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應昌路遺址

元應昌路遺址

應昌路又名魯王城,它是元代最後一個都城。應昌路遺址南北長800米,東西寬650米,城的東、南、北各有一個大門,整座城池分為內城和外城兩個部分,內城呈方形,它是當年魯王的府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應昌路遺址
  • 年代:元初
  • 南北長:800米
  • 東西寬:650米
史載,作用,

史載

魯王城始建於金,是當時金軍進攻南京(今北京)、戍守邊疆以及蒙古高原和部落之間互相爭奪的軍事要地。到了元代,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正式建城,並設應昌府,至1286年,升為應昌路。1295年,特薛禪的重孫蠻子台奉命討伐叛軍海都篤哇,凱旋後元成宗晉封蠻子台為魯王,魯王城由此得名。
1237年,元太宗窩闊台下詔:“弘吉剌氏生女世為後,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絕。”這樣,在元代一百多年的歷史上,弘吉剌氏有21位女子入朝為妃,其中15人封后;嫁到克什克騰部的公主也有19位。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應昌路成了弘吉剌氏的私城,也成了元朝皇帝駐蹕臨幸之地。
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攜親眷大臣敗走塞北,憑藉克什克騰三面環山一面環水的有利條件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招兵買馬,養精蓄銳,力圖恢復元朝的統治。1370年,順帝駕崩,其子愛猷識里達臘在應昌繼位,改元宣光,史稱北元,應昌路從此成為北元的皇都。1390年,徐達率軍攻破魯王城,從此結束了偏踞一隅的北元小朝廷的統治。

作用

在元朝歷史上,應昌路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當時南接元上都大都,北連錫林浩特和林及烏蘭巴托的交通樞紐,也是當時南貨北上的聚集地。經過戰火硝煙的洗禮,歷盡七百餘年人世的滄桑,盛極一時的昔日皇城只余斷壁殘垣、頹磚廢瓦在昭示著曾有的輝煌。如今,應昌路遺址已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