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鐘(國立台灣大學校鐘)

傅鐘(國立台灣大學校鐘)

傅鐘是國立台灣大學的校鐘,也是該校象徵之一,位於行政大樓水池前和椰林大道之間,是為了紀念台大第四任校長傅斯年所建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傅鐘
  • 地理位置:國立台灣大學
  • 開放時間:1951年

台大文學院前的傅鐘
台大文學院前的傅鐘台大文學院前的傅鐘
簡史
1951年1月,植物系柏銓提議鑄造紀念鐘紀念傅斯年校長。4月,校務會議決議鑄造紀念鐘。後由兵工廠所鑄制。兵工廠在鑄制這口鐘時,鑄了兩口,除了傅鐘之外,另一口置放於台南的國立成功大學校園之中。據1951年11月27日傅校長逝世周年紀念籌備會紀錄,籌備會規劃於民國40年12月20日10時安葬時,敲紀念鐘(傅鐘)五十五響,向在55歲時為台大鞠躬盡瘁的傅校長致敬。
一開始執行敲鐘工作的是傅斯年的妹婿俞大維,後由兼任辦行政大樓開水爐房工作的工友以人力敲打,當學校取消行政大樓專職燒茶水的作業後,打鐘人就專心敲鐘。曾經是每節下課敲一次,每次有22響。曾任敲鐘人的林先生曾表示:“鐘敲22下而不是21下,22的台語發音為‘離一離’,意涵著‘結束了,做到最後’之意。”。但工友常會忘記敲了幾下,因此有時候會聽到非22響的鐘聲。
2000年1月前,總務處事務組在順應學校人力精簡的要求下,將堅持多年的人工打鐘傳統,改為電腦控制,同時鐘聲也定為21響,並立碑說明傅斯年校長的名言:“一天只有21小時,其餘3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象徵台大校徽的元素之一為傅鐘,勉勵學梓“作息定時,生活有序,俾聞聲惕厲,精進不已”。
傅斯年校長所代表的學術自由、大學自主性的價值想像,已經成為台大校園的歷史遺產。他連結著台大與北大的想像關係,並承繼近代布爾喬亞的自由主義將大學視為“公共領域中批判性言論的知識來源”。以荷蘭哲學家斯賓諾沙“貢獻這所大學給宇宙”的精神辦學,在反共與威權統治時,成為台灣社會學術獨立,抵抗政治高壓的象徵,也使台大成為學術風氣最自由的高等學府。雖然在校園的真實空間內,傅鐘的存在不巨大也不沉重,但它的空間是一種表征(再現)的空間(spacesofrepresentation),紀念性不在於形體,在於寄託其上的自由學風,建構了台大校園主要的感覺結構(structureoffeeling),鐘聲無形卻清晰在象徵的空間與人們的心中迴響。
相關新聞
因位於行政大樓前方,曾作為學生集會地點。1988年5月11日因為校方中午將審核與普選有關的“學生會會長直接選舉罷免暫行辦法施行細則”,也為了紀念“五一一”普選紀念日,號稱“五一一行動委員會”的學生臨時組織,以汽球、鮮花、鑼鼓、黃布條等“慶典”形式,中午十二時在台大校門口集合,後於“行政中立、學術自由、教授治校、學生自治”等口號聲中,走向台大行政大樓傅鐘前,展開系列紀念活動。當時新興的學生社團如環保社、勞工社等,也分別陳述學生對社會問題的觀察。
1989年5月11日中午同樣為紀念“511”,亦有學生10餘人組成的“反幽靈劇團”,在傅鐘前以肢體語言與鼓聲等行動劇,來傳達學生爭取校園改革的努力,並遊行到校門口,沿途多位義工發放傳單給圍觀的民眾,當時台大校方派人觀察,也有警方維持秩序。
2005年6月,由台灣大學校園導覽解說社等單位舉辦台大校園十二美景票選,傅鐘入選為其一。
2005年9月16日新生始業時,李嗣涔校長曾問:“台大精神象徵─傅鐘為何總是敲21響?”以勉勵新生主動求知找答案,四年後的畢業典禮他還會問一次,希望到時大家都已知道。
“傳”與“傅”兩字在正體中文中字型相近,所以在校內的介紹看板將此鐘寫為“傳鐘”。在2010年校方也發現此事,但卻遲遲沒有更正。
相關軼事
台大學生曾經流傳:只要考前在傅鐘前面讀書或約會等活動,必定會被“二一”當掉。但後來經校方澄清非屬事實,但至今許多台大學生仍都相信這個傳聞是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