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菇

珍珠菇

珍珠菇(Pholiota namek ),又稱滑子菇、滑菇。

屬於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目、球蓋菇科、環銹傘屬。

原產日本,1976年由日本引進,因它的表面附有一層粘液食用時滑潤可口而得名。自七十年代中葉,始於遼寧省南部地區,現主產區為河北北部、遼寧、黑龍江等地。珍珠菇是世界上五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蓋淡黃色至黃褐色,成熟期金黃色,邊緣略淡,後期出珍珠菇菌現放射狀條紋,菌蓋圓心較小,菌桿柱形,菇體小至中大叢生,有粘液和黃色鱗片,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珍珠菇
  • 別稱:滑子菇
  • :真菌界
  • :擔子菌門
  • :擔子菌綱
  • :傘菌目
  • :球蓋菇科
  • :環銹傘屬
  • :珍珠菇
屬性,營養分析,珍珠菇的食譜,生活條件,栽培技術,

屬性

珍珠菇多叢生,菌蓋半球狀。
珍珠菇屬於低溫出菇型食用菌,並且在出菇階段培養基及菇體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供應,因此,它又屬於水性食用菌。

營養分析

珍珠菇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附著在滑菇菌傘表面的粘性物質是一種核酸,對保持人體的精力和腦力大有益處,並且還有抑制腫瘤的作用。
珍珠菇含有粗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灰分、、鐵、維生素B、維生素C、煙酸和人體所必須的其它各種胺基酸。據有關專家試驗,其提取物對小白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抑制率均為70%。

珍珠菇的食譜

珍珠菇因菌蓋表面有粘液而得名,外觀亮麗、味道鮮美,珍珠菇口感極佳,具有滑、鮮、嫩、脆的特點。
材料:食珍珠菇,瘦肉,青椒,蔥,姜,老抽,雞精,鹽 做法:
珍珠菇
1.先把珍珠菇用水泡發,瘦肉洗淨,切片;
2.然後把青椒洗淨,切好,蔥切段,姜切片;
3.鍋中放油,把蔥段、青椒、薑片放入爆香;4.再加入珍珠菇,煸炒,待珍珠菇炒至八分熟再放肉片,煸炒,放入適量的鹽;
5.待珍珠菇和肉片熟了之後,最後放入老抽上色,雞精調鮮即可。
這道珍珠菇滑肉片不僅味道爽滑鮮美,而且還有調氣平肝,止咳化痰的功效。

生活條件

1.營養
滑菇屬木腐菌,最好用殼斗科或其他硬雜闊葉木屑混合的木屑為好,楊柳和針葉木屑不太適合。氮源和維生素等可由麥麩提供。
珍珠菇
2.溫度
滑菇菌絲在4~32度之間均能生長,最適為22~28度,滑菇菌絲對高溫的抵抗力較弱,但在較低(15)度的溫度下比其他一些食用菌種類。滑菇在6~20度之間菌可出菇,根據出菇溫度的不同,把滑菇分成幾種類型:
極早生種: 7~20度 早生種: 7~18度
中生種: 5~15度 晚生種: 5~12度
溫差有利於出菇,變化幅度以7~12度為好。
3. 水分與濕度
菌絲階段培養基的含水量應為60~65%,自然空氣濕度。自實體階段培養基的含水量應為70~73%,空氣濕度應為85~90%。
4. 空氣
滑菇也屬好氧性真菌,菌種和栽培培養基都需適當通風,出菇階段也需通風換氣。
5. 光線
菌絲階段可無散射光線,但有光更有利於自實體的形成。自實體階段必須有適當的散射光線。
6. 酸鹼度
它和大部分木腐菌一樣,適合在偏酸性基質上生長。但耐酸能力不及香菇,應控制在ph6.0~6.5之間。

栽培技術

1.栽培場地選擇與菇房建造
栽培場地應選擇環境清潔,通風良好,四周開闊,地勢平坦,水質純淨,無污染的地方,菇房的朝向可因地制宜,最好是座北朝南。菇房的結構可用鋼筋,木桿做骨架,四周基房頂用塑膠薄膜及草簾,秸桿等圍成,有條件的可建造鋼筋結構菇房,即可節省大量木材,又可永久性使用。擺放菌盤的培養架長度不限,寬40~45厘米架層間距35~40厘米,設6~8層。作業道寬80~100厘米。
珍珠菇
2.選擇適宜的栽培期
滑菇在我國北方一般採用春種秋收的栽培形式,由於受半熟料栽培的限制,必須在低溫條件下(-4~6度)進行接種和發菌。在丹東地區,栽培時間一般可選擇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這個期限為滑菇半熟料栽培的“保險期”。
3. 採用優質原料
栽培滑菇的主要原料有木屑,麥麩或米糠,木屑應選用以柞木為主的硬雜木屑,使用前,應在露天堆放半年以上並經雨水浸濕,採用這樣的木屑栽培滑菇發菌快,產量高,混有大量松木屑的原料不宜使用。麥麩或米糠必須新鮮,無霉變,不結塊,如果存放過久,聞道異味時則不能使用。
4. 配製培養基
(1)配方
A:木屑85%,麥麩14%,石膏1%。
B:木屑50%,玉米芯粉35%,麥麩14%,石膏1%。
C:木屑54%,豆秸粉30%,麥麩15%,石膏1%。
(2)配料:將配方中各原料充分混勻,用噴壺灑入清水使含水率達58~60%,將加水後的混合物放入蒸鍋內進行蒸料。整個蒸料過程應按“見氣撒料”的要求進行,撒料完畢,封嚴鍋口後待鍋口縫隙冒出大量熱氣時,持續蒸料2小時,整個蒸料過程要做到火旺氣足,經過蒸料過程培養基的含水率會增加到62~63%,這是滑菇栽培的適應含水率,蒸料完畢,悶鍋50~60分鐘後趁熱出鍋並包盤,盤的規格為55~60.35cm,培養基在盤內壓實的厚度為3.5~4.0cm,重量約為4.5~5.0千克。可用6根玉米秸穿成規格為60.35cm的玉米秸簾承菌盤。
5. 接種栽培
待盤內培養基冷卻到20度以下時即可進行接種,接種可以在接種室內進行,也可以在室外乾淨的場地上進行,但無論是在接種室還是在室外接種,都要求環境清潔四周無雜菌污染源,地面不起浮塵,尤其是室外接種,要選擇無風天氣,保證不起灰塵,減少接種時的雜菌污染。接種前,先將菌種掰成0.5~1.0cm的小塊,打開包盤薄膜,迅速將菌種塊均勻撒在培養基表面,再重新將菌盤包好。
6. 發菌管理
(1)發菌前期:從接種到滑菇菌絲長滿菌盤表面,約需15~25天,接種後的菌盤;每6~8盤垛疊成一垛,上面及四周覆蓋草簾,農作物秸桿等,防止菌盤凍結。此期間管理重點是:既要保溫又要通風換氣,保持盤與盤之間溫度在3~7度,最佳溫度為4~6度。一般在法軍前每一周倒垛一次,將位於垛上部的菌盤倒至底部,原來底部的菌盤移到上部,發菌前期應倒垛2~3次。
(2)發菌中期,即菌絲體基本長滿菌盤表面到穿透整個菌盤的時期。此期間溫度緩慢回升,中午最高溫度可達15度,因此進入發菌中期,應將菌盤及時移到培養架上單盤擺放。此期應注意菇房內通風換氣,確保菌盤內菌絲有充足的氧氣供應,此期間需25~30天。
(3)發菌後期:菌絲體穿透整個培養基到菌盤表面形成桔黃色蠟質層的期間,管理的重點要適當增加菇房內散射光線,促進蠟質層的正常形成,還應繼續保持菇房正常通風,過了發菌後期,菌盤進入越夏期,整個越夏期間,應繼續保持菇房內的通風,同時還要給菇棚降溫,可通過加大遮蔭度來解決,也可以向菇棚內外噴灑井水來實現降溫。
7. 適時開盤劃面
開盤劃面的時間應視環境和滑菇品種而定,早生品種可在菇房最高溫度穩定在24度以下時開盤,中晚生品種在22度以下開盤,正常情況下,丹東地區的開盤時間在8月25日至9月5日,個別寒冷的地方可適當早開。 開盤時,打開包盤薄膜,用消毒的水果刀沿菌盤長度方向每隔3cm劃開蠟層,共劃6~7行,根據蠟層的厚度確定劃面深度,一般為0.2~0.5cm。
8. 出菇管理
開盤劃面後的菌盤進入適應期,不要馬上向菇盤表面噴水,而應繼續將包盤薄膜覆蓋在菌盤表面4~5天,待劃口長出新生菌絲體後方可進行噴水管理。配水管理最初的4~5天為輕水階段,通過向盤面噴少量霧狀水,保持盤面濕潤,主要是向空間和地面噴水,將環境濕度增大到85~90%,每日噴水3~4次。從第六天開始進入重水階段,應向盤面噴水,使水分逐漸向盤內滲入,此期間應增加一次夜間噴水,時間可在晚8點~10點,或在後半夜2~3點,使菌盤含水率在15~20天內達到70%。向盤面噴水的多少應根據菌盤的密實程度而定,菌盤密實的,滲水慢,可適當多噴水,菌盤蠟層薄且菌塊鬆軟的,應適當少噴水。當環境溫度和濕度適宜時,盤面開始出現米黃色原基,此階段的水分管理應以保持空間濕度為主,使盤面的菇蕾始終保持濕潤狀態,當菌蓋長到0.3~0.5cm時,應適當增加噴水量,直到菇體達到商品要求。采完一茬菇後,應將盤面殘菇清理乾淨,停止噴水4天,讓菌絲恢復生長,積累營養。出菇期間,菇體和菌絲體需氧量增加,應定期為菇房通風換氣,否則將引起幼菇死亡和菇體畸形。
按照滑菇收購標準的要求應及時採收。在大面積栽培時,當菌蓋直徑達到同品標準的上限與下限之間採收最為適宜,這樣既能避免因菇體過量生長或開傘而降低商品價值,又能減少菌盤內的營養消耗,利於提前轉茬,提高產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