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3753(克魯特尼)

小行星3753

克魯特尼一般指本詞條

小行星3753(克魯特尼,Crutithne)是一顆軌道圍繞著太陽的小行星,因其軌道與地球軌道相關而受到重視。有人認為它是繼月亮之後地球的第二顆衛星,稱其為地球的準衛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行星3753
  • 外文名:Crutithne
  • 別稱克魯特尼、1986 TO 
  • 分類小行星
  • 發現者:澳大利亞康納巴拉布蘭塞丁泉天文台,Waldron, J. D.
  • 發現時間1986年10月10日
  • 質量:1.3×1014kg
  • 平均密度:2g/cm3
  • 直徑:5km
  • 表面溫度:-236℃
  • 逃逸速度:0.0026km/s
  • 反照率:0.15
  • 絕對星等:15.1
  • 半長軸:149.260 Gm(0.998 AU)
  • 公轉周期:364.019 d(1.00 a)
  • 軌道傾角:19.810°
  • 升交點經度:126.311°
發現過程,主要參數,軌道距離,軌道特點,主要意義,

發現過程

小行星克魯特尼在1986年11月10日被位於澳大利亞康納巴拉布蘭塞丁泉天文台(Coonabarabran 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工作的J. Duncan Waldron與同事Robert H.McNaught,Malcolm Hartley和Michael R. S Hawkins發現(被大眾認定)。 其實它在1983年(1983 UH)已被智利南歐天文台的Giovanni de Sanctis和Richard M. West記錄過,但直到1997年,加拿大約克大學的Paul Wiegert和Kimmo Innanen以及芬蘭土爾庫大學的Seppo Mikkola才共同發現了其不同尋常的軌道。
圖中黃色軌道是它相對地球運轉的軌跡圖中黃色軌道是它相對地球運轉的軌跡
這顆小行星被稱為克魯特尼,它沿著一條馬蹄形的軌道行進,繞地球一周大約要花770年的時間。科學家們認為,它像這樣在地球的上方懸吊的狀態還能夠保持至少5000年。大約5000年後會因地球引力的作用被吸入軌道形成所謂的“地衛二”。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地球的5顆準衛星。這些天體會在準衛星軌道上逗留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主要參數

曆元:July 14,2004 (JD 2453200.5)
離心率:(e)0.515
軌道參數軌道參數
半長軸:(a)149.260 Gm(0.998 AU)
近日點:(q)72.415 Gm(0.484 AU)
遠日點:(Q)226.104 Gm(1.511 AU)
公轉周期:(P)364.019 d(1.00 a)
平均公轉速度:29.82 km/s
軌道傾角:(i)19.810°
升交點黃經:(Ω)126.311°
近日點引數:(ω)43.719°
平均近點角:(M)190.171°
直徑:5km
物理資料物理資料
質量:1.3×1014kg
密度:2g/cm3
表面重力:0.0014m/s2
逃逸速度:0.0026km/s
絕對星等:15.1
反照率:0.15
表面平均溫度:-236℃

軌道距離

克魯特尼的直徑大約5公里,與地球最接近的距離是1200萬公里,大約是地球和月亮距離的30倍。雖然長期看來克魯特尼的軌道是不穩定的,但Wiegart和Innanen的計算仍指出他的軌道有一段時期幾乎與地球同步,但在數百萬年內並不會和地球發生碰撞,而且無論在軌道的哪個位置上,從地球上都不可能用肉眼直接看到它。
地球和小行星3753的軌道地球和小行星3753的軌道
克魯特尼一度曾被認為是人造的物體,可能是阿波羅計畫產生的太空廢棄物。或許是因為它與地球有著不尋常的軌道關係,克魯特尼曾經是科幻小說家Stephen Baxter在《時間簇》(Manifold:Time) 一書中的物體。

軌道特點

相對於地球的馬蹄形軌道,克魯特尼的軌道是環繞太陽的橢圓形,但是因為它的軌道周期與地球幾乎一樣,使它看來就像“跟隨”著地球一起繞著太陽。克魯特尼與太陽的距離和在軌道上的速度與地球的差異非常微小,所以從地球看克魯特尼就好像在前方有個像腎臟或蠶豆的軌道,克魯特尼在略少於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一次這樣的路徑。因為比一年略少了一些,地球每年就落後這個蠶豆狀的軌道一點點,所以從地球上看這個軌道就不是封閉的(更像是蠶豆形的螺旋圈),而是逐漸慢慢遠離球的。如果你觀察克魯特尼在太陽系中的運動,會發現其圍繞地球軌道呈現出混亂的環形,其搖擺幅度之大,有時會進入金星火星軌道附近。
它們的軌道它們的軌道
直到二十世紀末段,我們才知道某些天體具有如此奇特的軌道,並且運行的時間很長。事實上,它們的存在也表明,太陽系形成之時也可能存在這樣的天體相互作用。科學家認為,類地行星是由與克魯特尼體積相當,或者更大的小行星碰撞而成的。
在許多年之後,地球將落後於克魯特尼足夠遠,這種在前方逐漸遠離的關係就會變成由後方逐漸接近。一但轉變成此種關係,克魯特尼將年復一年的逐漸與地球接近。地球和克魯特尼之間的重力軌道能量轉換將使克魯特尼的軌道改變約50萬公里(地球軌道的改變只有1.3厘米)。於是,克魯特尼環繞太陽的周期會變得比一年長了一點點。蠶豆形的軌道開始以相反的方向逐漸遠離地球,地球不再是落後在蠶豆形軌道的後方,而是被推向前方。下次發生這一系列變化的時間約在2292的七月。屆時克魯特尼將接近地球至約 一千二百五十萬公里。
再經過380至390年之後,這個蠶豆形的軌道路徑會出現地球軌道的另一側,並再度逐漸接近地球。地球又再一次的的改變克魯特尼的軌道,使他繞太陽的周期又比地球的一年短了一點點(上一次發生這種變化的時間是1902年,而下一次將發生在2676年)。這種模式會一再重複的進行著。

主要意義

那么,我們能從克魯特尼上面獲得哪些有關太陽系的信息呢?與其他許多小行星和彗星一樣,克魯特尼保存著許多有關行星如何形成的證據。它的奇特軌道正是理想的試驗場,天文學家認為,克魯特尼的奇特軌道或許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引力在行星形成中的作用。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克魯特尼能夠成為人類登入小行星的實習基地,或許我們還能在上面開採地球上稀有的金屬和礦物。不過,如果克魯特尼撞向地球,那將是一場導致生命大滅絕的災難,堪比白堊紀晚期發生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幸運的是,這種情況還不會很快發生,它的軌道偏斜出了太陽系平面,行星物理學家的模擬顯示,它或許會很靠近地球,但極不可能撞擊地球。據預測,克魯特尼距離地球最近的時間是2750年以後。
克魯特尼奇妙的軌道克魯特尼奇妙的軌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