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經胸微創封堵術

先天性心臟病經胸微創封堵術

經胸微創封堵技術是由心臟外科醫生直視下經胸部肋間小切口,在心臟正常跳動狀態下,藉助食管內置超聲心動監測,套用特製的輸送裝置,將封堵器直接安放於心臟缺損部位,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該技術融合了傳統體外循環輔助下外科手術修補和放射線輔助下經皮介入治療兩種方法的技術優勢。與外科手術相比較,該方法不需要複雜的體外循環過程,無心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一般不需要輸血和血液製品,ICU滯留和住院時間明顯縮短。這不但減輕了患者的創傷,而且節約了大量的醫療資源(例如僅每年節約的血液就可以“噸”單位計量);與經皮介入治療相比較,該方法沒有年齡、體重和外周血管條件的限制,沒有放射性輻射,適應證更寬泛。經胸微創封堵技術已經成為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第三種選擇。國內外一些大的心臟中心已將其作為常規手術開展。目前,國內外缺少一本詳細闡述經胸微創封堵技術的專著。該技術適應證和禁忌證、封堵器選擇的原則、隨訪工作的重要性尚缺乏統一認識;針對手術過程中的操作技巧、注意事項、少見或特殊情況處理還少有經驗總結。《先天性心臟病經胸微創封堵術(精)》由邢泉生主編,作為本技術的發明人,主編邢泉生教授應廣大同道的要求組織此領域的權威專家編寫了本書。希望為廣大心胸外科醫生提供詳盡的技術操作參考,同時與已開展本技術,但仍存在困惑的同行們共同分享經驗和體會。

基本介紹

  • 書名:先天性心臟病經胸微創封堵術
  • 作者:邢泉生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7191784
  • 外文名:Minimally Invasive Transthoracic Device Clsure of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頁數:192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衛生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由邢泉生主編的《先天性心臟病經胸微創封堵術(精)》從技術操作原理、經濟學、心理學、手術全過程等方面,全面系統地闡述經胸介入治療技術等。
本書的特點是系統、全面,圖文並茂,理論性與實用性並存,是一部由淺入深的關於微創心臟外科技術的實用參考書。

作者簡介

邢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副院長,青島兒童心臟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現擔任中國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先心病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胸心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實驗外科雜誌》、《國際心血管病雜誌》等編委。

在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手術和基礎研究中獨樹一幟,開展多項新技術新項目。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完成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SCI收錄13篇,其中包括心胸外科領域國際主流雜誌,如美國JTCVS、ATS,歐洲EJCTS、EurHJ等,總影響因子超過40。2005年榮獲第二屆中國醫師獎,2007年榮獲首屆中國心血管外科醫師“金刀獎”。作為第一完成人先後榮獲衛計委、上海市和山東省等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所率領的心臟中心團隊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殊榮。

至目前,已主刀完成6000餘例各類先心病體外循環手術,總成功率達98%以上。在低齡低體重和複雜先心病外科治療領域有較高造詣。近年來,致力於常見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技術的研發,擁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多次在國際胸心外科高級別學術會議,如WCPCCS2009(澳大利亞)、ATCSA2009(韓國)、EACTS2011(瑞士)、ISMICS2013.2014、AATS2014(加拿大)等,做研究成果報告。2011年主持完成的“經胸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術——中國專家共識”為該技術的推廣套用奠定了基礎,提高了我國心臟外科醫師的國際影響力。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手術的興起和發展
第二章 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治療套用解剖
第一節 室間隔缺損
一、膜周部室間隔缺損
二、雙動脈瓣下室間隔缺損
三、肌部室間隔缺損
四、房室通道型室間隔缺損
第二節 房間隔缺損
一、原發孔房間隔缺損
二、繼發孔房間隔缺損
第三節 動脈導管未閉
第三章 超聲心動圖與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術
第一節 超聲心動圖設備
第二節 經胸超聲心動圖基礎知識
一、經胸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常用切面
二、經胸微創房間隔缺損封堵常用切面
三、經胸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常用切面
四、超聲心動圖在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手術中套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
一、經食道心臟超聲探頭的設計操作
二、適應證、禁忌證及併發症
三、儀器操作及探頭放置
四、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手術中常用食道超聲切面
五、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在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手術中套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四章 封堵器和輸送系統的改良和最佳化
第一節 封堵器
一、室間隔缺損封堵器
二、房間隔缺損封堵器
三、動脈導管封堵器
第二節 輸送系統
一、室間隔缺損封堵器輸送系統
二、房間隔缺損封堵器和動脈導管封堵器輸送系統
第三節 如何減少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
一、Amplazter和國產封堵器的形態特點
二、國產封堵器降低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可能機理
三、封堵器研究的新方向
第五章 先心病經胸微創封堵手術麻醉
第一節 麻醉前評估與準備
一、麻醉前評估
二、麻醉前準備
第二節 麻醉中監測
第三節 麻醉藥物
一、吸入麻醉藥
二、靜脈全身麻醉藥
三、阿片類
第四節 麻醉方法
一、麻醉誘導
二、麻醉誘導階段主要工作
三、麻醉誘導方式和用藥
四、麻醉維持
五、手術各個階段麻醉深度調控
第五節 麻醉中管理
一、麻醉誘導階段
二、麻醉維持階段
三、麻醉甦醒與鎮痛
第六章 膜周部室間隔缺損微創封堵手術
第一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證
二、禁忌證
第二節 膜周部室間隔缺損封堵器特性
第三節 術前超聲檢查和封堵器選擇
一、術前超聲檢查
二、封堵器選擇
第四節 對稱型封堵器的套用
一、具體步驟和注意事項
二、操作要點與體會
第五節 偏心型封堵器的套用
第六節 合併膜部瘤的處理
一、膜部瘤形成伴右室面單一破口
二、膜部瘤形成伴右室面多破口
第七節 其他相關情況的處理技巧
一、導絲難以通過室間隔缺損
二、合併主動脈瓣反流
三、新發主動脈瓣反流
四、殘餘分流
五、複合畸形
六、與操作相關的嚴重心律失常
七、心臟呈“激惹”狀態
八、封堵器移位或脫落
九、遲發性心包積液
第七章 乾下型室間隔缺損微創封堵手術
第一節 解剖基礎
第二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第三節 乾下型室間隔缺損封堵器特性
第四節 術前超聲檢查和封堵器選擇
一、術前超聲檢查
二、封堵器選擇
第五節 操作方法
第六節 併發症預防及不良事件的評價和處理
主編述評
第八章 肌部室間隔缺損微創封堵手術
第一節 解剖基礎
第二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禁忌證
第三節 肌部室間隔缺損封堵器特性
第四節 術前超聲檢查和封堵器選擇
一、術前超聲檢查
二、封堵器選擇
第五節 不同部位肌部室間隔缺損的封堵
一、非心尖部肌部室間隔缺損的安置
二、心尖部肌部室間隔缺損的安置
第六節 多發肌部室間隔缺損封堵經驗
主編述評
第九章 經胸微創封堵室間隔缺損的衍生技術
第一節 經右胸右房途徑微創封堵室問隔缺損
一、適應證與禁忌證
二、材料與方法
第二節 胸腔鏡輔助下經胸微創封堵室間隔缺損
一、理論依據
二、臨床病例
主編述評
第三節 體外循環直視下封堵肌部室間隔缺損鑲嵌治療
一、體外循環輔助下封堵肌部室間隔缺損
二、複雜畸形合併多發肌部室間隔缺損鑲嵌治療
第十章 經胸微創封堵室間隔缺損的歐洲經驗
一、此項技術在歐洲的發展歷史
二、套用裝置、封堵器、適應證和禁忌證
三、文獻綜述與手術相關問題及處理方法
四、術前篩選
五、手術經驗分享
六、手術技術問題
七、複雜病例和手術改進
八、手術的顯著優點
九、結論
主編述評
附 英文原文
第十一章 經胸微創封堵室間隔缺損的隨訪
第一節 隨訪方案及內容
第二節 隨訪方法
第三節 單中心遠期隨訪結果
一、經胸微創封堵組隨訪結果
二、經胸微創封堵與體外循環手術隨訪結果比較
第十二章 房間隔缺損經胸微創封堵手術
第一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證
二、禁忌證
第二節 術前超聲檢查和封堵器選擇
一、術前超聲檢查
二、封堵器的選擇
第三節 操作方法
主編述評 關於房間隔缺損治療方法的選擇
第十三章 動脈導管未閉經胸微創封堵手術
第一節 適應證與禁忌證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第二節 術前超聲檢查和封堵器選擇
一、術前超聲檢查
二、封堵器的選擇
第三節 操作方法
主編述評 關於動脈導管未閉治療方法的選擇
附錄一 經胸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術中國專家共識
附錄二 經胸微創室間隔缺損封堵術歐洲專家評論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