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呂尼派改革運動

法蘭克帝國自查理曼大帝去世後陷於四分五裂。從 9 世紀至 10 世紀 間,法蘭西和德意志等地區戰禍不斷,人心不安,許多人產生了厭世思 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呂尼派改革運動
  • 第一條:歷史背景
  • 第二條:產生及發展
  • 第三條:後續影響
歷史背景,產生及發展,後續影響,

歷史背景

與此同時,修道院的經濟實力則日益雄厚,一些修道士已和世俗封 建主一樣腐化墮落,本尼狄克修道制度處於渙散鬆弛的狀態,於是,教 會中開始興起了克呂尼派改革運動,使修道主義再度高漲。不過,克呂 尼改革派不僅想改革修道制度,而且還試圖利用教會的經濟實力,左右 分裂動盪的政治局勢。

產生及發展

910 年“虔敬者”威廉在法國東部離馬肯不遠的克呂尼建造了一座隱 修院,它規定只接受教皇保護,不受其他任何主教和世俗權力的管轄, 它的土地不受一切侵犯。它要求修士遵守嚴格的禁慾主義的本尼狄克會 規。克呂尼修院的建立在教會引起很大反響。在第一二任院長伯爾諾(910 —927 在任)和奧多(927—942 在任)的熱心推動下,許多修道院都起 而仿效,整頓改革,當時在羅馬的阿文亭山上也建立了一座代表克呂尼 派思想的聖瑪利亞隱修院。到 10 世紀中葉,克呂尼派運動已由法國發展 到義大利、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地。這些克呂尼派修道院均聽命於克 呂尼修道院長的命令,凡屬克呂尼派修道院的院長也均由克呂尼修派道 院院長任命,實際上形成了一個以克呂尼修道院為首的克呂尼修道院系 統,成為一種宗教勢力和政治勢力。

後續影響

隨著克呂尼派勢力的日益增強,其改革目標已不僅僅局限於修道制 度的改革。在克呂尼修道院長奧蒂羅(994—1048)在任期間,為了扼制 封建領主之間、修道院和封建領主之間以及修道院之間經常為經濟利益 發生的武裝衝突,提出“上帝的休戰”口號,規定從星期三早上到星期 一早上紀念基督受難,期間一切暴力行為將受教會嚴厲懲罰,但並未得 到真正的實現。同時,克呂尼運動還普遍地反對神職人員的腐化行為, 堅決抵制當時教會中盛行的用金錢等卑鄙手段謀取教會神職的“西門主 義”和破壞神職人員獨身生活,為娶妻納妾做辯護的“尼古拉主義”, 積極整頓教規,嚴格戒條,強調神職人員必須過禁慾生活,反對教會世 俗化,也反對封建主控制教會以及神職人員家族把持教權和教產,以防 削弱教會的力量。克呂尼派試圖通過這些改革提高教會地位,增強同世 俗統治者爭權奪利的實力。
克呂尼運動開始時,多數人並不反對君王委任神職人員,但到 11 世 紀中葉,克呂尼派人士則把君王委任神職看做與平信徒委任神職一樣是 買賣神職,認為君王篡奪了神職敘任權,試圖奪回敘任權,增強教皇權 力。然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1039—1056 在位)期間,他對 選立教皇的控制權正處頂峰。長期以來,教皇選立由諸侯們操縱,11 世 紀上半葉,曾出現過三個羅馬教皇並存的局面。1046 年亨利三世率軍進 入羅馬,一併廢掉三個教皇,但相繼任命的二個教皇均被毒死,最後任 命一個克呂尼派神職人員登上教皇寶座,稱利奧九世(1049—1054 在 位),從此改革派掌握了教廷實權。利奧九世大力推行克呂尼改革,對 教皇的直接顧問樞機主教團進行重大改組,撤掉了不同情改革的羅馬 人,從其它西方國家委任了一批克呂尼派親信,其中有三個非常重要而 有影響的人物,這就是霍姆伯特、白人休哥和希爾德布蘭。然而,利奧 九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羅馬也並未得以真正實現,他死後,繼任的教 皇繼續前任的主張。1056 年亨利三世去世,年僅 4 歲的亨利四世繼位, 改革派又乘機發動了教會擺脫皇權控制的運動,這就是中世紀著名的“主教敘任權之爭”,在這場爭奪戰中,希爾德布蘭是一位最有力的主導者 和實幹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