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玩伴

假想玩伴

又稱假想夥伴,是兒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研究者發現擁有假想夥伴的兒童約占52%至65%左右。所謂假想夥伴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不可見的,無外部食物依託的幻想伴從;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被個體扶餘擬人化特徵的客觀實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想玩伴
  • 意義:兒童生活中普遍現象
  • 範圍:52%-65%兒童擁有假想玩伴
  • 類型:不可見或客觀實物
  • 領域:兒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 研究:始於上世紀90年代
概念,研究,意義,

概念

假想玩伴又稱假想夥伴,是兒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研究者發現擁有假想夥伴的兒童約占52%至65%左右。所謂假想夥伴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不可見的,無外部食物依託的幻想伴從;二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中,被個體扶餘擬人化特徵的客觀實物。

研究

國際上有關假想夥伴的新一輪研究熱潮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研究者在逐步認識到假想夥伴區別於其他形式假裝遊戲的基礎上,開始以假想夥伴作為探究兒童想像性關係功能的"視窗",對假想夥伴的測量方式、有無假想夥伴兒童的發展性差異以及假想夥伴細節性特徵的獨特作用進行了系統探討,並在整體上形成了認知、人格和社會性發展三條主線。
就認知方面而言,有假想夥伴的兒童更富有想像力。在遊戲任務中,他們更善於運用想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並在耐心等待的能力上表現得更為突出。假想夥伴玩耍隨著兒童年齡增長不斷抽象化和概括化,這也促進了兒童語言敘述能力的發展。
就人格方面而言,兒童在與假想夥伴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對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狀態加以區分,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有假想夥伴的兒童在人格特質上的發展差異集中體現在一種社會指向性上,即個體願意儘可能地滿足他人的內在需求和願望。
就社會性方面而言,假想夥伴與兒童心理理論發展之間存在著積極的聯繫。假想夥伴對兒童的同伴關係發展呈現出差異化的影響,與假想夥伴平等互動的兒童在社會技能上發展得更好,而且擁有更高的同伴接納度。有關兒童假想夥伴的研究啟示我們在親職教育方面,父母應當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和對待兒童以假想夥伴為代表的想像性世界,主動構建親子關係與兒童假想夥伴玩耍之間的良性互動,並以假想夥伴為中介深入了解兒童的內在心理需求。

意義

在幼稚園教育方面,教育工作者應當進一步拓展遊戲的內涵,並在重視兒童日常活動性遊戲和教學過程性遊戲的基礎上,對兒童的想像性遊戲給予更多的關注;強調和突出以兒童為主體的遊戲精神和與遊戲相關的活動經驗。此外,教師還應善於藉助假想夥伴探尋兒童基本生活經驗的源點,進行教學材料、指導方式等方面的變革。未來對假想夥伴的研究應當重視深化研究假想夥伴的概念和特點;重視完善和豐富假想夥伴的研究方法;重視開展有關假想夥伴的本土化系列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