • 損傷人群:羽毛球.足球籃球運動員等
半月板的橫斷層解剖,損傷機理,損傷類型,

半月板的橫斷層解剖

經髁間隆起的橫斷面,可較好地顯示內、外側半月板。該斷面前份為髕韌帶及其後的髕下脂肪墊;後份為膝後肌,中份則為膝關節內的主要結構;其中股骨內、外側髁呈橢圓形,位於兩側,半月板繞其前、後及外緣,兩髁之間為脛骨髁間隆起。外側半月板略呈“o”形其前端附於髁間前區,居前交叉韌帶附著點之後外方,兩者纖維有部分交織:後端附於髁間隆起之後,外側緣約中、後交界處有1/3膕肌腱通過,並與之相鄰而居外側的腓側副韌帶並不與半月板相連。其后角分出一纖維束,參加後交叉韌帶,系半月板股骨韌帶內側半月板周徑較大略呈C形前端附於髁間前C區居前交叉韌帶起點的前方後端附於髁間隆起後方居後交叉韌帶起點前方。內側緣與關節囊及脛側副韌帶相連脛側副韌帶內後方緊鄰縫匠肌及股薄肌腱從該斷面來看髁間區的結構安排。由前向後依次為內側半月板前端前交叉韌帶外側半月板前端脛骨髁間隆起外側半月板後端內側半月板後端後交叉韌帶結合矢冠橫斷面測量了半月板前后角。

損傷機理

患者以搬運工、足球與籃球運動員。礦山坑道工和部隊士兵較多見,在強體力勞動或運動時,易於受損。
當膝關節半屈曲。足與小腿固定,大腿與軀幹受到自體的慣性力或側方撞擊力,致股骨髁內旋,小腿外展、外旋,而內側半月板被擠於脛股關節之間,並被逼向膝中央和後側移位。由於半月板在脛骨平台上附著緊密。移動度較小,在股骨髁強力內旋,脛骨髁外旋的擠迫下。半月板遂出現破裂。受傷時外用月板舒絡平痛貼。
膝關節在半月板破裂後,反應性疼痛使患者將膝伸直。並抱膝進行勉力伸屈運動,力圖將半月板整復。但由於肌肉的痙攣和身體的重壓,移位、破裂的內側半月板常常難以達到完全復位,即或復位,亦不能避免對損害部分的壓迫,往往使破損加重。還引起股骨髁關節面損害。
破裂的半月板多見為縱行裂口。股骨髁部突入破裂口,直接與脛骨平台相接觸,破裂半月板正卡於脛股關節面間,造成膝關節某一方向活動障礙,即所謂“關節交鎖”。患者必須使患肢避免負重,藉助開大膝內側關節間驚的膝外翻和小範圍伸屈、迴旋運動,使異常移位與破口卡入脛股關節接觸部周圍的半月板逐漸復位,並脫離卡口,膝關節遂重新伸屈自如,此所謂解鎖或“開鎖”。

損傷類型

1.邊緣型:破裂位於內側半月板邊緣的前。中、後三個位置、嚴重的邊緣型破裂呈周邊完全破裂,僅由前、后角部相連,破裂的腰部向膝中央滑移。並導致關節鎖固。在伸膝位時症狀顯著。據認為,此型有自行愈台的可能。亦有施行縫合痊癒的.
2.前角型:破裂位於前角部,可僅為裂口,或可呈破裂部向後翻卷並增厚,亦有前角連線部斷裂。疼痛位於膝前,但內、外側別患者可能辨別不清。
3.后角型:破裂位於后角部,可呈裂口。裂口蜷縮和后角連線纖維斷裂。過度屈膝位時疼痛明顯。疼痛多可指出在偏後方內側,但也有少數不能指明側別。
4.橫型:系內側半月板腰部橫行破裂,破裂的部位,數目及深度各異。膝內側疼痛多可指明,偶有關節交鎖現象。
5.桶柄型:為內側半月板縱行破裂,裂口可大小各異,並有呈橫裂。破裂口增厚明顯,股骨髁滑膜損傷廣泛。患膝常有“鎖固”,行走多費力費時。
6.內緣型:半月板內緣有一處或多數損傷,並可呈粉碎樣損害,偶有游離片進入關節腔。本型對伸屈膝運動經常造成影響,表現疼痛經年,股骨髁關節面損害明顯,有時關節交鎖。X線平片偶有游離骨片。
7.水平劈裂型:系脛股關節間強力旋轉,以致內側半月板上下兩層水平間分離。若早期確診,良好制動,有可能獲得修復。患膝可表現隱痛、不穩,或有滑落感。
8.縱裂型:系內側半月板縱行破裂。並可在前或后角部斷裂,游離部進入膝內,成為膝痛和伸屈阻擋的主要因素。
9.鬆弛型:為內側半月板在關節囊附著部鬆弛。每於膝部伸屈,旋轉有不穩的滑落感,在脛股關節問擠向膝中央時,內側關節囊(及皮膚)可陷入關節間隙內。這種類型可為外傷後或先天性結構上的缺陷所引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