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桿秤製作技藝

傳統桿秤製作技藝

桿秤製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技藝。根據民間傳說,木桿秤是魯班發明的,根據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桿秤上刻制13顆星花,定13兩為一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添加“福祿壽”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為16兩,並頒布統一度量衡的詔書;直到20世紀50年代,國家才實行度量衡單位改革,把秤制統一改為10兩一斤。

漢中手工桿秤製作工藝,是在抗日戰爭的特殊背景下,由漢水與長江交匯口工商重鎮武漢傳來的。武漢三鎮在近代中國以工商經濟及交通運輸頗稱發達,手工制秤業素有規模。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寇鐵蹄蹂躪我東部大片國土,北平、南京、上海、武漢等大城市相繼失陷。隨著淪陷區難民紛紛往相對安全的西部省份逃難,負有盛名的武漢“福泰”記制秤技師多數逃至陝西。當時國民政府將各種機構及高等院校西遷,漢中作為抗戰大後方,商業經濟與文化教育得以迅速繁榮。武漢“福泰”記的師傅們逃到漢中後就近利用秦巴山地原材料及市場重整舊業,漢中與西安成為陝西境內兩大衡器產區。“福泰”記名匠張兆金,早年在湖北學成精湛的制秤手藝,1939年在漢中開業。同年,14歲的劉德福逃避國民黨抓兵從城固縣逃到漢中,機緣巧合結織了張兆金,並拜張兆金為師、跟隨學習制稈手藝,學成後與師傅一同經營衡器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桿秤製作技藝
  • 分類:手工藝
  • 地區:陝西省
  • 發明:魯班
基本內容,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主要價值,製作材料,

基本內容

傳統桿秤的手工製作工藝:
1、選取秤桿木料:大號秤一般選擇楠木,中小號的秤多數使用秦巴山中陽坡所產的“紅栒子”木,木材經陰乾一年以上,據所要做桿秤的衡量要求,用鋸截成適當的長度。
2、刨秤桿:先用正刨根據手工藝人的經驗刨圓、達到合適的尺寸,再用反刨將毛刺處清理乾淨,對秤桿進行初步的打光。
3、定“叨口”兩位匠人合作使用墨斗,以線繩在秤桿上彈出幾條縱向等分墨線。
4、安“叨子”:氣一手持刀從下往上支托秤桿,經過測量在秤桿上找出三個“叨子”的位置;將秤桿固定,在桿身安裝“叨子”的部位分別打出垂直的穿孔(曾經用手上的鑽子,後用電鑽),並試裝三個“叨子”。
5、銅皮包焊:秤桿兩頭需要包銅皮,將預先準備好的銅皮根據所需的尺寸剪裁,將剪裁出的銅皮磙圓,套在秤桿的端頭上比對、進行再修剪,接下來用焊錫將銅皮焊接。為方便起見也可使用小釘固定法將銅皮包好。為了美觀,事先要對秤桿兩端擬包裹銅皮的部位加工,使其直徑略小於其餘部位,並用鈑銼稍作打磨。
6、安裝“叨子”、秤盤:秤盤是預製的,將盤上的三根繫繩挽結到秤桿大頭最外側的“叨子”上。
7、校秤定星:用“叨子”將秤懸提,秤盤中依次放上不同重量的砝碼,在秤桿上測定其距離,以兩腳規分割並仔細標出星花位置。
8、釘星花:按照上一步驟所標記的位置用皮帶手鑽鑽出每個小花點,在鑽洞中以細銅絲嵌插而後割斷、錘實。
9、打磨、清洗:使用鋼銼、油石順縱向對秤桿進一步打磨光滑;給剛做好的秤桿均勻地刷上一層石灰水以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風乾後即用清水沖洗淨。
10、秤桿施染著色:楠木秤桿利用其自然的木質顏色即可。紅栒子木秤桿則在石灰水清理後刷上一層皂礬液,再晾乾;而後均勻地刷上事先調製好的五倍子液,然後再次把秤桿掛起來,使其完全乾透,這次一般需要12個小時。
11、修整拋光:待著過色的秤桿完全風乾後,對秤桿再進行最後 一次拋光,讓秤桿光潤、上面的刻度即“星花”更易辨識。
12、輔助工藝:能夠完整掌握桿秤製作技術的人還必須具備打制鐵秤鉤的能力;打制鐵鉤實際就是鐵匠工具,所用煤爐、鐵砧、長鉗、手錘和大錘等工具設備及其技術均與鐵匠相同。

歷史淵源

50年代以後漢中制秤業隨著各項“運動”幾起幾伏、備受折騰,張兆金、劉德福師徒作為主要技術骨幹一直在業內堅持工作;其間多有創新,獨立發明出相對方便、靈敏的10公斤案秤;1972年還曾去西安學習250公斤磅秤的做法,並於1977年研製成功。張兆金於80年代去世後,劉德福成為漢中市也是陝西省手工制秤業里資歷最老(至21世紀初已有70餘年歷史) 、傳統技藝最全面的匠師;他開設的秤鋪也頑強存活。
關於漢中現代衡器生產發展史情況大致陳述如下:
①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家經濟重心西移,大量難民由自己家鄉逃
②往漢中,漢中經濟大幅度增長,此時商賈雲集,對於做買賣必須的衡器需求量也急速增長,當時一桿稱竟然賣到40塊現洋,由是形成漢中桿秤業的第一個繁榮期。
③40年代後期抗日戰爭結束,原避難人員重返家鄉,生意人員大量減少,漢中經濟一時出現蕭條;同時政府整頓市容,規定街道上不準擺攤,雙重打擊之下漢中桿秤的銷量銳減,這是漢中桿秤第一個低潮時期。
④1950年我國國民經濟開始復甦,至1956年開展農業、手工業合作化,漢中的桿秤從業者總計7戶l3人合併成為漢中縣衡器廠,擴大生產。這個時期桿秤市場的繁榮跟農村經齊的集體化是並生的,那時一個農業合作社就分幾個大隊,大隊下又分為幾個小隊,因為集體分配,每個小隊都需要三桿測量不同重量的秤,漢中桿秤的生意就立即紅火起來,一時間買秤的人排成長龍;漢中縣衡器合作工廠買地擴建,招收30多個年輕徒工進行桿秤培養,還送出部分人去外地學習翻砂鑄造,為製作磅秤做淮備,漢中桿秤迎來第二個繁榮期。
⑤1958年“大躍進”、“大煉鋼鐵”期間,“一平二調”的“共產風”橫行,縣政府從漢中衡器合作工廠無償徵用其集體資金購置的新廠區、徵調走剛培養起來的20多個青年鑄工,該廠大傷元氣,當時銷量最好的磅秤無法正常進行生產。
⑥60年代,張兆金、劉德福等老技術骨幹努力發展生產,即使在“文革”動亂中,依然克服種種困難不斷研發新型衡器以增加廠里的經濟效益。1969年案秤研製成功,70年去西安接受省上檢驗達到標準允許進行生產;1977年又試製成功250公斤磅秤,銷路大好;此期該廠的產品銷售和修理服務範圍從本省延伸到四川、甘肅等地,仍是發展中勢頭。
⑦70年代以後國營大廠也進行案稈生產,漢牛衡器廠的案秤被加以“不標準”的指謫。漢中桿秤生產面臨複雜的壓迫和挑戰,處於第二次衰落。但至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整箇中國經濟政策放寬、結構調整搞活,市場貿易蓬勃開展,帶動了小商小販增多。而小商販們喜歡用攜帶方便的桿秤,桿秤的需求量也隨著改革開放的風潮而熱了起來,這也就是漢中桿秤的第三個繁榮期。
⑧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隨著電子秤在市場上的大批出現,加上漢中衡器廠(由政府部門任命的)幾任領導在改革大潮中決策失誤,漢中衡器廠屢遭重創,最終垮掉了。2007年漢中衡器廠破產處理舊廠址被收購,才補辦了幾十個老工人的社保金。有些老匠人在退休後也曾續做桿秤生意,但由於經營不善或技術不全面而陸續收場,只剩張德福一家尚能支撐著門面,漢中桿秤製作工藝面臨最危險的衰落與消亡命運。

基本特徵

1、桿秤是中國最古老也是人們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他是根據槓桿原理所製造出來以方便人們買賣,映射出中國古代勞人民的聰明才智,具有悠久的歷史特徵。
2、桿秤最主要的特徵就在於攜帶方便,他只由秤桿、秤砣、秤盤三個部分組成,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小生意人帶上一桿桿秤或別在腰間或放於籠簍之間、貨物之上,待買賣來時隨手一握秤桿,掛好秤砣,栓好秤盤,架勢搭上之後生意也就做成了。
3、秤桿最上的選擇為楠木,楠木製成的秤桿完成後無需上色會自然泛出木質本身的深棕色;大量普及使用的為“紅枸子”,取其材質堅強不屈,所有工藝完成後能更清晰地看出深色秤桿襯托下星花泛出的金光。民間更有對秤上星花的說法,無論做什麼生意若少給一兩就少一顆星,星被認為影響人的壽命,所以就有“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斗滿是好人”的說法,這更體現了桿秤在民間深厚的情感基礎。
4、中國傳統桿秤業能夠與時俱進、自我更新,如1956年合作化後漢中衡器廠曾獨立進行案秤的開發研究、學習製作生產磅秤和對省內外用戶開展維修服務。

主要價值

1、作為中國獨立發明的傳統衡器,桿秤並不比電子秤“科學”性差,它在中國套用了數千年,其社會價值可以說是無所不在、難以語言描述清的----在實際生活中,由於桿秤攜帶方便,山裡的農戶也會為了防止買賣被騙而攜帶一根桿秤。這證明桿秤還是存在其套用價值,從一定的意義上說還是保留著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的衡量工具。
2、桿秤比起電子秤更具人情味,買賣中,賣家滿臉笑容喊一聲“您看,秤高高的”,買家看著那高高翹起的秤桿也覺得確實得了很大實惠,更是滿心歡喜的付錢。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桿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我國丈化的獨特之處,中國人講究的是一定原則下的往來人情,不同於外國硬性原則下的精準計算,於是在生意中也不為硬邦邦的金錢來往,更像是一次人與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3、它的興衰沉浮記錄了社會生活變遷史。在大工業文明向手工藝文明挑戰的全球大背景下,我國曾以“科學化、現代化、合作化”等理念指導,對傳統桿秤及其生產,從意識形態、工藝方式及產業制度上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限制、批評、改造、打擊。僅管如此,在電子秤已廣泛套用於商業計量的21世紀,傳統桿秤仍有一定的民眾市場。
4、我國傳統手工做秤的工藝起源於幾千年前,其中集中了東方人重直觀和崇尚簡潔實用的高度智慧,也凝結了大量的精巧工藝技術,蘊藏著豐富的專門知識,仍然具有特殊的科學工藝、歷史人文和社會學研究價值,也必然有其未來存活發展的地位。

製作材料

1、材料:①主料,進口的楠木、當地產“紅栒子”木,②輔配料,銅絲、銅皮、銅製卡子、鐵釘、鐵盤、鋼筋等。
2、顏料:石灰、皂礬、五倍子、
3、器具:①制桿工具:鋸、刨子、鐵斧、鐵銼子、鑿子、電鑽。②上色工具:毛刷、一般盛染液及水洗器皿。③鐵匠工具,能夠完整掌握桿秤製作技術的人還必須具備打制鐵秤鉤的能力;打制鐵鉤所用紅爐、鐵砧、長鉗、手錘和大錘等工具設備均與鐵匠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