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縣財政志

元氏縣財政志

《元氏縣財政志》是元氏縣財政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氏縣財政志
  • 作者:元氏縣財政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ISBN:9787202054345
  • 編纂人員:王金奎、魏顯峰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地記述元氏縣財政的歷史和現狀。 二、本志上限自史料文字記載始,下限止於2005年。 三、本志採用大編形式,篇、章、節結構。全志設組織機構、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財政管理4篇,22章,91節,志首設概述。大事記、附錄不列入篇的序列。

作品目錄

元氏縣財政志
元氏縣財政志
題詞
河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財政廳廳長)王加林題詞
河北省財政廳廳長齊守印題詞
石家莊市財政局原局長趙悅貞題詞
石家莊市財政局局長李和平題詞
元氏縣委書記李義增題詞
元氏縣委副書記、縣長夏生華題詞
元氏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王建華題詞
圖片
元氏縣財政局辦公大樓
2002年7月10日,河北省委書記王旭東(左四)在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吳振華(左三)、市長臧勝業(左二)、元氏縣委書記栗進路(左一)、縣長高新城(右二)陪同下視察誠信公司。
2006年5月12日,河北省省長季允石(中)在河北省委常委、石家莊市委書記吳顯國(左一)、元氏縣委書記李義增(右二)、縣長夏生華(右一)陪同下視察故城奶牛養殖基地。
2000年5月,河北省財政廳廳長王加林(右)到元氏視察財政工作。
2004年1月,河北省財政廳廳長齊守印(左二)來元氏慰問老黨員和貧困民眾。
2007年1月5日,河北省財政廳副廳長左紹偉(中)、農村稅費改革辦公室主任胡寶民(右)到元氏,就2007年預算編制、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調研。
2005年5月,河北省財政廳副廳長高志立(右二)來元氏視察財政工作。
2002年4月,石家莊市財政局局長趙悅貞到元氏視察,聽取財政工作匯報。
2006年7月26日,石家莊市上半年財政工作匯報會在元氏縣蟠龍湖召開,財政局局長李和平作總結講話。
2002年4月29日,元氏縣委書記栗進路在農村稅費改革動員會上講話。
2003年7月,元氏縣委書記高新城在黨政聯席會上聽取上半年財政運行情況報告。
2004年3月,元氏縣委書記李義增在全縣財稅工作會議上講話。
2001年10月,元氏縣政府縣長李明國聽取2001年1~3季度財政經濟運行情況匯報。
2004年9月,元氏縣政府縣長安忠起在財稅調度會上講話。
2006年3月,元氏縣政府縣長夏生華在全縣財稅工作會議上講話。
2002年10月,元氏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王順平在財稅調度會上講話。
2005年3月,元氏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王建華在全縣財稅工作會議上講話。
2001年2月20日,元氏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錢志華在人代會上聽取財政預決算報告。
2007年4月,元氏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辰彥聽取財政預算報告。
2005年2月,元氏縣政協主席史全斌審議財政預決算報告。
2004年2月17日,財政局局長何煥代在縣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關於元氏縣2003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1998-2005年財政局領導班子連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領導集體(實績突出單位)。
興華路2000年建成通車,路面寬60米。
晉煤東運大通道——井元路1997年10月通車,二級公路,全長39公里。
日處理4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元氏縣綜合辦公大樓2002年9月投入使用,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
人民廣場2004年11月竣工,占地面積50畝。
元氏一中2003年9月搬遷.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
職教中心1994年成立,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
前仙寄宿制國小2002年建設,建築面積3664平方米,可容納全鄉800名小學生寄宿。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正花槓,起源於隋末唐初,有1300多年歷史。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常山郡遺址,漢初置恆山(常山)郡,至三國魏時,歷時400餘年,郡冶均在元氏。
現存世兩通漢碑之一白石神君碑。
漢封龍山碑清代拓片元氏漢碑中藝術成就為最,有“漢隸氣魄之大,無逾於此”之譽。
元氏縣醫院甲級二等醫院,1992年搬遷,床位200張。
元氏縣婦幼醫院2004年建成,面積2600平方米。
因村醫院1997年投入使用,面積1300平方米。
良種小麥2005年開始對推廣優種小麥的農戶進行補貼,每畝10元,全縣優種麥達20萬畝。
萬方集雨池2002年實施集雨工程共建水窖40個,集雨池74座。
河北省微灌項目示範區——胡泉莊園經濟林微灌項目。
蟠龍湖1959年建成蓄水,水面面積35平方公里。1992年開始旅遊開發,已建成集休閒、娛樂、會議為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
退耕還林2003年開始實施,每畝年補助160元,全縣退耕25萬畝。
荒山開發
奶牛養殖到2005年全縣建成養殖小區18個,奶牛存欄21萬頭。
京珠高速公路綠化帶元氏縣境內全長145公里,兩側各50米。
誠信公司車間原稱化工總廠,成立於1989年,1998年買斷國有資產。全國最大液氰及其衍生物生產基地。
化肥廠反應塔1970年投產,2002年實行租賃經營,2005年產能達到10萬噸合成氨。
熱電廠成立於1988年,1996年破產重組,主要從事發電、供熱、石墨化加工和氯乙酸生產。
1992年舉辦大檢查知識競賽
2005年參加石家莊市財政職工運動會
黨風廉政建設會議會場
新年老幹部座談會
縣財政集中支付中心服務大廳
中心機房2002年起實施“金財工程”,已建成數據、音頻、視頻三網合一的信息網路。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投票選舉縣人大代表。
糧食直補發放現場自2004年起對種糧農民進行直接補貼,財政直接發放。
2006年9月,在元氏縣迎國慶歌詠比賽中獲一等獎。
附圖:榮譽
元氏縣財政局2008年春節 座談會合影留念
2009年5月23日,參加《元氏縣財政志》評審會人員合影。
2005年元氏縣政區圖
1954-2005年財政收支示意圖
《元氏縣財政志》編纂委員會
《元氏縣財政志》編輯部
《元氏縣財政志》評審人員
撰稿人員工作分工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機構與人員
第一章 財政機構
第一節 縣級財政機構
第二節 鄉鎮財政機構
第三節 財政局附設機構
第四節 黨團組織
第五節 機關建設
第二章 工作人員
第一節 負責人簡介
第二節 人員表
第二篇 財政收入
第一章 農業稅收
第一節 田賦
第二節 統一累進稅
第三節 農業稅
第四節 農業特產稅
第五節 耕地占用稅
第六節 契稅
第二章 工商稅收
第一節 稅制沿革
第二節 流轉稅類
第三節 收益稅類
第四節 財產稅類
第五節 資源稅類
第六節 行為稅類
第七節 捐、差徭
第三章 企業收入
第一節 工業企業收入
第二節 商業企業收入
第三節 其他企業收入
第四章 其他收人
第一節 專項收入
第二節 罰沒收入
第三節 收費收入
第四節 其他雜項
第五章 基金收入
第一節 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
第四節 城市公用事業附加
第六章 債券
第一節 公債
第二節 國庫券
第三篇 財政支出
第一章 經濟建設支出
第二節 企業發展支出
第三節 農林水氣象等部門事業費
第四節 支援農村生產支出
第五節 其他經濟建設支出
第一節 文體廣播事業費
第二節 教育事業費
第三節 科學事業費
第四節 衛生事業費
第三章 行政管理支出
第一節 人員經費
第二節 公用經費
第三節 公檢法司支出
第四節 其他行政支出
第四章 撫恤救濟和社會保障支出
第一節 撫恤支出
第二節 社會福利救濟支出
第三節 救災支出
第四節 社會保障補助支出
第五章 基金及其他支出
第一節 基金支出
第二節 其他部門事業費支出
第三節 價格補貼支出
第四節 專項支出
第五節 其他財政支出
第六章 上解支出
附:積極財政政策
第四篇 財政管理
第一節 財政預算管理體制
第二節 鄉鎮財政管理體制
第三節 預算編制
第四節 預算執行和調整
第五節 決算編制
第二章 部門財務管理
第一節 工業企業財務管理
第二節 商業企業財務管理
第三節 糧食企業財務管理
第四節 涉外企業財務管理
第五節 農業財務管理
第六節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第三章 非稅收人管理
第一節 預算外資金管理
第二節 預算外資金收入
第三節 預算外資金支出
第四章 財政監督
第一節 財政日常監督
第二節 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
第三節 控制社會集團購買力
第五章 會計管理
第二節 預算會計
第三節 工業會計
第四節 商業會計
第五節 鄉鎮企業會計
第六節 會計人員管理
第六章 國有資產管理
第二節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
第三節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第四節 清產核資
第五節 資產評估
第六節 國有資產統計報告
第七章 財政信用管理
第一節 財政周轉金
第二節 世界銀行貸款管理
第三節 農村基金會借款
第八章 財政信息化管理
第一節 網路建設
第二節 網路套用
第三節 業務軟體套用
附錄一:古代文獻選輯
附錄二:重要檔案選輯
志補
索引
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