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偽錢

僭偽錢

古史講正統。在一國或一個大區域內,只許有一個王。群雄角逐,“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王鑄的錢是“正品錢”,“”鑄的錢便叫“僭偽錢”。物以稀為貴,“僭偽錢”時短量少,反為後世所珍。

安史之亂”,史思明銷毀洛陽銅佛,鑄“得壹元寶”。
“得壹”並非“僭偽”的年號,可能是根據《老子》:“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而命名。其黨認為“得壹”非久長之兆,乃改鑄“順天元寶”。這兩種錢的文字模仿“開元通寶”、“元”字也左挑。宋沈括《夢溪筆談》:“熙寧中,嘗發地得錢三十餘千文,皆‘順天’、‘得壹’。當時在庭(諸大臣)皆疑古玩‘得壹’年號,莫知何代物。”乾元至熙寧才300多年,況《唐書·食貨志》有明確記載,在朝大臣已搞不清“得壹元寶”,實屬好笑。清戴熙《古泉叢話》云:“順天易得,得一難求”。有人以3萬錢換1枚“得壹元寶”。但後世出土,此錢反較鹹豐時多。
宋劉豫有“阜昌元寶”及重寶、通寶3種。每種又分篆楷2式。6品很難集齊。近代張可中以70金(錢元)得楷書通寶1枚、40金得篆書元寶1枚。趙汝珍《古玩指南》提到,“阜昌通寶”每枚值銀洋100元。
元徐壽輝有“天啟通寶”、“無定通寶”、“治平聖寶”。天定尚易得,天啟則被藏錢家視為“吉光片羽”。
元韓林兒有“龍鳳通寶”。分小平、折二、折三3種。
元陳友諒有“大義通寶”,分大、小2種。
元張士誠有“天佑通寶”。背面有篆文一、二、三、四、五記值。張可中以34金得一、三、五3種。
明李自成有“永昌通寶”。分大、小2種。
明張獻忠有“大順通寶”。1976年成都南郊出土“大順通寶”25公斤。部分錢幣背面分鑄“戶”、“工”2字。
清吳三桂有“利用通寶”、“昭武通寶”,耿精忠有“裕民通寶”。
清太平天國有“太平天國”等錢。
40年代,蘇州發現“棟臣通寶”,搞不清是什麼年號。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一文,提到清末余棟臣的川南領導農民起義達9年之久,勢力達到數十縣。遂定此錢為余棟臣所鑄。
有一種“漢興”錢,文作小篆。顧恆定為漢初所鑄,洪遵也仍其說。《欽定錢錄》序言指出:“東晉成帝鹹和十三年,蜀李壽改國號曰漢,改元漢興。則應為李壽鑄無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