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和少耕法

免耕法和少耕法是現代農業生產中一項革新的耕作技術。免耕是指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耕地、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種,播後作物生育期間又不進行中耕,於播種前後噴灑化學除草劑來滅草的一類耕作方法。典型的免排在一塊地上可種一季作物,也可數年連續免耕,但免耕有一定的時限性,經過一定周期後,需要再進行必要的土壤翻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免耕和少耕法
  • 外文名:zero tillage; minimum tillage
  • 屬性:一項革新的耕作技術
  • 少耕:常規耕作基礎上減少土壤耕作次數
  • 免耕:播種前不用犁、耙耕地
  • 發展:保護性耕作
簡介,步驟,優點,缺點,保護性耕作,

簡介

免耕法和少耕法是現代農業生產中一項革新的耕作技術。免耕是指作物播種前不用犁、耙耕地、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種,播後作物生育期間又不進行中耕,於播種前後噴灑化學除草劑來滅草的一類耕作方法。典型的免排在一塊地上可種一季作物,也可數年連續免耕,但免耕有一定的時限性,經過一定周期後,需要再進行必要的土壤翻耕。

步驟

免耕由三個環節組成:一、地面覆蓋殘茬、秸稈、砂石或其他覆蓋物。二、前作收穫後直接播種,以採用聯合作業的免耕播種機開溝播種、施肥、施藥、覆土、鎮壓等作業一次完成最好。三、套用廣譜化學除草劑於播種前後進行土壤處理,以消除草害。
少耕是指在常規耕作基礎上儘量減少土壤耕作次數或在全田間隔耕作、減少耕作面積的一類耕作方法,它是介於常規耕作與免耕之間的中間類型的耕作方式。凡是以局部探松代替全面深耕,以耙茬、旋耕代替翻耕,在季節間、年份同輪耕,間隔帶狀耕種,減少中耕次數或免中耕等,均屬少耕範疇。

優點

免耕和少耕法具有如下優點:一、地面殘茬覆蓋可以減輕雨水對土壤的直接衝擊,減少地面徑流和水土流失減少地面蒸發,降低風速,抗禦風沙為害。二、與傳統耕作法相比,免耕法可以減少機具進地次數,可減輕農機具對土壤的壓實和對土壤結構的破壞程度。三、可以有效節約能源,降低生產投資。四、免耕法的耕層緊實度比較適宜,減緩了土壤有機物質的礦化率,有利於有機質的積累和作物根系的生長。五、做到不違農時,擴大了複種面積。美國在套用免耕法之後,一年兩熟的面積向北緯推進了兩度。

缺點

但是,免耕法也有其地域性和不利因素,一般在乾早的風沙地區效果較好,低洼的黏土地上效果不好。殘茬覆蓋之後,土壤溫度偏低,對寒溫帶和溫帶地區的春播作物出苗和冬作物的苗期生長不利。覆蓋殘茬在分解過程中,常產生帶有苯環的有毒物質,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作物的生育。同時,免耕法病蟲害較多,多年生雜草不易根除。

保護性耕作

隨後少免耕技術的推廣與發展,出現了保護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的概念。國外通常以秸稈殘茬覆蓋度為標準,指在一季作物之後地表留茬至少30%以上的耕作方式為保護性耕作。目前保護性耕作在國際上尚無統一的概念。一般認為保護性耕作是採用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地表覆蓋並結合適當的種植模式等多種措施,減少農田土壤侵蝕保護農田生態環境,並獲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的可持續農業技術。保護性耕作具有保土、培肥、節水、增產及增效的作用。保護性耕作最早主要針對生態脆弱區的土壤保護,現在保護性耕作已經推廣到糧食主產區,通過對農田土壤進行少耕、免耕及秸稈覆蓋、秸稈還田,減少土壤裸露和侵蝕,保護土壤肥力,節約勞動成本,實現穩產或高產,增加農民收人。同時保護性耕作越來越重視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在發展農機具的基礎上重點發展少免耕模式、農田覆蓋技術、節水施肥技術、合理合作及優良品種的選育等綜合配套技術。隨著人們對保護性耕作的重視,保護性耕作技術越來越規範化、標準化。近年來,FAO又提出了保護性農業(conservation agriculture)的概念,即在保護生態環境質量的前提下,以保護性耕作為主體,有效地對可利用的土壤、水分、生物資源進行綜合管理,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