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

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

《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是201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
  • 作者:劉潔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6月18日
  • 頁數:293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308099127, 730809912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傳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過程與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繫。史達林模式所蘊涵的弊病最終導致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分崩離析、退出歷史舞台。伴隨著對傳統社會主義實踐的審視與反思,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研究與清理,也日益顯示出其必要性與緊迫性

編輯推薦

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反思,不僅僅是批判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通過對傳統社會主義實踐的反思,解決社會主義實踐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回答什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問題,通過怎樣的途徑才能達到社會主義的目標的問題。在這樣的分析、清理與反思的基礎上,具體而深入地研究中國經濟問題,逐步地形成一系列的理論範疇,才能奠定中國新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體系。
《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分為傳統《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形成、傳統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反思與改革實踐三部分內容。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篇 傳統《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形成
第一章 《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形成的歷史背景
一、半亞細亞的俄國社會
二、1917年十月革命前的俄國社會
三、十月革命後的嚴峻現實
第二章 現實的理論爭論與蘇聯黨內鬥爭
一、軍事共產主義與新經濟政策
(一)國家資本主義與工業管理
(三)新經濟政策
(四)小結
二、不斷革命論與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論的爭論
(一)馬克思的世界性的共產主義
(二)理論適應現實需要——一國建成論
三、超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
(一)超工業化
(二)農業集體化
四、小結
第三章 教科書形成前有關社會主義的理論爭論
一、有關社會主義的爭論
(一)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構想——沒有異化的社會
(二)俄國民粹主義的另一條道路
(三)列寧對社會主義理論的修正
(四)社會民主主義者的和平長入論
二、有關社會主義市場與計畫的初步爭論
(一)認為社會主義計畫不可行的觀點
(二)認為社會主義計畫可行的觀點
(三)小結
三、有關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爭論與《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一)有關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爭論
(二)史達林與《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第二篇 傳統政治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
第四章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規律
一、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規律及生產資料公有制
(一)《教科書》的頭腳顛倒
(二)分裂的理想與現實
(三)快速工業化的手段——國有化與集體化
二、公有制基礎上的生產關係、動力、人性假設
三、社會主義國家的作用與經濟規律
(一)蘇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與經濟作用的融合與加強
(二)社會主義國家與經濟規律的關係
四、國家所有制——官僚階層權力的來源
五、國家所有制的問題
(一)所有者缺位——效率損失
(二)國家所有制——自由喪失
(三)小結
第五章 基本經濟規律
一、基本經濟規律的淵源
二、國家統制經濟理論中基本經濟規律的作用
三、作為價值判斷的基本經濟規律
(一)功利主義而非道義論
(二)國家主義而非人本主義
(三)消費主義而非勞動者主權
四、反思基本經濟規律
第六章 有計畫按比例發展規律
一、有計畫按比例發展規律——主觀需要的客觀規律
(一)理論淵源
(二)主觀需要的“客觀規律”
二、蘇聯國家統制計畫經濟的建立、運行與績效
(一)國家統制經濟的建立
(二)計畫的制訂與目的
(三)有計畫按比例規律的配套制度保障
(四)蘇聯國家統制經濟的績效
三、有計畫按比例規律的反思
(一)目的與手段的關係
(二)建構理性與自由選擇的關係
四、小結
第七章 社會主義經濟中的價值規律
一、“特種”的商品經濟
二、《教科書》中價值規律的定義與作用
三、價值規律、價格與利益關係
四、計畫的價值規律的後果
(一)緊缺與滯銷並存
(二)稀缺與浪費並存
五、小結
第八章 按勞分配規律
一、按勞分配規律的內容
(一)馬克思的按勞分配原則
(二)《教科書》的按勞分配規律的定義
(三)工資等級制
二、按勞分配規律的辯護性
三、按勞分配規律的矛盾
(一)按勞分配規律與《教科書》的理論前提的矛盾
(二)按勞分配規律與勞動力所有權的矛盾
四、小結:以中國改革實踐為例的考察
(一)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中國市場化改革的突破點
(二)對改革的認同——中國漸進式改革深入的關鍵
(三)結論
第九章 社會主義經濟規律體系
一、社會主義經濟規律體系的思路
二、經濟規律體系的穩定性
三、經濟規律體系的辯護性
第三篇 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反思與改革實踐
第十章 蘇聯東歐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反思與改革實踐
一、東歐國家對社會主義及其理論的反思與改革實踐
(一)南斯拉夫的反思與改革實踐
(二)蘭格、布魯斯的市場機制的計畫經濟理論
(三)科爾內的短缺經濟學及其發展
(四)小結
二、西方激進學派對史達林模式及蘇聯政治經濟學的批判
三、可行的社會主義
四、蘇聯經濟體制改革及對《教科書》的反思
五、傳統社會主義國家的轉軌——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
(一)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趨勢
(二)捷克變革的思想基礎——拋棄後極權制度
(三)俄羅斯變革的選擇——市場與民主的道路
第十一章 中國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反思與改革實踐
一、中國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探索與反思
(一)陳獨秀——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毛澤東——理論與實踐的分裂
(三)孫冶方——價值規律的局限
(四)顧準——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
(五)所有權虛置論
二、中國的轉軌與改革實踐
(一)1978—1994年中國的改革實踐
(二)20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的中國的改革實踐
三、中國改革的新發展觀
第十二章 結論: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科學性與價值評價
一、改革實踐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挑戰
二、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科學體系還是價值判斷
(一)馬克思理論的科學與價值
(二)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科學性與價值評價
三、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實用主義的辯護
四、傳統政治經濟學理論——倫理與效率的矛盾
五、結語和展望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