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劇(古希臘面具)

假面劇(古希臘面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假面劇”是一種集歌唱、舞蹈、詩歌以及賽會等為一體的綜藝節目。1600年至1800年間非常流行,專門用來招待貴族王公。它取材於歷史或神話故事,是以音樂為主,朗誦調代替對白的形式,同時伴隨著眾人合跳的假面舞場面,並穿插有啞劇或鬧劇的戲劇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面劇
  • 外文名:masque
  • 性質:綜藝節目
  • 流行時間:1600年至1800年間
  • 拼音:jiǎ miàn jù
主要作用,面具來源,戲劇表現,

主要作用

演員戴面具表演的戲劇。如古希臘悲劇,古羅馬鬧劇,中國的儺戲,義大利的即興喜劇,日本的能樂等。
尼採在《悲劇的誕生》中寫道:“希臘悲劇在其最古老的形態中僅僅以酒神的受苦為題材,而長時期內惟一登場的舞台主角就是酒神……在歐里庇得斯之前,酒神一直是悲劇的主角,相反,希臘舞台上一切著名的角色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等等,都只是這位最初主角酒神的面具。”我們知道,古希臘戲劇最初來源於古希臘人在春秋兩季對酒神的祭祀,酒神也因此被稱為戲劇之神。而面具則被視為酒神的替身存在,或者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酒神的缺席在場。

面具來源

據賀拉斯在《詩藝》中的記載,是“埃斯庫羅斯創始了面具”。面具,其拉丁語源為persona,而非我們所熟識的mask,有學者在研究了15世紀後期到16世紀初葉英國東英吉利亞地區的基督教劇本和對面具及其拉丁文指稱“persona”的語義變遷後認為:英語中從阿拉伯語中引入了mask這樣一個“幾乎空白的、不帶任何沉重的歷史責任的辭彙”來表示作為戲劇術語的面具,是“在人文主義的整體浪潮的推動下,對神意的閹割作為戲劇中上無可變更的既成事實得到默認,戲劇的面具時代就此結束。”①面具與其起源一樣,最初是與神性相連,隨著人類神性意識的日漸淡漠,面具也漸漸褪去了其神聖的面紗,到了文藝復興時代,它作為戲劇儀式之神象徵的時代終於結束。

戲劇表現

面具是一種古老的戲劇表現手法,它最早出現於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悲劇,古希臘劇中的人物通常只有六、七人,這些人物由3個演員輪流扮演,女角色由男演員扮演,戴面具,不使用假嗓。古希臘的戲劇演出始終有歌隊,隊員一般不戴面具。那時,面具僅僅是作為道具來使用的。藉助面具,一個演員可以輪流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這樣可以解決演員人數不夠的困難。其次,面具的運用也是為了克服劇場條件的限制,使觀眾能在容納一萬多人的露天劇場中清楚地辯認出演員的形象,這與我國戲曲中的臉譜有相似之處。在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第15章中這樣寫道:“刻劃性格……第一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性格’必須是善良的……每個階層都有善良的人:事實上,世界上有好女人,或者好奴隸,雖然女人無疑屬於下等階層,奴隸作為一個階層是一錢不值的”這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古希臘人對於女人根深蒂固的成見:“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要想擁有男子漢氣概是不合適的。”因此,在公元前六世紀,當古希臘的慶典成為所謂的戲劇時,女性就從這類活動中消失了。“女人”開始由男性易裝上演,而真正的女性卻禁止上舞台。由於戲劇中常常需要表現性別間的爭鬥,因此,男演員不得不扮演女性角色。面具在這裡成為了男性塑造女性形象的媒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