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反應

偏執反應

一組對情緒應激的病理性反應狀態。核心是投射的心理防禦機制,即把產生於個體內心但又不為自己接受的欲望、衝動和情感等推到個體外面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執反應
  • 外文名:paranoid reactions
簡單介紹,投射,更年期表現,

簡單介紹

偏執反應是一組對情緒性應激的病理性反應狀態。它們可單獨存在,也可與其他精神病理狀態相混合,甚至可見於日常生活中。
偏執反應的核心是“投射”心理防禦機制。這種防禦機制的實質是把產生於個人內心但又為自己不能接受的某些欲望,衝動,感情和思想推諉到外在世界去。例如_個人在內心對別人產生一種不能接受的敵意仇恨,可將這種感情投射(推諉)到外界,而認為自己成了外界他人對他仇恨或進行迫害的對象。
這些偏執反應與其他的心理現象一樣,具有一種恢復或復原功能,也就是說.在個人心理經濟原則(mental economy)上,為修複目的而提供幫助。例如一個人由於孤獨而感到不能忍受的抑鬱時,可以把他希望有人相伴的欲望,用一種偽裝的方式,變成把自己看作為受他人非常注意的對象(雖然不一定是善意的注意);於是他聲稱:“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各處對我追蹤盯梢、竊聽我的電話、拆閱我的郵件並通過電視台向我傳送信號。”最後這個病例顯示了偏執反應,還可發展到極端,並製造出許多幻覺與妄想,有時是誇大性妄想。
該病例也提示了偏執反應的一種很常見的形式,即患者對於和他完全沒有真實關係的相互作用,也錯誤地認為是針對他而來的。這種把種中性事件牽連到認為與自己有關的妄想,在術語上叫作“關係觀念”。偏執反應的其他臨床特點是:猜疑、不信任與自衛態度,可理解為病人對他自己不信任的感覺投射到其他人。

投射

是一種無意識的機制,藉助於它,意識所排斥的自我的某些方面被歸之於外在世界或他人。
廣義的投射泛指各種內在心理的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而所投射的心理活動並不限於意識所排斥者。例如節日的歡樂心情可投射為悅耳的鳥語和含笑迎人的花枝。“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這裡,孤高的敬亭山乃是詩人李白的人格之投射,同時,人不厭山也被投射為山不厭人。故有“兩不厭”之說。在文藝創作和欣賞中,投射(當然不一定是無意識的)表現為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或其一部分看做是創作或欣賞對象所固有的。這就是黑格爾所謂從客觀世界裡找到自己。偏執反應也許是投射的一種極端形式,此時對現實有嚴重的歪曲。

更年期表現

更年期抑鬱症系統性研究的調查引發了其疾病分類學分類有效性的強烈疑問 普遍持有的更年期抑鬱症可能在症狀上區別於其他類型的精神抑鬱症(如興奮)的觀點尚未得到控制研究的支持?此外,沒有證據表明更年期的激素變化引發了抑鬱症、根據現有的證據,沒有理由為發生在更年期的抑鬱症像發生在其他年齡階段的抑鬱症那樣(青少年抑鬱症或中年期抑鬱症等)安一個特殊的診斷標籤。此外,在更年期反應名義下的後期抑鬱和偏執反應,只是根據患者的年齡而人為地將這兩種臨床上截然不同的障礙聯繫在了一起。
隨後Newman25關於衰老和抑鬱的全面研究符合這一結論,結果不支持兩者之間的關係。有些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與年輕人相比.對抑鬱症相對免疫。在不同情況下.多種測量方式設計‘上的缺陷和錯誤的分析都使得無法得出任何年齡一抑鬱症的確切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