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

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

本書文字優美、流暢、可讀,聚焦新時期文化界若干精彩事象,以數十位中國頂級名人明星為號召力,為讀者呈現了一部積極向上的美文讀物、一部啟示人們如何成功地做人做事的勵志圖書。 全書約十五萬字,彩色、黑白圖片300幅,可做成一本典雅時尚的圖文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
  • 作者:杜仲華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8049575
  • 外文名:Behind the halo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325頁
  • 開本:16
  • 品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光環的背後:我與名人》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作者簡介

杜仲華,今晚傳媒集團今晚報高級記者,“老杜名人工作室”專欄作者。從事新聞工作二十五年,採訪作家、畫家、學者、影視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歌星、笑星等數百人,發表相關文章百餘萬言,著有《驛動的音畫》(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名人開門》(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焦點大馮》(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名人還有光環嗎》(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嶽文藝出版社,2012)、《獨家星聞》,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等書。

媒體推薦

電腦不會代替我們生活中的一切,不會代替傳統的傳播方式,也不會把圖書送進歷史。
——馮驥才
作家的名聲建立在自己的作品之上,最高榮譽是讀者的口碑。
——莫言
每個“圓夢”過程都與時代息息相關。很多年前,很難說大家有什麼夢想,因為個人夢想都被一個集體的夢想覆蓋了。改革開放就是把“夢”還給個人的過程。
——白岩松
我已經不需要為了錢而拍戲,拍攝愛國、愛文化、愛地球的電影,才是最重要的。
——成龍
藝術有無深度,往往要看你的人生積澱有多厚,文化修養有多高。
——蔣大為
女人活得漂亮是一種本事。
——劉曉慶
結婚過日子,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與之對應的琴、棋、書、畫、詩、酒、花。前者是形而下的物質層面,後者是形而上的精神層面,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二者不可偏廢。
——陳數
一個國家沒有戰爭,沒有饑荒是多么幸運的事。我們是一群幸運的人,幸運的人要幫助不幸的人。
——姚晨

圖書目錄

第一輯 我與作家、學者
馮驥才:電腦不會把圖書送入歷史
楊振寧、莫言:科學與文學的“對話”
對話易中天:光環下的困惑與無奈
嚴歌苓:一個女性美的歌者
對話汪國真:生命是自己的畫板
第二輯 我與“國嘴”們
對話倪萍:畫畫的日子最快樂
對話趙忠祥:娛樂精神是不分年齡的
我與王剛:演反派只為“打鬼”,現實中本分做人
對話白岩松:“圓夢”,不能脫離時代
第三輯 我與影視劇導演
我與謝晉:《啟明星》在夜空閃爍
我與陳凱歌:最大的電影市場在中國
我與馮小剛:麵包車裡的《編輯部的故事》
李安:製造視覺奇觀的高手
成龍:成功緣於“超人”勇氣
周星馳:“喜劇之王”的草根色彩
我與張紀中:“大鬍子”是怎樣由黑變白的
我與郭寶昌:《大宅門》劇組來津記趣
對話尚敬:正能量與嬉戲搞笑的雜糅
對話寧財神:《龍門鏢局》是為微博時代打造的
對話田沁鑫:我骨子裡是個戲迷
第四輯 我與影視明星們
我與劉曉慶:女人活得漂亮才是本事
對話范冰冰:演員是一群“精神分裂者”
對話姚晨:我隨性又追求完美
對話秦海璐:智慧能讓一切變得美好
對話韓雪:為藝術才能突破底線
對話張歆藝:我喜歡不假修飾的美
我與陳數:陳數、趙趙胤胤的文化意境
鄔君梅:這個“辣媽”是奇葩
第五輯 我與音樂家們
對話郎國任:郎朗是怎樣煉成的
對話郎朗:用神奇十指征服世界
對話蔣大為:音樂也要接“地氣”
我與關牧村:讓愛的陽光普照家庭
對話鄭緒嵐:生命為音樂而燃燒
對話譚晶:讓中國聲音從“鳥巢”飛向世界
第六輯 我與笑星們
馬三立:一別十餘載,仍在“逗你玩”
趙本山:重回春晚為哪般
姜昆:最大享受是精神
我與牛群:不甘寂寞一“瘋牛”
第七輯 我與畫家們
韓美林:“天上掉下的林妹妹”
對話何家英:少女在他筆下生輝
程亞傑:一個藝術朝聖者的傳奇
後記

後記

我的名字很平常,但如果去掉一個“華”字,就響噹噹了。的確,熟悉我的人都這么稱呼我——杜仲,是藥店裡常見的一味中草藥,取材於杜仲樹的樹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還能製成杜仲茶、杜仲糖等對人體有益的滋補品。我常想,如果我也能像這種中草藥一樣,通過自己手中的筆,給讀者一些心靈上的啟發和慰藉,也算不枉來一世了。
我從小愛畫畫,常於家中小樓地板上塗鴉,偶得親友誇獎,便有些飄飄然。從國小至中學,均為學校文藝骨幹,朗誦,編寫黑板報,雖辛苦卻自得其樂。初三時,模仿達·文西之法,畫蛋以習素描,畫藝大增,考入天津工藝美術學校。未及畢業,“文革”驟起,學業荒廢,只得棄畫從文。幸而生性好靜,得以披閱大量書籍,從當代散文到文藝理論,從西方美學到蘇俄小說,既增長了知識,又培養了寫作興趣。1974年開始為報刊撰寫文藝評論文章,在《天津日報》發表三千多字的影評《潘冬子,革命小英雄——評(閃閃的紅星)》,受到時任《天津日報》文藝部主任李夫同志賞識。1984年,李夫組建《今晚報》時,將我調入《今晚報》社。
1997年9月,我的第一本書《明星大聚焦》出版後,題贈李夫一冊請他指正,第二日便收到他的回信,是用毛筆字寫的,筆跡瀟灑勁健,被我當做書法作品收藏至今一
杜仲華同志:
今天收到您送我的《明星大聚焦》,一是甚喜,二是感謝,三是祝賀。
我向來自信識別人才的眼力。早在一九七二年,我在日
報文藝組,見您與李聲玉稿件往來,就注意了您。當時,我
就很看重您的美學造詣和文筆功底。您那舉止儒雅、語調平
和的樣子,給我留下深刻的才子印象。所以,後來才有了同
事的事實,以及您送給我一個瓶子,我非給您一塊八毛錢不 可。十四年,晚報的十四年,您竭力進取,取得今日如此輝
煌業績,真是不易。當然,成就並未終結,時正中天,我相
信並預祝您今後取得更大成就,載入天津新聞與文藝史冊。
問您好,問您夫人好!
李夫,一九九七年九月九日
對我而言,一生中最大的夢想,莫過於將自己的興趣與工作和事業緊密聯繫在一起了。而做到這一點,又離不開一定的機遇和賞識你的“貴人”。
李夫就是我事業上的第一個“貴人”。

我的第一本書《明星大聚焦》,是馮驥才為我聯繫出版社、作序並出席首發式和簽售活動的。在《寫寫杜仲華》這篇序文中,他一開始便為我畫了一幅肖像:
杜仲華是個知名的文化記者。但他不像記者,像個書生。在通常的印象中,記者都是機敏、快捷,反應神速,長耳長腿,有縫就鑽。但杜仲華卻舉止儒雅,語調平和,哪怕再急迫的採訪任務,他依然不緊不慢地傾聽著被採訪者不著邊際的海闊天空或雲山霧罩;他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的安穩姿態,好像在等待拍照。然而,從他身邊匆匆而過的中外文化名人們,哪個也休想逃脫他那筆的捕捉。他的筆比他本人機靈和厲害,這可是個奇妙的現象和形象。
在接下來的篇幅中,馮驥才對我人物采寫的視角和寫作上的特點進行了評價:
翻一翻收錄在這本集子中被採訪的人物:影視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歌星、笑星、劇作家……無一不是當今中國文藝界最響亮的人物。這本書幾乎是一個足本的當代文化名人錄。然而,杜仲華卻不關心他們頭頂的光環與手中的獎盃,不仰視他們,也不帶著世俗的好奇鑽到幕後偷覷他們一眼。
我就有過這樣的體驗,這位書生式的記者從不從你身上搜尋珍聞,更不會采詢私密,追逐花邊。他熱衷於與你探討藝術。他的興趣顯然是在被采寫人物精湛的藝術上。藝術家身上最神秘的是藝術的神秘;名人的名氣並沒有多少分量。這樣,他自然就要關心這些藝術成功的秘密,以及藝術家非凡的經歷、非凡的勞動和非凡的人生追求。於是,這些採訪便成了一種挖掘、一種提煉、一種寶貴的價值觀的弘揚。比起如今泛濫於報刊中那些輕薄和媚俗的報導,自有一份難得的珍貴。
這些采寫看上去不像報導,而更像一種文章。我想,這印象多半來自他筆下的那些思考、探究、發現,還有十分斟酌的散文化的文字。應該說,他堅守著一種人物采寫的文化風格,這風格就是注重人物刻畫,思想開掘,以及美文。
2006年5月,馮驥才在我的新書《驛動的音畫》首發式上發言,又一次感動和激勵了我。他說:
《今晚報》是我們國家的一份名報,能成為名報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批才子和才女,他們不僅文字好,修養好,氣質好,而且知識結構也好,很有藝術感覺。這一點,從杜仲(華)的書里可以看出來。今天,我不僅參加首發式,一會兒還要幫助杜仲(華)簽名。因為平時杜仲華是專門給別人做嫁衣的,今天我們大家也要為他捧捧場。今天我幫他簽名,比給自己的書籤名還要高興。
說心裡話,我真的佩服馮驥才,他對采詢私密、追逐花邊的輕薄媚俗報導的不屑,對宣傳藝術家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成就,挖掘和弘揚人物寶貴价值觀的高度認同,至今仍不過時,仍是激勵我不斷探索和前進的動力。

人的成長離不開時代和社會——雖然記者和作家一樣,都是以個體勞動為主的。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了諸多領導和前輩的鼓勵和支持,使我沒齒難忘。 2006年,在我的新書《驛動的音畫》首發式上,天津市老領導張再旺為我題字“人品崇峻,蘭竹清新”;老領導陸煥生、新聞界老前輩石堅出席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2013年6月,石堅在讀了我的新書《名人還有光環嗎》和《獨家星聞》後特意寫了一首《贊杜仲華》:“記者杜仲華,文壇跨駿馬,一年兩部書,同行人人夸。圖文並茂美,文風大眾化。祝君效先輩,立志當雜家。”信後還附一備註日:“這裡的先輩,是指新聞界的鄧拓、安崗、魏巍、華山、杜鵬程等。”殷殷之情,催人奮進;溢美之詞,令人汗顏。
還有著名媒體人、時任《今晚報》社長兼總編輯賈長華,正是他力主開闢的“老杜名人工作室”專欄,將我寫作的興趣和才能發揮到極致;而他的繼任人鮑國之、劉鳳山、朱康文等,也一如既往地熱情支持和鼓勵著我的寫作。
此外,文學評論家黃澤新、張春生、劉連群,《今晚報》評論作者朱大平、夏凱等,也多次撰文對我的新書給予熱情評價。
“縱筆寫名人,俯首謝知音”,是我為一位熱心讀者寫下的一句話。這位讀者將我每周刊發在《今晚報》“老杜名人工作室”專欄的文章剪貼下來,分門別類裝訂成冊,外加封套,上面寫著《杜仲華文集》。我的“冬粉”中也不乏年輕人。如中國民航大學學生會的一個女孩,就曾多次邀我到學校講座,題目都擬好了,就叫“我與名人那些事”。
名人和明星,在任何時代和國家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大眾需要了解名人,名人也需要了解大眾,而媒體便是聯吉他們心靈的橋樑。記者工作的意義即在於此。

人生,有許多值得回憶的東西,有些珍藏在自己心靈深處,有些則可與眾人分享。而媒體人所做的工作,大約天生就是要與人分享的。
那些年,那些名人明星,曾是我追蹤採訪的對象。作家、畫家、學者、影視導演、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歌星、笑星,最當紅的和最頂尖的,只要找得到的,一個也不能少:我努力用自己的筆,記錄下他們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藝術觀念和最新行蹤。
那些年,那些名人明星,曾像走馬燈一般來到我的面前——不是為了見我,而是為了走進天津這個戲劇大碼頭,開個大party,讓自己寵愛的“孩子”見見世面,任由觀眾和評論家們品評、褒貶一番。而我只是一個組織者和見證者。
於是,這些採訪,這些見面活動,有的已變成文字和圖像,見之於當年的報端、視頻和網路,有的則留存於我的記憶里,珍藏在我的相冊中。不經意間,時光荏苒,歲月蹉跎,三十寒暑,竟如彈指一揮間。偶然梳理思緒,撿拾記憶的碎片,那些熟悉的面孔,熟悉的畫面,竟又栩栩如生浮現眼前,頗為有趣、頗值玩味。它們既是我的私人珍藏,又是一個時代文化發展的見證。從三十年前的黑白照片,到如今的高清攝影,真實記錄著我所結識的每位名人明星的藝術足跡,還有形貌上從年輕到衰老的漸變過程。
我確信,能在這么漫長的時間裡,交往這么多名人明星、寫過他們、為他們組織活動並與其中一些人成為朋友的個案是並不多見的,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閱讀價值,所以,我決定把與名人交往的這些難忘瞬間和歷史碎片連綴起來,公之於眾,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些“圖片中的名人故事”。
本書得到了一些藝術界朋友的熱情支持和鼓勵。例如新加坡繪畫大師程亞傑,他是第一位力挺我出這本書的好友,並欣然承擔本書的視覺策劃。我採訪的好友旅澳作家武立、旅荷藝術家張蝶、雕塑家劉鑫、評劇藝術家曾昭娟、畫家曹雪蓉、張勝等人的文章,均因篇幅所限,未能收入書中,謹是遺憾。圖片攝影曹彤、高山、劉箏、王津、張立、左山、寧柯、田丕津(以及佚名的作者)、工作室兼職助理李劍等,也對該書出版給予了支持和協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最後,衷心感謝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的合作與支持。
杜仲華
2013年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