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

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

《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包括《歷史卷》、《精神卷》。《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按照現代跨學科方法論(解釋學和符號學),對中國倫理思想史進行了全新闡釋,主要目的是通過區分封建主義歷史制度(儒教)和人本主義思想(仁學),突顯中國仁學倫理學具有的時空普適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
  • ISBN:9787300111292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300111292
  • 商品尺寸:24x17x4.6cm
  • 商品重量:1.5Kg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認為,在古今中外不同學術語境的辯證互動中,中華歷史文明顯示出特有的仁學人本主義精神。這種仁學人本主義倫理學,由於其人性經驗普適性、非形上學傳統以及非神話性,具有協調世界上(以各種神話和超經驗性邏輯為基礎的)不同信仰傳統的理性潛能。

編輯推薦

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套裝全2卷)》:《儒學解釋學》把傳統考據學、文獻學和現代符號學、解釋學結合,對傳統思想史相關對象、課題及其概念和學科,進行全面的再組織和再表述,以此超越了歷來國學、漢學、中國思想史的經驗性論述層級,提升了對傳統思想的意義和功能描述的準確性,目前在國內外均屬於首創性成果。
作者在廣泛的跨學科、跨文化框架內對不同而相關的學術領域課題進行了比較研究,這對於大多數習慣於單學科的專家學者來說,有助於其關注鄰近學科的觀點,對於諸傳統學科擴大其方法論視野,具有一定益處。
《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套裝全2卷)》的許多具體課題論述如漢字概念語義學分析,傳統學科的結構和功能分析,現代學科(甲骨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和古典學科(“五經”和“四書”)的有效互動關係,古典哲學和史學的互動關係等等,不論讀者的立場和學術背景如何,均可從中獲得相應的啟發。

作者簡介

李幼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中心特約研究員,國際符號學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跨文化倫理學研究。
作者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獲得德國大眾汽車基金會中國部長達5年的計畫資助,完成和發表了面向西方讀者的兩卷本英文著作《中國倫理學的解釋學研究》。1998年起,作者在原思路下,重新設定了面向中國讀者的全新寫作計畫。其頭期部分已於6年前以《仁學解釋學》為名出版(朗朗書房)。《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作為該書的“姐妹篇”,卻是以多於該書數倍的時間和準備完成的。特別是在傳統文獻學的準備方面,遠遠超過當初英文寫作的規格。
雖然作者早先的專業為西方哲學,但近15年的主要工作均鋪伸於“國學”領域(這是作者在國際符號學界倡導跨文化符號學工作的一部分),並在國內文史哲國學界發表了重要的階段性作品。

目錄

《歷史卷》目錄:
導論 本書分析原則概述
一、歷史和史學
二、解釋學和符號學
三、儒學和仁學
殷商編 字跡和史事
序 考古史料和文獻史料的關係
第一章 遠古史實和史料類型
一、遠古史實和文字記載
二、記載類別和文本複雜層級
三、文本敘事和歷史真實
四、考古學與史學的關聯
第二章 三代傳說和考古學證明
一、古史傳說和神話
二、夏朝的存在:考古學和文獻史學的關係
三、夏代存在與否之討論
四、“古史辨派”與夏朝存在論
五、“古史辨派”與三皇五帝傳說
六、古史學的科學目的
第三章 甲骨文和殷商史研究
一、卜辭學和商代史
二、卜辭語言及功能
三、商史學術身份及殷世系觀念
四、晚商卜辭不是歷史檔案
第四章 二重證據法問題(1):考古學和歷史學
第五章 二重證據法問題(2):卜辭學和世系表
第六章 殷商史和《殷歷譜》
第七章 殷商史實問題
第八章 殷商史認識論總結
兩周編 文本和歷史
序 先秦和秦後:古典史學之結構性分界
第一章 先秦史料的構成
第二章 商周金文
第三章 西周文獻與銘文的關係
第四章 先秦史書(1):《史記》中的古史料
第五章 先秦史書(2)
第六章 先秦史書(3)
第七章 東周史料的構成
五經編 經典和制度
序 傳統詞語的現代使用法說明
第一章 兩漢“五經系統”的建立
第二章 《易經》
第三章 《春秋經》
第四章 《詩經》
第五章 “禮經”
第六章 《書經》
第七章 “五經”文本制度和儒教意識形態
第八章 經學學術形態
正史編 史事和統系
序 史學學科分類法與正史學
第一章 儒學史學的性質和功能
第二章 《史記》作為正史原型
第三章 正史制度和意識形態功能
第四章 儒學整體史觀的發展:《資治通鑑》和《文獻通考》
第五章 正史話語的“複合聲部”:儒學和仁學
第六章 儒家史學的“實學”思維傾向
本編小結儒學史學和仁學思想
《精神卷》目錄:
先秦編 思想和派別
序 “儒”的字義變遷
第一章 儒教制度和思想派別
一、歷史自然和人性自然
二、秦漢集權政治制度的建立
三、先秦思想家派
四、“儒”和儒家
五、先秦思想派別的相互融通性
第二章 先秦思想和書寫文化的形成
一、儒教社會作為儒家思想文獻產生的環境
二、先秦文本的功能類別
三、“文本寫作”的形成:戰國時代
四、先秦文本例證:《論語》和《孟子》
五、先秦思想之典籍
六、兩漢造書時代和先秦書寫文本
七、“先秦諸子”例:《老子》和《莊子》
八、歷史文本的能指和所指
第三章 先秦思想派別作為思想傾向型式
一、中國古代歷史中派別的名稱、身份和構成
二、思想派別身份和融合關係:
先秦原型和秦後形態
三、型式(一般)和因素(成分)
四、先秦陰陽五行思潮
第四章 先秦三大思想派別:兩種分類法
一、孔孟仁學派別
……
第五章 歷史角色的人格和行為傾向
第六章 仁學與儒學:解釋學的五重對立
第七章 儒教制度、先秦學派和仁學
第八章 儒學和仁學的“分界隱圖”
第九章 先秦子書和漢代雜家
第十章 儒教社會和仁學作用
第十一章 儒士的身份和人格
理學編 倫理和性理
序 理學作為仁學本位之回歸
第一章 北宋理學的產生
第二章 宋代易學和形上學
第三章 兩宋理學的仁學朝向性
第四章 朱熹理學的二次“集大成”
第五章 四書系統的構成和功能(1)
第六章 四書系統的構成和功能(2)
第七章 理學和仁學:儒學內在的張力
第八章 兩宋理學和辨異端
南宋編 詩學和殉義
序 危難情境和倫理詩學
第一章 兩宋理學和南宋文化精神
第二章 唐宋文學性格的差異
第三章 詩學和主體意志
第四章 仁學意志和文本形態學
第五章 格律詩和倫理詩學
第六章 南宋倫理詩學
第七章 倫理英雄主義傳統
第八章 南宋精神解釋學
浙東編 實學和誠學
序 浙東思想傳統和陽明學
第一章 陽明心學
第二章 良知學和誠學的發展
第三章 東林書院運動
第四章 死節的分類
第五章 清初氣節現象型例
第六章 明清實學和宗羲學
第七章 明清實學和浙東思想
第八章 浙東思想和歷史誠學
第九章 誠學作為仁學意志學
尾聲:實證學和倫理學
引用書目
校後餘論:思想史研究和新仁學方向
校後補記

序言

《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套裝全2卷)》上卷所論述的是儒教社會之歷史及其史學學術,下卷則將論述在此儒教歷史中和儒學史學環境內形成的儒學學術思想和仁學的倫理精神方向。上卷的“歷史集體性”和下卷的“個人精神性”之間存在著某種儒學話語形態的對比性。儒士個人,一方面是儒教制度的職能者或參與者,另一方面則是在孔孟思想影響下成長的獨立人格和思想者。在儒士的此一雙重身份中,我們可以在客觀儒教規範和主觀仁學信仰之間發現二者既“合作”又“分離”的一種張力關係。《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套裝全2卷)》下卷將在此張力關係的歷史表現中,顯示仁學精神的相對獨立作用及其受到儒教制度制約的存在形態。在此歷史張力過程中,仁學既表現出其特殊的歷史顯現方式,又表現出其獨立於特定歷史制度軌道的獨立倫理生命力。歷史仁學也就因此展開了廣闊的思想實踐開放性。儒教、儒學是根植於人性內部之仁學的歷史承載者和表現者,在此儒學和仁學的歷史複合體中,仁學卻時時處處流露出其獨立的精神存在。在《儒家解釋學:重構中國倫理思想史(套裝全2卷)》下卷四編中,我們將通過儒教社會中的哲學、文學、史學、政治等歷史過程,呈現仁學精神的各種具體表現形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