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教育

傣族教育,傣族人口 1025128 人(1990 年),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新平、元江等自治縣。保山、瀾滄、思茅、楚雄、紅河、文山等地(州)、縣也有分布。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方言。有德宏傣文、西雙版納傣文、傣繃文、金平傣文等 4 種傳統的拼音文字。1954—1956 年,曾對德宏傣文和西雙版納傣文進行改進。德宏地區以使用新傣文為主,西雙版納一帶恢復使用老傣文。歷史上,傣族教育主要通過佛寺進行。

在西雙版納及孟連、耿馬等地,傣族男童普遍入佛寺當一個時期和尚,少則數月,多則數年以至終身。主要學習傣文和佛教經典。年滿 20 歲後,凡對佛教教義和戒律有一定修養,並經寺內主持認可,即可升為“都”(佛爺),過些年可升為“都弄”(大佛爺),年滿 30 歲後就有可能晉升為“祜巴”(導師),這是傣族民間知識分子不同學識等級的稱號。女子無出家習俗,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德宏地區無男童入寺當和尚的習俗。傣文知識的傳授主要在民間自願組合進行,一般聘請村中傣文水平較高者為師,學習數月後能閱讀淺顯詩文,並具備基本書寫能力即止,秋收時每人以若干籮稻穀償付學費。德宏地區清代已出現私塾,各土司署設有教讀,專給土官子弟教授漢文,培養熟悉漢傣兩種語文的知識分子。20 世紀初德宏地區始開辦學校。1905 年,盈江新城開辦了一所軍國民學校。1910 年南甸辦了初等國小。不久,南甸和隴川土司也集資相繼辦了幾所初等國小。民國時期,德宏地區曾設立勸學所,後又在各土司區開辦省立國小。耿馬地區辦過“土民學校”,西雙版納地區辦過 10 多所國小,並在宣慰街開辦十二版納中學,在佛海設立佛海簡易師範學校。學生大都是土司子弟和漢族兒童,一般傣族兒童只能到佛寺學傣文。民國後期,傣族地區教育事業已處於凋敝狀態。1949 年,西雙版納全州範圍內只有國小 6 所,在校學生 240 人。德宏地區有國小 34 所,傣族學生 280 多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 年,西雙版納地區開始恢復和整頓原有的易武、倚邦、宣慰街等國小,新辦嘎灑、佛海、南嶠、勐倉等 4 所省立國小,整頓、充實佛海簡易師範學校。1955 年,西雙版納已有國小 52 所,在校學生 785 人。 1956 年國小增至 111 所,在校學生 10041 人。佛海初級師範遷至州府允景洪,擴建為自治州民族師範。1958 年,景洪、勐海、勐臘三縣都建立了中學。1966年,德宏全州已有國小 1100 多所,在校學生 63000 多人,其中少數民族占50%以上;有中學 5 所,在校學生 1900 多人,少數民族學生占 33%。1978年以後,各自治州、縣根據民族地區的特點,制定教學方針和改進教學方法,在大多數國小中實施雙語教學。為改善民族教育與宗教的關係,傳統的佛寺教育有了變化。西雙版納州適齡兒童到校讀書的占 50%以上。佛寺在進行宗教教育的同時,也對小和尚進行科學文化教育。1987 年德宏州有國小 1446 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 95.8%;中學 72 所,職業中學 12 所,民族師範 1 所,農業技術、財貿、衛生、農機、技工學校各 1 所,自治州中國共產黨黨校、民族幹部學校各 1 所,民族教育學院 1 所。傣族地區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的初、中級教育體系。1988 年,雲南省在校傣族學生有近 15 萬人,其中有研究生、大學生、中專生 2000 餘人,中學生、職業中學生 4000 餘人,小學生 13 萬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