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微旨論

《傷寒微旨論》,傷寒著作,2卷。北宋韓袛和撰,刊於元祐元年(1086年)。此書推闡仲景原旨,強調脈證合參,重視靈活變通。書中主要論析傷寒辨脈,汗下溫3種治法,畜血、陰黃、勞復等病候證治。其可下篇以早下為大戒。可汗篇分陰盛陽虛、陽盛陰虛、陰陽俱盛3門而施治。所論辨證用藥理論,亦有創見。此書對後世有一定影響,原書早佚,所見者系明《永樂大典》之輯錄本。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微旨論》
  • 作者:韓袛和
  • 成書年代:北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校注、整理,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鹹豐四年(1854)新昌莊氏過客軒校刻《長恩書室叢書》本、1914年上海千頃堂書局石印本,並收於《四庫全書》《守山閣叢書》《叢書集成初編》等。

校注、整理

原書早佚,所見者系明《永樂大典》之輯錄本。

作者簡介

韓袛和,北宋醫學家。擅治傷寒,推闡張仲景之旨,變通其間。論傷寒辨脈及汗、下、溫等治法,頗有發明。撰有《傷寒微旨論》兩卷(1086年),辨析《傷寒論》辨證用藥理論,後世醫家多推崇。

內容簡介

書凡十五篇,間附方論。卷上載傷寒源、傷寒平脈、辨脈、陰陽盛虛、治病隨證加減藥、用藥逆、可汗、可下等八篇;卷下載總汗下、辨汗下藥力輕重、溫中、小便大便、蓄血證、陰黃證、勞復證等七篇。韓氏以《內經》等有關理論釋《傷寒論》,旨在發明仲景未盡之意。認為傷寒發病由內伏之陽所致,小寒之後、立春以前,寒毒殺厲之氣大行,中於臟腑,其內伏之陽被寒毒所折,深伏於骨髓。所感寒氣淺者,至春伏陽發泄則其病輕,名曰溫病;感寒重者,夏至後真陰漸發,或伏陽為外邪所引,則病證多變,名曰熱病。並以經絡釋《傷寒論》之六經,認為四時之陽邪為病傷手經,陰邪為病則傷足經,傷寒傷足經而不傷手經。並注重傷寒脈診,認為凡治雜病以色為先,以脈為後;治傷寒以脈為先,以證為後。大抵治傷寒病,見證不見脈,未可投藥;見脈不見證,雖少投藥亦無害。其辨脈又注重脈之陰陽。在治法方面對汗、下、溫三法有所闡發,認為汗法不宜過用辛溫,若人飲食動作過妄則陽氣多,用大熱發表則必變成壞病。投發表藥只要消除陰勝之氣,不務汗多為法。其將太陽病分為三等,據不同節氣,分別用調脈湯、葛根柴胡湯、人參桔梗湯等治療。“可汗篇”另立解表發汗方十五首。其於下法,認為世人陽氣多,用下藥當以至陰藥投之,非仲景承氣湯莫屬,反對用巴豆、水銀、粉霜、砒霜、甘遂等藥。凡陽盛陰虛者主張用大小承氣湯助陰消陽,潮熱者以調胃承氣湯治之,陰陽氣俱實者宜黃芩湯治之。並指出傷寒投下藥,本不為取積及取實,僅為疏解陽毒之氣。邪毒在內,陽氣盛者乃可下之,然當審時投下,不得務急為勝。對於四逆湯,認為藥力太熱,服之必發煩躁,故立七物理中丸、橘皮湯、厚朴湯、白朮湯、橘葉湯、二苓湯、羊肉湯等為溫法方劑。認為治傷寒不拘泥成方,故增入不少方劑,補仲景之未備。又認為治傷寒當參考氣候情況,無論陰陽虛實病證,均分立春至清明、清明至芒種、芒種至立秋等不同時期,立法施治。同時對蓄血、勞復等進行了論述,尤對陰黃證治作出貢獻,提出了用茵陳茯苓湯、茵陳四逆湯、茵陳附子湯、茵陳茱萸湯等治療陰黃的方法。

影響評價

本書於張仲景《傷寒論》頗多闡發,對當時及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醫家多推崇之,王好古《陰證略例》亦采其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曰:“推闡張機之旨而能變通其間。”然王履《醫經溯洄集》謂其“以溫暑作傷寒立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