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三弦

傈僳三弦

傈僳三弦,是傈僳族、景頗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族有的地區也泛稱為其伯。景頗族稱玎。流行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保山地區騰衝,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龍陵、盈江,臨滄地區鎮康和思茅地區西盟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傈僳三弦
  • 民族:傈僳族、景頗族
  • 類型:彈撥弦鳴樂器
  • 地區: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
傈僳三弦,形狀,演奏,節日,其它,

傈僳三弦

關於三弦的起源,民間有著這樣的傳說:很早以前,傈僳山寨有個孤苦伶仃的男孩,年幼父母雙亡,生活艱難困苦,為了餬口,他常到山上打獵和採摘野果充飢。有一天,他在樹林中聽到了三種鳥雀悲哀的啼鳴,它們互相呼應,好像在相互傾訴。淒涼的烏鳴使孤兒非常感動,他盼望著也能像鳥兒一樣向親人訴說自己悲慘的身世。於是,他就用山上生長的枯樹幹,分別仿照三種鳥雀的頭、尾、腹做了一支琴,並模仿三種鳥雀不同的叫聲配了三條琴弦,做成了傈僳人的第一支三弦琴。它就是今日的傈僳三弦
勤勞勇敢的傈僳族人民,生活在雲南省西部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流域的廣大山區。長期與白、納西、彝、漢等民族雜居,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民族節日也相同。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凡年節、收穫節、婚嫁、蓋新房和獵獲等場合,都要盡情歌舞,從六、七歲的孩童到七 、八十歲的老人,個個能歌,人人善唱。舞蹈多為集體舞,舞姿矯健有力。

形狀

傈僳三弦,形制和雲南其他民族的三弦相似。琴體多用一整塊梨木、核桃木、茶木、楠木或其它硬雜木製作,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縛弦和琴弦等部分構成,琴箱也可單獨製作,再與琴桿拼裝。琴體大小因地區不同而有異,最小者琴長50厘米,最大者可達95厘米,一般琴長多為75厘米左右。共鳴箱呈扁圓形,也有橢圓形、長圓形或扁葫蘆形等,琴框木製或竹製,正面蒙以松鼠皮、山羊皮、小黃牛皮、蟒皮或乾筍殼、桐木、杉木面板,皮膜或面板均用竹釘固定,用豬膠或魚膠粘牢,在木製面板上開有若干個圓形小音孔,琴箱面寬18厘米~24厘米、厚6厘米~8厘米。琴頭為扁鏟形,上部較寬大,頂部呈弧形後彎,下部中間開有通底弦槽,兩側置有三個硬木製弦軸(左一右二)。琴桿窄而長,呈半圓柱狀體,上端設有木製山口,正面平直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琴箱膜板中央置竹或木製橋形琴馬,下方設有竹、木或金屬制縛弦,張三條尼龍弦、絲弦或鋼絲弦。無縛弦者,琴弦繫於下端尾柱上。在弦槽和琴尾之間,拴系有一條彩色琴繩或琴帶。傈僳三弦造型古樸,線條粗獷,多就地取材製成。臨滄地區鎮康縣的傈僳三弦琴體最大,全長95厘米;德宏州隴川縣的傈僳三弦琴體最小,僅長50厘米;而怒江州瀘水、保山地區騰衝等地的傈僳三弦,琴體則較適中,全長75厘米左右。

演奏

時,將琴繩或琴帶套於頸項,琴體斜掛於胸前,琴箱置於右腹處,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扶持琴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弦取音,右手用拇指、食指彈撥琴弦發音,也有只用食指彈撥的。傈僳三弦常以四度、五度關係定弦,即內、中兩弦為四度關係,中、外兩弦為五度關係,如定成d、g、d1;e、a、e1和g、c1、g1等,臨滄地區鎮康縣將這種定弦法稱為“硬調”。“軟調”則定為同度、五度關係,即內、中兩弦為同度關係,中、外兩弦為五度關係,如定成d、d、a;g、g、d1;a、a、e1和c1、c1、g1等。音色明亮柔和。可用於獨奏、齊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傈僳人常用以彈奏自娛或在《三弦舞》“打歌”中用於邊彈邊舞。

節日

每逢春節、火把節、中秋節和收穫節之際,傈僳族人民就要歡慶歌舞。白天,家家釀酒宰豬、互相贈送;夜晚,便要舉行歡樂的“打歌”,天氣寒冷時,則在院壩上燃起篝火。人們圍著篝火引亢高歌,邊唱邊舞。小伙子們一邊彈著掛在胸前的三弦,一邊用腳踏響地面,姑娘們則穿插其間、繞圈而舞,這就是傈僳族歡快的《三弦舞》。

其它

舞姿剛健灑脫,主要以腰部的擺動配合手足的動作變換,千變萬化,豐富多彩。在德宏州隴川縣傈僳族的傳統歌舞節日,不論男女老少,都身著節日盛裝歡聚在一起,隨著三弦輕鬆、活潑的旋律翩翩起舞。彈奏者興致高昂,舞蹈者不知疲倦,往往通宵達旦,跳到天亮,興盡方散。青年們對三弦有著特殊的感情,它平時是小伙子不離身的夥伴;戀愛時,則能向姑娘們傾訴衷情,許多美滿婚姻就 是在三弦的樂聲中締結的。在傈僳族女性中,既能彈三弦、舞又跳得好的也比比皆是。較著 名的三弦樂曲有:《硬調》、《碗豆尖尖》、《山歌調》和《西盟傈僳調》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