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尚論辨似

《傷寒尚論辨似》,傷寒著作,清代高學山(漢峙)撰,撰年不詳。作者於諸《傷寒論》研注著作中,十分推崇喻昌《尚論篇》,認為喻氏能闡發仲景蘊義,較有創見,但亦有欠妥之處。如喻氏認為太陽篇應以“風傷衛、寒傷營、風寒兩傷營衛”分為3篇。高氏則謂風寒不可截然分開,風在外為中風,寒在外為傷寒。喻氏將少陰篇以傳經、直中分為兩篇,高氏認為太陰、厥陰亦應分為兩篇。全書針對《尚論篇》編次及注文反覆論辨,力求闡發仲景原旨。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尚論辨似》
  • 作者:高學山(字漢峙)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流傳版本

1956年新醫書局照王邈達藏本出版排印本。

作者簡介

高學山,清初醫家。字漢峙,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精研仲景之學,擅長傷寒雜病,於仲景之旨頗多發明。如論傷寒必兼中風;謂風寒不從皮毛而入經絡、從口鼻而入胸分者,仲景概用吐法;而喻昌《尚論篇》則改寒為痰,立痰病一門,是抹煞仲景一大法等。其對仲景三陽用針法、少厥二陰用灸法亦予以注意,撰成《傷寒尚論辨似》、《金匱要略注》(後改名《高注金匱要略》)等。1872年陳勉亭獲《傷寒尚論辨似》抄正,予以校補,參以己見,終成完帙。

內容簡介

一、審同辨異 解析六經實質
《傷寒論》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六經辨證。但是對六經實質的解釋,歷代注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朱肱作經絡解,李時珍作臟腑解,張志聰作氣化解……。而高氏卻從六經的共性、個性二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六經共性
《辨似》是從表里的角度來解析其共性的。高氏認為:“六經證均有表證和里證”。例如太陽經雖為六經之表證,但假若表邪不解就可隨經傳入膀胱成為蓄水或蓄血樣的里證,這就是表中之里證。其他“五經隧道俱出而外,附於太陽之皮部”,故爾有陽明之葛根湯證,少陽之小柴胡湯證,太陰之桂枝湯證,少陰之麻黃附子細辛湯證,厥陰之當歸四逆湯證。其中雖有屬合病、兩感者,但均有表證之成分。至於里證:除陽明經有典型的承氣湯里證外,太陽經有抵當湯(丸)證,“少陽之大柴胡湯症(證),太陰之桂枝加大黃湯症(證),少陰、厥陰之承氣湯症(證)”亦為里證或有里證之成分。
(二)六經個性
對太陽經、陽明經高氏是用區域論的方法來解析其證候的。例如太陽經邪不解,陷入下焦膀胱區域,就會出現少腹急結、疼痛、小便不利(或利)等腑實證。陽明腑證是熱實之證病變在腹部區域,故有腹痛、脹悶、繞臍疼痛、不大便等症狀。這就說明太陽、陽明經的症狀比較集中,可用區域來概括。對於少陽經,高氏則用氣化學說來解析,曰:“少陽主相火……少陽為樞,但兩陽受氣,陽多於陰,得火化之正”,故出現口苦、咽乾、目眩等樞機火化之症狀。而對三陰經,高氏則以傳變(直中、傳經)的角度來解析。例如厥陰經的厥熱勝復,是因為邪氣直中厥陰則先厥後熱故冷,而禁下;傳經則先熱後厥故熱,而宜下。對太陰、少陰經除用此理論分析外,高氏還用臟腑辨證從脾臟陽氣盛衰角度以定太陰經的病性。假若患者脾陽未衰,濕熱內聚,則易成發黃證;如若患者脾陽虛衰,寒濕內戀,則成自利之證。而對少陰經的實質,高氏又從正邪盛衰角度來揭示。認為:正虛患者易致厥逆、泄利、汗出之陽虛證;邪實患者易成煩渴、咽痛、便膿血之陰虛證。這種正虛與陽虛、邪實與陰虛合論的方法,雖有所偏頗,但用來揭示其主要病機,在臨床中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二、注重臨床注釋闡幽發微
高氏還從臨床辨證出發來注釋《傷寒論》,內容有三。
(一)從體質因素方面注釋
高氏認為傷寒發病的因素,除因感染不同的外邪外,與患者體質有很大關係。如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髒有寒故也,宜溫之,宜服四逆輩。”就是因為“真陽虛者,直中陰邪,則脾陽幾絕,而濕與寒俱不能運動”,容易造成太陰證,這就提示陽虛體質易患太陰虛寒之證。又如320條“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又是因為“平日陽勝陰虧之人”,邪“入少陰二三日,而熱邪剝削真陰,便見口燥咽乾之症”。高氏的這種注釋比“中陰溜腑”說,更切實用,既能從體質角度揭示出辨證之要點,又能用來預測疾病轉歸,對截斷、扭轉病勢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注重症狀注釋
1.主症注釋法。如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高氏注曰:“此言桂枝湯之全症,但四症重在後二症。”這就揭示出汗出、惡風為桂枝湯之主症,抓住主症注釋,有利於擴大經方的臨床運用。
2.症狀類比法。如心下悸、臍下悸是《傷寒論》中常見的症狀,高氏在類比時指出:“心下悸與臍下悸不同,臍下是動悸,有駁駁跳動之象,陰氣之將上也;心下是虛悸,有怯怯飢餒之形,陽氣之外馳也。”這是從症狀的形態、病機進行類比,有條分縷析之妙。
(三)注重傳變注釋
三陰經因傳變途徑不同會產生寒、熱證候,故用傳變學說注釋三陰經能有效地揭示其性質。如299條“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高氏以“直中少陰之症,氣多微細,以陽氣不足故也,今息高,是寒邪逼陽於上,不能下行氣機”注釋,有切中肯綮之妙。
三、立足辨證 重視方藥研究
《辨似》對方藥有專門的研究。用析主、副藥的方法研究方義。如附子湯為少陰經回陽益氣之主方,其主藥是用“辛熱之生附為君;佐以人參之溫補,以挽其將息之微陽”;而副藥是“以芍藥酸斂者為使,引入至陰而留連以生扶之;加白朮以溫土,茯苓以滲水則陽氣回,而背寒可除,水土平。”這就有效地揭示出方劑的組成意義。
其次,《辨似》還用類比的方法研究方義。如五苓散、豬苓湯均為利水之劑,用藥大同小異。“五苓症是寒傷真陽,故用桂術者,醒胃以崇土也;豬苓症是熱傷真陰,故用膠滑者,鎮浮以助水也”。因而其功效亦就不同,五苓散清水之源,豬苓湯清水之流。
再次,高氏還很重視方劑的加減運用,認為:臨床中因天氣、區域、病人的體質不同,不能硬套《傷寒論》方,必須適當地加減,才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如酒客或素體偏濕者患太陽中風證,不能單純用桂枝湯,“宜於桂枝去甘草加黃芩、茯苓、厚朴、半夏”才能收到表里兩和之目的。此非精於臨床者不能道及之。
另外,《辨似》對傷寒用藥也有專門研究,在書中列“藥品性味及主治大略表”,可謂簡潔明了。如桂與附同為溫陽藥,均有助陽祛寒之作用,但有四點不同:(一)桂性浮,附性沉。(二)桂性緩,附性烈。(三)桂性滋,附性燥。(四)桂為丁火,從上以臨下,有旭日消陰之象;附為丙火,從下以炎上,有鍋底蒸濕之虞。對桂枝附子之研究,歷代不乏其人,但高氏這樣不落常套,別出心裁的論述,堪稱獨創。

影響評價

本書論理精深,頗切臨床實用。但在釋義,方解等方面,尚有蕪雜不精或不切實踐的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