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解熱鎮痛安全用藥

兒童解熱鎮痛安全用藥是小兒最常用的退熱、止痛藥物,臨床套用廣泛,但是由於個體差異,對藥物的反應各不相同,經常出現很多不良反應,所以兒童解熱鎮痛安全用藥就是根據患兒個人的病情、體質、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份等全面情況準確的選擇適合他們的解熱鎮痛藥物、真正做到“對病下藥”,同時注意藥物的禁忌、不良反應、相互作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解熱鎮痛安全用藥
  • 退熱藥種類: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等
  • 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等
  • 對象:兒童
兒童常用藥物,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複方氨基比林,常見不良反應,美國FDA提示抗感冒和鎮咳藥可致兒童死亡,兒童如何安全服用解熱鎮痛藥,嬰幼兒特別注意事項,根據病情選擇用藥,選用小兒專用劑型,嚴格控制劑量,不可驟然退熱,用藥療程宜短,了解複方製劑的成分,注意過敏反應,預防不良反應,DNA 檢測兒童個體化用藥,

兒童常用藥物

發熱是兒童常見的症狀和就醫原因。據統計,在小兒急診留觀和住院者中,發熱占第一位,普通感冒、急性扁桃體炎、肺炎和 某些急性傳染病是引起發熱的主要疾病。眾所周知,持續高熱(腋溫≥39℃)會直接威脅病兒健康,它不僅使機體耗氧量和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而且可促發高熱驚厥,還可使人體消化功能及防禦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適當套用退熱藥可以快速降低體溫,緩解高熱引起的併發症(如高熱驚厥等)。
解熱鎮痛藥為一類具有解熱、鎮痛藥理作用,同時還有顯著抗炎、抗風濕作用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藥效僅能維持數小時,體內藥理作用消除後,體溫將再度上升。兒童發熱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會危及生命,因此選用退熱藥的 主要依據是其療效及副作用大小。有關研究證明,退熱藥的療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安乃近、複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糖漿,該藥短期使用常規劑量副作用輕微,可作為首選退熱藥。
現將臨床常用的幾種退熱藥作一下介紹

阿司匹林

是一種古老的退熱藥,1899年開始使用,其退熱作用較強,但副作用大,主要為胃腸道出血,血小板減少,其最嚴重副作用是瑞氏綜合徵,病死率為30%。英國明確規定,16歲以下兒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該藥在國內兒科也趨於淘汰。

對乙醯氨基酚

即撲熱息痛,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無胃腸道刺激或出血,不影響血小板功能,無腎毒性,不會引起粒細胞缺乏和再生障礙性貧血。其退熱效果與劑量成正比,但劑量過大會引起肝毒性。該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2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藥。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4~6小時一次。目前各醫院和大藥房均有出售,代表藥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寧滴劑等。

布洛芬

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明顯的解熱鎮痛作用,副作用少。該藥退熱起效時間平均為1.16小時,退熱持續時間平均為近5小時,平均體溫下降值為 2.3度,下降百分率為88%。兒科專家認為,本品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熱藥,適用於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熱病兒。布洛芬適用於6個月以上兒童,劑量為每公斤體 重5~10毫克,每6~8小時一次。目前各醫院和大藥房均有出售,代表藥為托恩口服溶液等。

複方氨基比林

又叫安痛定,該藥是注射劑,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強效退熱藥。該藥中含有的氨基比林可導致外周血中白細胞減少,若在短期內反覆多次注入本品易致 急性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險。對某些患兒來說,本藥可誘發急性溶血性貧血,發生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劑量過大會使孩子出汗過多,體溫驟降,易引起 虛脫。因此,兒科專家指出,複方氨基比林嬰幼兒禁用,年長兒慎用。

常見不良反應

解熱鎮痛藥物主要的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凝血障礙,頭痛,頭暈,耳鳴,噁心,嘔吐等,甚至出現驚厥和昏迷。
其中氨基比林和非那西汀有嚴重的毒性,易使小兒體內的粒細胞迅速下降,甚至可使小兒有致命的危險。因此這兩種藥早已被淘汰。但目前尚保留著 含有以上兩種藥物成分的複方解熱鎮痛藥,如去痛片、複方阿司匹林等。尤其是去痛片,其組方極不合理,小兒服用後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臨床上已有多例小 兒服用去痛片致死的報導。

美國FDA提示抗感冒和鎮咳藥可致兒童死亡

FDA 於2007年8月發出警告,禁止將抗感冒和鎮咳用的非處方藥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並建議6歲以下的小兒也勿使用,6歲至11歲小兒慎用。除非有專業人員指導。
並要求企業修改說明書。FDA 追溯檔案記錄,發現在1969-2006年9月期間,共有54例小兒因服用含有鹽酸偽麻黃鹼,鹽酸去氧腎上腺素或鹽酸麻黃鹼的抗感冒藥而致死;另有69例因服用含有抗組胺藥鹽酸苯海拉明,馬來酸溴苯那敏或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的抗感冒藥而致死,其中大多數為2歲以下的嬰幼兒。

兒童如何安全服用解熱鎮痛藥

嬰幼兒特別注意事項

半歲以內嬰兒發熱時不宜使用退熱藥來降低體溫,而應該選用物理降溫,如鬆開包被,洗溫水澡等。當患兒拒絕口服藥物時,退熱栓劑用來塞肛門,由腸道吸收,退熱效果迅速,非常方便,但要注意要小劑量給藥,切忌反覆多次使用退熱過度,引起體溫陡降或腹瀉。
雖然大部份發燒都不需要驚慌失措,但是對新生兒來說卻要嚴肅對待。因為如果兩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會導致嚴重的細菌感染。醫生通常都會很嚴肅的對待。如果兩個月以下的嬰兒體溫到100.5度(攝氏38度)時你就需要找醫生了。
從兩個月到兩歲 :
一旦嬰兒兩個月大以後,發燒就不是一件緊急的事了,醫生建議不要太在意溫度計上的數字,即使它是104度(攝氏40度),而是要觀察孩子是否無精打采或者是沒有味口?當然,發燒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你可以給它吃強生公司的解熱鎮痛藥Tylenol (泰諾林), 對於六個月以上的嬰兒,你還可以用布洛芬(Ibuprofen),即模特靈(Motrin)小兒混懸劑或Advil (愛德微)。美國紐約的兒科專家Andrea Jill Leeds 指出:一旦溫度降下來,如果孩子精神狀況和平時一樣,照樣的玩耍,那么你就能確信這只是發燒讓她感到不舒服而已。如果她依然是無精打采,沒有任何反應,可能問題就嚴重了。
給孩子吃退燒藥的時候要仔細看說明書。布洛芬(Ibuprofen),又稱芬必得,不能用於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它會導致孩子嘔吐或脫水。永遠也不要給孩子用阿斯匹林,它可能會引發雷氏症候群,導致肝臟的毛病。
為了防止嬰兒脫水,你需要繼續餵母奶或牛奶。如果它不想吃的話你也不用擔心,大部份孩子都能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安全的度過一些天。給孩子多喝水 或給它喝一些果汁。或者是營養水。如果孩子實在拒絕喝的話,試著用醫用的滴管給它滴一些水到嘴裡。我相信在您的照顧下,孩子能很快恢復健康。

根據病情選擇用藥

解熱鎮痛藥屬於對症治療藥物,只能緩解發熱和疼痛等症狀,不能解除病因和誘因,並且有時可能因用藥掩蓋病情而影響診斷。所以,在診斷尚未明確之前,務必謹慎使用,最好不用。
如小兒高熱常伴有驚厥,少數患兒可因驚厥發作時間太長而導致腦損傷,臨床上除了用抗驚厥藥外,應及時給予作用強而迅速的退熱藥,如肌注安乃近或 來比林針。

選用小兒專用劑型

兒科的泰諾林滴劑、百服寧口服液、美林 口服液等經口給藥,從而減少患兒對肌肉注射的牴觸情緒,增加了患兒對治療的合作性。這些製劑有小兒喜歡的水果味道,外包裝美觀,另配有滴管或量杯,服用方 便,分劑量準確,患兒樂於接受,也是家庭必備的優良退熱藥。另據報導,美林在4 h內退熱速度與安乃近注射劑相同。口服藥能達到注射藥退熱速度和效果,那么美林應當成為退熱的有效藥物,口服藥比注射藥在家庭使用也更方便。

嚴格控制劑量

小兒高熱驚厥是兒科常見的急症,因為在高熱 時機體對解熱藥很敏感,所以臨床上用安乃近注射液為高熱病人退熱時應注意掌握劑量,以免導致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

不可驟然退熱

小兒高熱時驟然退熱,可因體溫驟然下降而引起大量出汗,進而引起血容量驟減而致發生虛脫。所以,在小兒高熱、過高熱時,應當權衡利弊,將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結合起來,以減小解熱鎮痛藥的用藥劑量,避免大劑量使用而導致的過度降溫問題。

用藥療程宜短

小兒長期或大劑量服用解熱鎮痛藥的副作用極大,特別是對肝腎功能的影響較大。此外,對造血系統和消化系統的負面影響也很大。因此給小兒服用解熱鎮痛藥時要嚴格遵循劑量要小、療程宜短的原則,療程以不超過一周為宜。若是用於風濕性疾病的治療,雖可適當延長用藥時間,但也要儘可能地短些為好,宜控制在2~4周內。

了解複方製劑的成分

臨床上套用的解熱鎮痛藥除了人們所熟悉的阿司匹林、安乃近、撲熱息痛、氨基比林、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等單純製劑外,還有許多複合製劑,常用的感冒通、 維C銀翹片、速效感冒片和一些抗感冒沖劑中,都含有解熱鎮痛藥的成分,如泰諾林滴劑和酚麻美敏口服液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如果家長不了解些複方製劑的藥物成分,就有可能引起單純製劑與複合製劑的重複用藥問題,有可能因超量使用而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甚至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各種抗感冒藥之前,一定要看清藥物說明書,以避免重複用藥。

注意過敏反應

解熱鎮痛藥之間存在著交叉過敏反應,如對阿司匹林過敏者,對安乃近、撲熱息痛,以及消炎痛、萘普生等藥物同樣也會過敏。因此,用藥前一定要搞清楚患兒有無解熱鎮痛藥過敏史。凡對其中任何解熱鎮痛藥過敏者,務必要慎用其他藥物,最好是不用。

預防不良反應

如上所述,長期或大劑量使用解熱鎮痛藥的副作用較大,由此引起的不良反應也多,因此要儘可能小劑量用藥和短期用藥。同時,在用藥期間要加強觀察和監測,包括對小兒肝腎功能和血液系統的監測,儘可能減小藥物副作用,使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降至最低,以保障小兒用藥安全。

DNA 檢測兒童個體化用藥

在選擇藥物及用藥劑量的時候,一般不宜將成人服用的藥物直接給小兒服用,如按成人給藥方式給藥就很容易發生蓄積中毒,所以要考慮兒童用藥劑量;同時要考慮小兒的個體特點,如年齡的大小、身體的強弱、疾病的輕重、肝功能的好壞和以前用過什麼藥及有無過敏史等採用兒童個體化用藥,還要注意小兒既往用藥時對藥物的耐受能力等,以便做到合理用藥,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然而隨著人類基因組計畫的完成和後基因組時代的到來,單純從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等角度出發進行所謂的兒童個體化用藥已遠遠不夠,大量的生物醫學研究成果表明,絕大部分藥物反應的個體差異是由遺傳因素造成的。
使用DNA 檢測技術,即是針對與藥物反應相關的DNA 密碼進行解讀,預測患者對於不同藥物的不良反應程度,對臨床用藥起到科學、精確的指導作用。參考DNA 檢測的結果,醫生可以在開處方時,在藥品選擇、劑量控制及聯合用藥等方面提出適合每個患兒自己的個體化用藥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