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彝文

傳統彝文,我國彝族的傳統文字。俗稱老彝文,舊稱“羅羅文”,史稱爨文、韙書等。彝文屬於表意文字,從形體上看,與漢字有相近之處,但它不是從漢字演變出來的。彝文起源於何時,眾說紛紜,但學者們一般認為彝文創始非一人一時一地之功,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當於唐,而集大成於明。流傳至今的彝字,各地多少不一,以雲南最多,約有1萬多個。各地書寫格式也不盡相同。彝文造字,類似漢文,有象形、會意、指示、假借等法,以象形字為最多,會意字居次。彝文文獻最早見於明代鐘銘、石刻。貴州大方發現的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銅鐘,鐘面鑄有彝、漢兩種文字。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祿勸縣的《鐫字崖》,明嘉靖十二年(1533)的石刻,刻有彝漢兩種文字。再晚有貴州大方安氏土司彝漢對照的《千歲衢碑記》,鐫於嘉靖丙午(1546)年。現存彝文字數最多的石刻當數貴州省大方縣《水西大渡河建石橋碑記》,刻有彝漢兩種文字,彝文記述水西土司安氏世代歷史,共1922個字,是研究彝族社會歷史、風俗習慣的珍貴資料。彝文文獻主要是經書,大部分為手抄本,刻本較少見。經書內容以宗教為最多,也涉及歷史、哲學、文學、醫學的典籍。大體可分為祭經、占卜、曆法、譜牒、詩文、倫理、歷史、神話、譯著等9類。建國前,彝文除用於宗教祭祀外,民間用傳統彝文寫信、記賬、記錄民間故事、家譜也較普遍。解放戰爭時期,一些彝區用彝文編寫民歌,宣傳黨的政策,用彝文傳遞情報等。建國後,彝族社會使用彝文的情況有所增加,一些地區有用彝文刻寫碑文、路牌、印章等,也有用來寫信、記帳和用於日常生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地學習彝文、整理彝文典籍的積極性十分高漲,一大批彝文古籍文獻經過整理、注釋、研究,重新與讀者見面,北京、四川、雲南、貴州都建立了彝族古籍整理和研究機構,收集整理出版了許多極有價值的彝文典籍,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現存傳統彝文的經書中,大量使用同音假借字。彝語方言分歧很大,代音的文字因地各異,因此,解讀非常困難。為使彝文更好地為彝區服務,1975年四川省率先對傳統彝文進行整理和規範。經國務院批准的四川涼山規範彝文推行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