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

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以突出其文明價值及傳承的意義。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三部門發通知公示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傳統村落入選該名單,其中貴州省最多,有90個,雲南省和陝西省分別為62個、49個,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國傳統村落數量已達到2555個(2012年第一批總計646個,2013年第二批總計915個,2014年第三批總計994個)。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已經連續第35年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是目前在全國政協時間最長的委員之一。多年來,他持續為傳統村落保護奔走呼籲,2017年3月,他參加兩會帶來的一份提案,是關注傳統村落旅遊破壞性開發問題,他建議,國家應建立對傳統村落開展旅遊的批准機制。凡列入國家名錄的傳統村落應向國家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未經批准不能開展旅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村落
  • 又稱:古村落
  • 屬性:文化遺產
  • 數量:4153個
價值意義,法律法規,名錄數量,存在問題,保護措施,

價值意義

作為一個擁有悠久農耕文明史的國家,中國廣袤的國土上遍布著眾多形態各異、風情各具、歷史悠久的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反映著文明的進步。傳統村落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價值。
傳統村落是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不可再生的、潛在的旅遊資源。傳統村落體現著當地的傳統文化、建築藝術和村鎮空間格局,反映著村落與周邊自然環境的和諧關係。可以說,每一座蘊含傳統文化的村落,都是活著的文化遺產,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和空間記憶。
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環水抱、茂林修竹之中,與周邊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類理想的聚居地。這些村落在空間布局以及與自然環境的相處上往往構思巧妙,經歷很長時期的傳承,包含著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歷史智慧。
例如,浙江省永嘉縣的蒼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國文房四寶於一體,既有利於農業生產生活,又寄託著先人天人合一、耕讀傳家等美好願望。這些傳統村落,無疑是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不可再生的、潛在的旅遊資源。
傳統村落是維持傳統農業循環經濟特徵的關鍵。中國是世界上農耕文明傳承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傳統農業一切來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對大自然干擾是最小的。
當前,中國提倡循環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要向傳統的農耕文明學習,從原始的生態文明中汲取經驗和智慧。
傳統村落使農民能夠就近就地進行耕作,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能夠把當地的土壤、地質和耕種技藝有機結合起來,培育出許多獨特的具有地方風味的傳統產品。
比如,西湖龍井等成千上萬的地方名品,就是中國優質農副產品的代表,而這些優質農副產品都是以傳統村落為載體的。國際上通行的地域商標也證明了與傳統村落密切結合的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模式,是一種富有成效的農業發展模式
例如法國,其自然村落數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與這些自然村落密切結合的許多農副產品都成了走向世界的名牌。像法國著名的香檳酒,就是香檳的主產區家家戶戶生產的發泡果子酒。法國還有大量不同品牌的乳酪,也是與不同的村落緊密聯繫在一起,甚至有些品牌乳酪直接用著當地村落的名字。由此可見,要發展中國傳統的優質農副產品,提高其附加值,必須重視保護和整治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是發展鄉村旅遊、創新農村農業發展道路的基礎。國際經驗表明,城鎮化中期必然伴隨著旅遊潮的興起。從已開發國家經驗看,鄉村旅遊是旅遊的重要內容,而發展鄉村旅遊就要保護好傳統村落。韓國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了新農村建設運動,發放了大量水泥、鋼筋,持續10多年的大建設使不少傳統村落改變了面貌。
到了20世紀90年代,韓國人認真反思過去對傳統村落的大拆大建,認為喪失了許多寶貴的旅遊資源,所以重新開始興起農村美化運動,糾正過去大拆大建的錯誤,並及時恢復當地村落的格局、獨特的建築風格、文化傳統、農副產品、地方民俗節慶活動等,把它們與山清水秀的田園風光組合在一起,吸引大批遊客到韓國農村旅遊,使當地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根據中國實踐,無論是四川還是浙江、福建,凡是堅持保護傳統村落、發展農家樂的農村,農民的收入增長都快於其他地區。
這些地方已經可以超越“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工業化初級階段,直接以農家樂和鄉村旅遊來引領綠色農副產品的栽培和生產,實現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隨相伴,走出一條綠色的、可持續的農村農業發展新道路。這些致富新道路的開闢都必須基於傳統村落,沒有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創新發展道路無從談起。
傳統村落是廣大農民社會資本的有效載體。所謂社會資本,是除經濟資本和自然資本以外,人們對周邊環境、自然和人際關係等的熟悉和了解,以及已經具有的傳統技巧和知識的總和。喪失了社會資本,在某種程度上比喪失經濟資本和自然資本的後果更加嚴重。
比如,在中國農村,現在比較貧困的往往是一些水庫移民村的農民,是一些因建設重大工程被迫背井離鄉遷入他鄉的農民,儘管政府部門給予了大量經濟補償,但是生活依然比較貧困。因為他們幾乎喪失了全部社會資本,喪失了對自然環境和氣候的熟知和適應、對周邊山水的認知以及眾多親朋好友的人際關係,結果重新陷入貧困。
所以,有許多補償足夠的移民現在又回到原來生活的地方,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重新融入擁有社會資本的地方去。農村傳統的農耕和日常生活,離不開互幫互助互學,傳統村落不僅是農民兄弟心理認同的地理環境,同時也是其社會資本的有效載體,更是眾多地方方言、風俗、手工藝品、傳統節慶等非物質文化的有效載體。這些都可以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破壞了這些資源,就等於切斷了農民致富的一條門路。
傳統村落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華僑和廣大港澳台同胞的文化之根。中華民族是一個崇敬祖先的民族。中國傳統村落的核心是宗族祠堂,這與西方村落以教堂為核心截然不同。傳統村落往往成為連線家族血脈、傳承族群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廣大華僑、港澳台同胞尋根問祖的歸屬地。儘管他們遠在千山萬水之外,但總要回來找尋自己的根。由此可見,如果喪失了這些傳統村落,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傳統村落是國土安全的重要屏障。一些國家和地區對邊境地區居民點的保護和發展極為重視,這是因為這些居民點在國土安全和領土爭端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國境線漫長,但一些邊界與周邊一些國家存在一些爭議,國土安全和領土完整受到嚴重威脅。國際上在領土爭端的解決實踐中有一條重要原則,即爭議領土範圍內如果有某國的國民長期居住生活,則可以作為領土歸屬的重要判別依據。
近年來,中國一些邊境省份在城鎮化進程中忽視了傳統村落在國土安全中的特殊作用,片面追求城鎮化水平,對散落在邊境線上的村落不願投入,不切實際地寄希望於通過整體搬遷的方式使這些村落的居民快速脫貧。例如,有的沿海省份早期提出“小島遷大島建”的主張,將小島上的居民搬遷到大島甚至是陸地上,使得一些原來長期有人居住的島嶼變成了無人島。這種做法在領土和領海爭端中無異於“自廢武功”。因此,從歷史的教訓和國際經驗看,傳統村落特別是邊境地區的傳統村落對於國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從對傳統村落的六項功能分析看,傳統村落保護極其重要。但是,中國對傳統村落尚未做過全面調查,對這份祖傳的家底心中無數。近年來,傳統村落快速消亡。一些傳統村落由於歷史性老化導致建築破敗不堪無法修復,加上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導致的空心村現象加速了傳統村落的凋敝和損毀;一些傳統村落由於外出打工的村民見識了城市寬敞明亮的高樓大廈和方便快捷的現代生活,於是想急切改變居住條件,無序地新建與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築與歷史建築、鄉土風貌極不協調,破壞了傳統村落的古風古貌。
此外,過度旅遊開發導致盲目拆舊建新、拆真建假,一些公路鐵路項目對村落“開膛破肚”等,也破壞了傳統村落。未來20年,中國城鎮化仍然會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在這樣的特殊歷史時期,抓緊摸清傳統村落的基本情況,加強傳統村落保護,避免因錯誤的觀念、短期的開發利益等各種原因破壞傳統村落,使傳統村落在傳承歷史文化、保障國土安全、振興旅遊業、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法律法規

北京新規劃:傳統村落保護應納入城市總規
2014年12月30日,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召開。此次常委會審議通過建議案,呼籲儘快研究出台《北京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將傳統村落保護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會議決定,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將於2015年1月21日召開。
北京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門頭溝齋堂鎮爨底下村
●門頭溝齋堂鎮靈水村
●門頭溝龍泉鎮琉璃渠村
●順義區龍灣屯鎮焦莊戶村
●房山南窖鄉水峪村

名錄數量

自2012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啟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以來,已公布4批傳統村落名錄,4153個村被納入保護範疇。
七、吉林省(3個)
吉林市蛟河市漂河鎮富江村
白山市臨江市六道溝鎮夾皮溝村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大蒲柴河鎮大蒲柴河村
八、黑龍江省(1個)
齊齊哈爾市訥河市興旺鄂溫克族鄉索倫村
九、江蘇省(2個)
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蔣東村後埠村
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堂里村堂里
十、浙江省(225個)
杭州市蕭山區河山鎮東山村
杭州市桐廬縣鳳川街道三鑫村
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石阜村
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彰塢村
杭州市桐廬縣新合鄉引坑村
杭州市建德市更樓街道於合村
杭州市建德市楊村橋鎮徐杭村百籮畈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洋鎮建南村章家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鎮烏祥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裡葉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雙泉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三元村麻車崗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檀村村樟宅塢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大慈岩村大塢自然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鎮勞村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鎮石郭源自然村
杭州市富陽區場口鎮東梓關村
杭州市臨安市錦南街道橫嶺村
杭州市臨安市湍口鎮童家村
杭州市臨安市清涼峰鎮楊溪村
杭州市臨安市島石鎮呼日村
寧波市鄞州區東吳鎮勤勇村
寧波市寧海縣一市鎮箬岙村
寧波市奉化區裘村鎮馬頭村
寧波市奉化區西塢街道西塢村
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張溪林坑村
溫州市平陽縣順溪鎮順溪村
溫州市蒼南縣馬站鎮金城村
溫州市文成縣珊溪鎮朱川村
溫州市文成縣嶨口鎮東方村
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仙居村
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洲濱村
溫州市泰順縣司前畲族鎮左溪村
溫州市泰順縣筱村鎮庫村
溫州市泰順縣筱村鎮徐岙村
溫州市瑞安市湖嶺鎮均路村
湖州市南潯區舊館鎮港胡-新興港村
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上泗安村
紹興市柯橋區蘭亭鎮紫洪山村
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董家山村
紹興市新昌縣回山鎮回山村
紹興市諸暨市次塢鎮次塢村
紹興市諸暨市五泄鎮十四都村
紹興市諸暨市璜山鎮溪北村
紹興市嵊州市崇仁鎮崇仁六村
紹興市嵊州市石璜鎮樓家村
紹興市嵊州市下王鎮泉崗村
金華市金東區江東鎮雅湖村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畲族鎮橄欖源村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畲族鎮梁家山村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畲族鎮東西村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畲族鎮上黃村
金華市武義縣履坦鎮范村
金華市武義縣新宅鎮上少妃村
金華市武義縣桃溪鎮陶村
金華市浦江縣仙華街道登高村
金華市浦江縣黃宅鎮古塘村
金華市浦江縣岩頭鎮禮張村
金華市浦江縣檀溪鎮潘周家村
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杭坪村
金華市浦江縣杭坪鎮石宅村
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裡岙村
金華市磐安縣冷水鎮朱山村
金華市蘭谿市永昌街道永昌村
金華市蘭谿市水亭畲族鄉西姜村
金華市義烏市赤岸鎮尚陽村
金華市義烏市赤岸鎮朱店村
金華市義烏市義亭鎮缸窯村
金華市東陽市城東街道李宅村
金華市東陽市巍山鎮白坦村
金華市東陽市虎鹿鎮廈程里村
金華市東陽市虎鹿鎮西塢村
金華市東陽市馬宅鎮雅坑村
金華市東陽市畫水鎮天鵝村
金華市永康市石柱鎮塘里村
金華市武義縣柳城畲族鎮金川村
衢州市柯城區航埠鎮北二村
衢州市衢江區湖南鎮破石村
衢州市衢江區黃壇口鄉茶坪村
衢州市衢江區舉村鄉翁源村
衢州市衢江區舉村鄉洋坑村
衢州市江山市峽口鎮三卿口村
衢州市江山市峽口鎮柴村村
衢州市江山市峽口鎮廣渡村
衢州市江山市峽口鎮楓石村
衢州市江山市廿八都鎮潯里村
衢州市江山市張村鄉秀峰村
衢州市江山市張村鄉先峰村
衢州市江山市塘源口鄉洪福村
衢州市龍游縣湖鎮鎮星火村
衢州市龍游縣沐塵畲族鄉雙戴村
衢州市開化縣齊溪鎮龍門村
衢州市開化縣長虹鄉高田坑村
衢州市開化縣林山鄉姜塢村
舟山市定海區金塘鎮大鵬島村
台州市天台縣石樑鎮跡溪村
台州市天台縣街頭鎮後岸村
台州市天台縣街頭鎮九遮村
台州市天台縣南屏鄉山頭鄭村
台州市天台縣南屏鄉上楊村
台州市天台縣泳溪鄉靈坑古村
台州市仙居縣南峰街道管山村
台州市仙居縣橫溪鎮蒼嶺坑村
台州市仙居縣橫溪鎮溪頭村
台州市仙居縣橫溪鎮上江垟村
台州市仙居縣埠頭鎮埠頭村
台州市仙居縣埠頭鎮十都英二村
台州市仙居縣埠頭鎮西亞村
台州市仙居縣田市鎮垟墺村
台州市仙居縣田市鎮九思村
台州市仙居縣田市鎮公盂村
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羊棚頭村
台州市仙居縣朱溪鎮朱家岸村
台州市仙居縣朱溪鎮上岙村
台州市仙居縣朱溪鎮興隆村
台州市仙居縣朱溪鎮朱溪村
台州市仙居縣溪港鄉仁莊村
台州市仙居縣湫山鄉方宅村
台州市仙居縣湫山鄉四都村
台州市仙居縣廣度鄉祖廟村
台州市仙居縣廣度鄉三井村
台州市仙居縣淡竹鄉尚仁村
台州市仙居縣淡竹鄉油溪村
台州市仙居縣皤灘鄉楓樹橋村
台州市仙居縣皤灘鄉山下村
台州市仙居縣步路鄉西爐村
台州市仙居縣大戰鄉大戰索村
台州市仙居縣大戰鄉白岩下村
台州市仙居縣雙廟鄉上王村
台州市溫嶺市石塘鎮東海村
台州市臨海市江南街道岙底羅村
台州市臨海市東塍鎮坦頭村
台州市臨海市東塍鎮呈歧村
台州市臨海市匯溪鎮善家洋村
台州市臨海市小芝鎮勝坑村
台州市臨海市小芝鎮橋頭村石牛坑自然村
台州市臨海市沿江鎮南蔣村
台州市臨海市白水洋鎮大泛村
台州市臨海市白水洋鎮西洋莊村
台州市臨海市白水洋鎮前塘村
台州市臨海市河頭鎮殿前村
台州市臨海市河頭鎮下灣村
台州市臨海市括蒼鎮黃石坦村
台州市臨海市桃渚鎮城裡村
麗水市蓮都區聯城街道官橋村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堰頭村
麗水市蓮都區大港頭鎮官嶺村
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庫川村
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龔山村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庫坑垟村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賽源村
麗水市蓮都區峰源鄉夏莊村
麗水市龍泉市塔石街道爐地垟村
麗水市龍泉市塔石街道李山頭村
麗水市龍泉市八都鎮雙溪口村
麗水市龍泉市上垟鎮源底村
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黃南村
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孫坑村
麗水市龍泉市安仁鎮李登村
麗水市龍泉市安仁鎮湖尖下村
麗水市龍泉市安仁鎮金蟬湖村
麗水市龍泉市屏南鎮橫坑頭村
麗水市龍泉市屏南鎮垟順村
麗水市龍泉市屏南鎮石玄鋪村
麗水市龍泉市蘭巨鄉梅地村
麗水市龍泉市寶溪鄉車盂村
麗水市龍泉市竹垟鄉安坑村
麗水市龍泉市道太鄉夏安村
麗水市龍泉市岩樟鄉柳山頭村
麗水市龍泉市城北鄉盛山後村
麗水市龍泉市龍南鄉楊山頭村
麗水市龍泉市龍南鄉底村
麗水市龍泉市龍南鄉上南坑村
麗水市龍泉市龍南鄉大莊村
麗水市龍泉市龍南鄉金川村
麗水市遂昌縣雲峰街道長濂村
麗水市遂昌縣北界鎮淤弓村下坪自然村
麗水市遂昌縣應村鄉竹溪村齋堂下自然村
麗水市遂昌縣湖山鄉福羅淤村
麗水市遂昌縣湖山鄉姚嶺村
麗水市遂昌縣蔡源鄉大柯村
麗水市慶元縣松源街道九漈村
麗水市雲和縣石塘鎮竹子坪村
麗水市慶元縣五大堡鄉西川村
麗水市慶元縣張村鄉南陽村
麗水市慶元縣張村鄉後溪村
麗水市慶元縣官塘鄉橫坑村
麗水市慶元縣官塘鄉白柘洋村
麗水市青田縣禎旺鄉牛路坑村
麗水市青田縣阜山鄉陳宅村
麗水市青田縣石溪鄉考坑村
麗水市縉雲縣新碧街道黃碧虞村
麗水市縉雲縣壺鎮鎮宮前村
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筧川村
麗水市縉雲縣東渡鎮桃花嶺村隘頭自然村
麗水市縉雲縣大源鎮寮車頭村
麗水市縉雲縣大源鎮吾豐村
麗水市縉雲縣溶江鄉岩門村上官坑自然村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東弄村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鶴溪街道周湖村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東坑鎮桃源村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英川鎮隆川村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鄭坑鄉吳布村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毛垟鄉庫頭村
麗水市松陽縣玉岩鎮玉岩村
麗水市松陽縣玉岩鎮何山頭村
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蔡宅村
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內大陰百鳥朝凰自然村
麗水市松陽縣大東壩鎮小後畲
麗水市松陽縣新興鎮竹囮崗頭自然村
麗水市松陽縣新興鎮張山頭村
麗水市松陽縣新興鎮東北頭村
麗水市松陽縣葉村鄉膳壟村
麗水市松陽縣葉村鄉斗米岙村
麗水市松陽縣齋壇鄉下坌村
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後灣村
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下田村
麗水市松陽縣三都鄉上田村
麗水市松陽縣竹源鄉呈田村
麗水市松陽縣竹源鄉周嶺根村
麗水市松陽縣四都鄉湯城村
麗水市松陽縣楓坪鄉錢余寶錢源舊處自然村
麗水市松陽縣板橋畲族鄉大毛科麒上自然村
麗水市松陽縣裕溪鄉木岱坑村
麗水市松陽縣安民鄉大泮坑村
十一、安徽省(52個)
馬鞍山市含山縣運漕鎮蓼花洲村
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和悅村
安慶市潛山縣官莊鎮官莊村
安慶市宿松縣趾鳳鄉吳河村
安慶市岳西縣黃尾鎮馬元村
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蜀源村
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竦塘村
黃山市歙縣北岸鎮白楊村
黃山市歙縣杞梓里鎮杞梓里村
黃山市歙縣杞梓里鎮蘇村
黃山市歙縣杞梓里鎮灘培村
黃山市歙縣霞坑鎮萌坑村
黃山市歙縣岔口鎮祝筒坦村
黃山市歙縣岔口鎮廬山村
黃山市歙縣坑口鄉柔川村
黃山市歙縣上豐鄉蕃村
黃山市歙縣昌溪鄉滄山源村
黃山市歙縣森村鄉黃備村
黃山市休寧縣藍田鎮梘潭村
黃山市休寧縣藍田鎮五陵村
黃山市休寧縣鶴城鄉樟源里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柏山立川村
黃山市黟縣碧陽鎮赤嶺村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江村
黃山市黟縣宏村鎮橫斷村
黃山市黟縣漁亭鎮桃源村青嶺山
黃山市黟縣西遞鎮靄峰上村
黃山市祁門縣蘆溪鄉蘆溪村
黃山市祁門縣新安鄉珠林自然村
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蔬菜村
六安市金寨縣湯家匯鎮斗林村李家灣
池州市青陽縣陵陽鎮上章村
池州市青陽縣酉華鎮宋沖村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七嶺村
宣城市宣州區水東鎮東勝村小胡村
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桃花潭村
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厚岸村
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寶峰村
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龍潭村
宣城市涇縣茂林鎮潘村村
宣城市涇縣榔橋鎮溪頭村
宣城市涇縣琴溪鎮馬頭村
宣城市涇縣黃村鎮九峰村
宣城市寧國市港口鎮山門村
宣城市寧國市霞西鎮白茂村
宣城市績溪縣上莊鎮石家村
宣城市績溪縣上莊鎮宅坦村
宣城市績溪縣伏嶺鎮伏嶺村
宣城市績溪縣家朋鄉尚村
宣城市績溪縣家朋鄉霞水村
宣城市旌德縣蔡家橋鎮喬亭村
宣城市旌德縣俞村鎮仕川村

存在問題

當這些村落被列入國家名錄,成為農耕文化耀眼的代表之後,即刻擁有了較高的旅遊價值。很多傳統村落已經把旅遊當做唯一的脫貧與致富之路。於是,快速上馬和粗鄙化的旅遊開發,對傳統村落造成新的破壞性的衝擊。許多傳統村落的遺產尚未得到很好的整理,村民尚未形成比較強的保護意識,保護的方法尚未普及,旅遊項目就搶先上馬。一些村落的管理權已落入投資方手中;國家制定的各項保護措施得不到有力的執行。
在經過模式化的旅遊開發之後,傳統村落正出現雷同化、同質化、商品化。原有的村落文化被肢解、異化和歪曲。新一輪的破壞已經出現,如不加強有力和有效的管理,大批列入國家名錄的傳統村落就會得而復失。

保護措施

馮驥才建議,國家應建立對傳統村落開展旅遊的批准機制。凡列入國家名錄的傳統村落應向國家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未經批准不能開展旅遊。
馮驥才認為,申請開展旅遊的傳統村落,前提是必須按照國家的保護規定與標準制定嚴格的保護規劃和旅遊規劃,報請國家管理部門核准。凡開展旅遊的傳統村落,幹部與管理人員必需經過培訓。學習和掌握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保護規定。
此外,國家相關部門對開展旅遊的傳統村落應制定專門針對旅遊的管理規定與監督制度。日常監管工作要落實到縣一級,村落一級的工作是做好實地保護,尤其要對村民進行傳統村落的重要價值、保護內容與方法的宣傳和教育,啟發村民的文化自覺,不能讓傳統村落的管理權歸屬投資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