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

倫敦市

倫敦市是指英格蘭大倫敦地區內一個地理上較小的城市。它是倫敦歷史上的中心區域,與在它旁邊的西敏市,形成一個現代的英國組合城市。倫敦的邊界自中世紀起就一直沒有改變,及至今日,它成為大倫敦都會區極微小的一部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倫敦市
  • 外文名稱:City of London
  • 別名:倫敦城
  • 行政區類別:特殊級別
  • 所屬地區:大倫敦
  • 政府駐地:市政府
  • 電話區號:020
  • 郵政區碼:EC&WC
  • 地理位置:位於現代倫敦市中心的東北部,西敏市以東,泰晤士河的北岸
  • 面積:1.0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
  • 人口:7,800(2006年)
  • 方言:英語
  • 著名景點:國民威斯敏斯特大廈、倫敦博物館、“小黃瓜”
  • 管理單位:倫敦市法團
  • 市長:Lord Mountevans
  • 海拔:20-59英尺(2.6平方公里)
  • 夏令時:BST(UTC+1)
  • 時區:GMT(UTC0)
基本信息,金融中心,歷史,建立,衰落,重建,中世紀,近代早期,倫敦的擴張,20世紀,政治,坊建制,倫敦城邊界,

基本信息

今日的倫敦市是一個主要的商業與金融中心,它與紐約市在全球金融具有相等的領導地位。一般稱它為“The City”,或是就稱它為“1平方英里”(Square Mile),因為它的面積只有2.6平方公里,這主要是從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常用轉喻而來。在中世紀時期,倫敦市就是倫敦全部的範圍,以區別當時在附近卻分開的西敏村落(即今天的西敏市)。London一詞是指一個大許多且包含這兩個城市的集合城市。倫敦市仍然是倫敦市中心的一部份,但是除了金融服務業之外,大部份的大都會功能都集中在倫敦西區(West End)。倫敦市的居住人口在10000人以下,不過這區的受僱專業人口達到340000人,主要都受僱於金融業,造成運輸系統每日的通勤量在某些特定的尖峰時間極度地繁忙。
倫敦市的座右銘是拉丁文“Domine dirige nos”,意指:“主,引領我們”。
倫敦市

金融中心

今日的倫敦城是整個倫敦的商業與金融中心,與紐約曼哈頓同樣,對於全球金融業具有相當的領導地位。口語上,倫敦當地人習慣以“The City”稱呼倫敦城,或稱它為“平方英里”(Square Mile),之所以如此稱呼除了是因為其面積正好約為1平方英里(2.6平方公里),“The City”這用法同時也成為英國、乃至歐洲金融業的別稱,因為在大英帝國時代,全世界的金融服務業幾乎是由聚集在這狹窄面積內的大小公司行號所控制,因而如此轉喻。

歷史

建立

過去的通用說法是“倫迪尼烏姆”(Londinium)最早是羅馬占領不列顛的早期、公元47年左右,由泰晤士河上的商人在感潮河段建立的商港。但此年份僅是猜想:保存下來的羅馬文獻中沒有記錄在何時、為何在此建立城市。文獻中第一次提到此城市是公元61年的塔西陀《編年史》,其中提到倫迪尼烏姆是被布狄卡領導的愛西尼部落洗劫的重要城鎮之一。
現在有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倫敦最早是公元43年羅馬征服不列顛以前建立的。這一論點的根據是考古證據和威爾斯語傳說文學。考古學家稱已發現的最佳的鐵器時代藝術品和金屬製品中,有近一半是在倫敦地區發現的。其中最出名的例子之一是帶角的“滑鐵盧頭盔”,於1860年代初發現,現藏於大英博物館。而根據古代的威爾斯傳說,有一個名為“赫利之子勒德”的王,擴建了位於倫敦當時已存在的定居點,因此這一地方此後以他的名字命名。同一傳說還說勒德死後葬於後來倫敦城牆的勒德門地方。
勒德(Llydd)是長子。其父王赫利·茂爾(Beli Mawr)駕崩後,勒德執掌全島之政。他擴建了倫戴恩(Llvndain)的城郭,在城外設立田莊,並全年大多住在城裡。他在城內建造了許多華麗的房屋,在各國都未曾見如此的房屋。他把這裡叫作倫戴恩堡(Kaer Lvndain)。在外族侵入後,他們把這裡叫做倫敦堡(Kaer Lwndwn)。
—《威爾斯語不列顛諸王史》(Ystorya Brenhined y Brytanyeit),耶穌學院藏抄本第五十六(Jesus MS. LXI)
可以肯定的是,羅馬人征服捕不列顛之後發展了這裡的定居點和河港,其中心大約在華爾溪(Walbrook,一條淺溪)匯入泰晤士河処。在公元60年城鎮被布狄卡燒毀後,整個城鎮被規劃重建(成為規劃市鎮,或“civitas”)。新建的城鎮有城牆圍繞,經濟繁榮,並在公元一世紀莫成為羅馬不列顛行省的最大居民點。到二世紀,倫迪尼烏姆已替代卡姆羅多努(今科爾切斯特)成為省會。
在其鼎盛時,羅馬時代的倫敦人口達45,000–60,000人。羅馬人在190年到225年之間建造了倫敦城牆。羅馬時的城市範圍與今天的倫敦城範圍近似,較大的區別是倫迪尼烏姆的西界沒有超過勒德門和弗里特河以西,而且當時泰晤士河沒有經過挖掘,比現在寬闊,所以當時城市的河岸比現在要往北。羅馬人最早在公元50年建造了跨河的橋,其位置在現在的倫敦橋附近。
在今天的倫敦城內仍可看見一些羅馬遺址和文物:例如一座密特拉斯神廟,倫敦城牆殘段(位於巴比肯屋村及塔丘附近)、倫敦石以及位於市政廳廣場下的競技場。倫敦博物館藏有許多羅馬時代的考古發現,常設關於羅馬時代的展覽,並有研究用的館藏。

衰落

到倫敦城牆建成時,倫敦城已經開始步入衰弱,並受到瘟疫和火災的困擾。羅馬帝國經歷了漫長的動搖和衰弱,其中在不列顛發生了卡勞西烏斯叛亂。三到四世紀之間,倫敦城受到皮克特人、蘇格蘭人及薩克遜人的掠襲。倫迪尼烏姆和羅馬帝國繼續衰落,公元410年羅馬軍政機關撤離了不列顛。此時,倫迪尼烏姆的許多羅馬公共建築已經廢棄,在羅馬政府正式撤離後,整個城市逐漸被廢棄,在接下來的數世紀中,倫敦城幾乎(有時完全)無人居住。薩克遜人開始遷入這一地區後,他們的貿易和人口中心從倫迪尼烏姆城池內轉移到了城外西郊的倫敦威克(“倫敦集市”),其位置大約在今天的河岸街、奧德維奇、柯芬園地區。

重建

在盎格魯·撒克遜七國時代,倫敦地區先後由埃塞克斯、麥西亞、和威塞克斯王國所控制,但從八世紀中葉起不斷的受到維京人的威脅或者控制。
據貝德記錄,公元604年聖奧斯定祝聖默利圖斯為東撒克遜人及其王英語:賽博特的第一任主教。賽博特的領主和舅父、肯特王國國王埃瑟爾伯特在倫敦建造了一座教堂,主保聖人為聖保羅,作為新主教的座堂。通常認為(但沒有確鑿證據證明)這座教堂的位置就是後來的聖保羅座堂所在地。
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大王可以說是第一個“英格蘭人”的國王,他在886年在反攻維京人統治區域的戰爭中占領了羅馬帝國時代的城池,並開始在此殖民。他把女婿埃塞爾雷德任命為麥西亞(Mercia)郡長(伯爵)、守衛這一地區。重新設防的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城池稱為“倫敦堡”。歷史學家亞瑟(Asser)這樣寫道:“阿爾弗雷德,盎格魯·撒克遜人之王,華麗地修復了倫敦城......並將其恢復至可以住人的情況。”阿爾弗雷德的“修復”工作主要包括重新啟用及修飾幾乎無人居住的羅馬城池、在泰晤士河沿岸修築堤岸,以及重新規劃城內道路格局。
阿爾弗雷德重奪倫敦並重建羅馬城池不僅是倫敦城建城史上的轉折點,也是早期英格蘭統一化的重要時刻,從這一時期起,威塞克斯開始轉化為英格蘭的主要王國,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維京人的占領和掠襲。雖然倫敦和英格蘭的其他部分在此後仍經常遭受維京人和丹麥人的掠襲和占領,最終倫敦城和英格蘭王國成功建立並保持下來。
到10世紀,埃塞爾斯坦準許在倫敦設立八所鑄幣廠,而在當時的首都溫徹斯特只有六所,證明當時倫敦的財富。 羅馬人撤退並放棄倫迪尼烏姆後倫敦橋已被廢棄,經撒克遜人修復,但還是屢次被維京人和風暴摧毀。
隨著貿易和人口中心遷回羅馬時代的城池內,之前的撒克遜人的居民點倫敦威克幾乎完全廢棄,開始稱為“厄得威克”(Ealdwic)(“老鎮”),現在演變成威斯敏斯特接近倫敦城交界處的地名和路名奧德維奇(Aldwych)(“老集市”)。

中世紀

1066年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戰役取勝後,即向倫敦進軍,一直到與倫敦城隔河相望的南華克,但遭到倫敦守軍抵抗無法通過倫敦橋。他轉道上游瓦靈福德過河,並一路掠奪。無意繼續抵抗的顯貴者埃德加、麥西亞伯爵埃德文及諾森布里亞的莫爾卡在伯克翰斯德向威廉投降。威廉在1075年授予倫敦城君主制誥,表明倫敦城是英格蘭當時少數幾個保留一些自治權力的城市之一。威廉治下編纂的《末日審判書》沒有覆蓋倫敦城。
威廉在倫敦建造了三座城堡以控制倫敦城民:
倫敦塔貝納得堡孟菲克塔
1130年前後,亨利一世準許倫敦城民自行推舉兩名郡長,並同時管轄米德塞克斯:這意味著倫敦城和米德塞克斯郡直到《1888年地方政府法令》頒布實際是作為同一行政區管轄的(郡不是市的附庸)。到1141年,整個市民集體被認為是一個社群,這一市民“公社”後來發展成為倫敦城法團,倫敦城民在1189年獲得國王準許推舉市長,並從1215年開始直接選舉市長。新的市長職位代替郡長成為市首長,原先的郡長成為次要官職。
倫敦城自古即分為25個坊(Ward),每一坊推舉一位參議(Alderman),參議負責主持至今都每年舉行的坊民會議(Wardmote)。此外,過去還有在聖保羅座堂外的十字處舉行全體市民會議(Folkmoot)的習慣。中世紀的許多職位和傳統都傳承至今,這也顯示了倫敦城和法團的特殊性質。
1381年的農民起義波及倫敦。叛軍占領了倫敦城和倫敦塔,但叛亂在其領袖瓦特·泰勒在倫敦城市長威廉·沃爾沃斯參與的一次衝突中被殺後結束。
倫敦城屢次受到嚴重火災,其中最大的是1123年和(更出名的)1666年倫敦大火。這兩次火災都曾直接被稱為”大火災“。1666年火災之後,曾有一系列計畫對城區進行重新規劃並將其道路網改造成以規劃街區、廣場和林蔭道構成的文藝復興式城市。但這些計畫幾乎完全沒有得到實行,倫敦城的中世紀道路格局大體保留至今。

近代早期

到16世紀末,倫敦已逐漸成為重要的銀行業、國際貿易和商業中心。1565年,托馬斯·格雷沙姆爵士創立了皇家交易所,成為倫敦商人的重要集中點,並在1571年獲得皇家赦詔。雖然這一建築現在已移作他用,但它位於康希爾街與針線街交匯口的位置(銀行交叉口)現在仍是倫敦城的主要產業銀行業和金融服務業的地理重心點。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在1734年搬到針線街上、皇家交易所對面的現址。而從1691年其坐落於康希爾往南的朗伯德街的勞埃德咖啡館則發展成為了全球領先的保險交易市場勞合社。倫敦保險業的中心仍在此地區,特別是石灰街坊。
1708年,克里斯多佛爾·雷恩的傑作、聖保羅座堂在他生日那天完工,但教堂在十年前的1697年12月2日就已第一次舉行儀式。新的聖保羅座堂建築代替了在1666年大火中焚毀的舊聖保羅教堂。新教堂北認為是英國最精美的教堂之一,是巴洛克建築的極佳代表作。

倫敦的擴張

18世紀是倫敦迅速擴張的時代,反映了同時代全國人口增加、工業革命的萌芽、以及倫敦作為開始發展的大英帝國中心的功能。倫敦的城鎮區域蔓延到了倫敦城外,特別是(在這一階段)往倫敦西區和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方向發展。
19世紀初,倫敦繼續擴張,且擴張速度越來越快,並向四周發展。在倫敦城的東面,倫敦港在19世紀中迅速發展,由於倫敦城內的泰晤士河流域已無法接納貿易的規模,因此建造了許多新的港區。由於鐵路和倫敦捷運的到來,倫敦能夠擴張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到了19世紀中葉,倫敦的人口和面積仍然在迅速增長,而倫敦城已成為大組合城市中的一小部分。

20世紀

1894年,英國政府設立了“倫敦城與郡合併事宜皇家委員會”,研究將倫敦城與四周的倫敦郡(1889年成立)合併,但由於威斯敏斯特中央政府輪替此建議沒有實施。因此,倫敦城雖然地處倫敦都市以內,並且之前之後英國屢次改革地方政府結構,但倫敦城作為政體仍被保留下來。為了反映倫敦城的政治地位,倫敦城自為一個下議院選區,在1832年改革前的英國下議院中選舉四名議員,在《1832年人民代表法令》的改革中仍然保留,但在《1885年議席分配法令》中減少為兩名。倫敦城作為獨立下議院選區的歷史在《1948年人民代表法令》實行後結束,此後倫敦城地界屬倫敦及威斯敏斯特兩市選區,在該選區中人口和面積都屬少數部分。
聖保羅座堂,1896年
19世紀,隨著倫敦城民開始往郊區遷徙,倫敦城的人口開始快速減少,並在20世紀大大多數時期維持此趨勢。許多居住用房屋被拆除,改建辦公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倫敦城和倫敦其他地方以及其他英國城市一樣,受到大規模的、破壞極大的炸彈空襲,特別是倫敦大轟炸。雖然聖保羅座堂幸免於難,但倫敦城的大片區域沒有躲過轟炸,其中1940年12月的一次特別猛烈的空襲導致了烽火爆,被稱為“第二次倫敦大火”。
戰後的數十年間有過一套大型重建計畫,一些部分(例如巴比肯計畫較大的改變了城市環境。歷史環境被摧毀的地方在戰後得以建造現代的大型開發項目,而在在轟炸破壞影響較小的地方倫敦城則保留了較古老的小型建築風格。城裡的道路網大致保留了中世紀的格局,小部受到改變,等近年又有消除戰後現代主義改變、回復過去格局的趨勢,例如在主禱文廣場的改建項目。
20世紀70年代,倫敦城開始建造高層辦公樓,其中包括600英尺(180米)高、47層的國民威斯敏斯特大廈,這是英國的第一座摩天大樓。近年來,辦公空間的建設愈發興旺,特別是在城區的中、北和東部,建成的摩天大樓包括聖瑪莉艾克斯30號大樓(“小黃瓜”)、寬門大廈、利德賀大樓(“起司刨”)、芬喬奇街20號(“對講機”)及倫敦城的最高建築蒼鷺大廈,在建的摩天大樓則包括主教門22號。
城中現在的主要居民區域是巴比肯屋村,建於1965年至1976年之間。倫敦博物館和倫敦城法團提供的一些其他公共服務設施也在屋村內

政治

參見:倫敦城法團
倫敦城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這是由於它自從盎格魯-撒克遜時代一直保留的獨立建制,以及它與君主之間獨一無二的特殊關係所造成的。歷史上,倫敦城的政治制度在英國城市中並不罕見,但(不同於其他城市)它沒有受《1835年市議會組織法令》影響,並在此後的改革中基本沒有改變。
倫敦城由倫敦城法團管理,法團的首長是倫敦城長大人(不同於近年設立的“倫敦城長”職位)。法團負有各種職責,且在倫敦城地界之外擁有土地。和其他英格蘭地方政府不同,倫敦城法團有兩個市議會機構:(現在基本僅具儀式性質的)參事會(Court of Aldermen)和庶民會議(Court of Common Council)。參事會代表各坊(ward),每一坊無論大小選舉一名參事(Alderman)。法團的首席行政官員擔任古老的“倫敦鎮主簿職位。
倫敦城同時是名譽郡,設以市長為首的郡尉代任專員(Commission of Lieutenancy)代替通常郡的郡尉(Lord-Lieutenant),並設兩名郡長(Sheriff)代替通常郡的郡長(High Sheriff)。“郡長”是由各同業公會(Livery Companie)任命的半司法性質的官員,而倫敦的同業公會則是古已有之的政治制度,原宗旨是代表和保護各行業。各同業公會的高級成員稱為“同業公會會員”(Liverymen),由這些會員組成的庶民大堂會議(Common Hall)選舉市長、郡長和某些其它職位。

坊建制

倫敦城由25個坊(Ward)組成。“坊”的建制是中世紀行政制度的遺存,是由城市內很小的地方區域形成的自治單位。[23]“坊”可以說是選區或政治區劃,也可以說是儀式、地理和行政性質單位,或者可以說是市的區劃。每一坊產生一名參事(Alderman)。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參事是終身職位,但現在每六年會舉行參事選舉。每一坊有一名執事(Beadle),這一古老職位現在基本僅具儀式性功能,其主要職責是組織一年一度選舉人、民意代表以及官員參加的坊民會議(Wardmote)。在坊民會議上,參事會任命下一年的一個或多個代理參事。每一坊還有一個坊民會所(Ward Club),其功能類似其他地方的居民協會。
坊是自古就有的,在法律追溯的年代中,坊的數量有過三次增減:
1394年法靈頓分為“內法靈頓”和“外法靈頓”;
1550年,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外橋坊建立,原橋坊改為內橋坊;及
1978年,內外橋坊合併為橋坊。
19世紀末時的各坊分布圖。
2003年以來的各坊分布圖。
1994年倫敦城的轄區界線進行了修改,此後市內的工商選票機制又進行了改革,因此在2003年對各坊的轄區和選舉代表配額都進行了較大的修改。2010年各坊的邊界又經審查並有修改,但幅度沒有2003年的大,新的劃界從2013年開始實施。邊界審查由法團的資深官員和老貝利的資深法官主持。對坊區的修改旨在避免選舉比例失衡。倫敦城的坊區審查機制也是在英國獨一無二的:其他地方的所有選區或坊區都是每8至12年由英國選舉委員會或地方政府劃界委員會定期審查的。歷史上,各坊與特定的教堂、同業公會會所和其他歷史建築有關聯:例如貝納得堡和聖保羅座堂、橋坊和倫敦橋等,但2003年的劃界修改後失去了一部分這些歷史性關係。
每一坊選舉一名參事參加倫敦城法團的參事會、數名庶民代表(Commoners)(等於其它地方的市議員)參加法團的庶民會議(Court of Common Council)。選民須具有利伯維爾民身份方可有被選舉權。每一坊選舉的庶民代表人數由兩名到十名不等,取決於該坊的選民人數。2003年的邊界審查後,決定四個居民較多的坊(波特索肯、魁陰海澤、奧德斯門及克理波門)應選舉產生100名庶民代表中的20名,而其他的主要為工商業的坊則選舉產生80名。2003年和2013年的劃界修改增強了這四個坊的居民區性質。
人口普查數據中,在倫敦城轄境定義了八個坊區,其面積和人口不等。這些人口普查使用的坊區不時修改,其中的四個囊括了“平方英里”的67%面積和86%的人口。

倫敦城邊界

歷史上,倫敦城的規模被周邊的防衛城池--倫敦城牆限制。倫敦城牆由羅馬人在公元二世紀修建,用來保衛他們的戰略港口城市。但隨著市轄境的稍許擴張,現在的倫敦城邊界並不和舊城牆吻合。中世紀時代中,倫敦城的邊界曾向西擴張,越過早期居民點的西界弗利特河、沿著弗利特街到聖殿關。倫敦城也在其他方向擴展至原城牆外位於霍本、奧德斯門、主教門和阿爾德門等処的稱為“城關”的關卡。這些都是入城的重要通道,因此控制這些入口對倫敦城維持對特定行業的特權起到重要作用。
聖殿關的聖殿閂碑是倫敦城與威斯敏斯特之間的界碑。
城牆大部已消失,但小部分仍可見。在倫敦博物館附近的一段城牆在1940年12月29日的倫敦大轟炸高潮中的一次轟炸中,由於炸彈摧毀附近的房屋而重見天日。此外,在倫敦牆聖艾菲吉教堂附近有一段城牆,在倫敦塔附近也有兩段。而歷史上的界河弗利特河在1666年的大火後改建為運河,此後逐段被掩蓋,自18世紀起成為倫敦的“失蹤的河川”之一,現在是地下的泄洪渠。
倫敦城的傳統邊界線直到1994年4月1日才受到少許改變,城界往西、北、東稍許拓展,從毗鄰的威斯敏斯特、卡姆登、伊斯靈頓、哈克尼及塔村各區劃入稍許地界。這些更改的主要目的是釐清由於城市地理的改名而已過時的邊界界線。在此過程中也有少許倫敦城的轄境劃入其他區,但總體來說城界有所增加(城界面積從1.05平方英里增加到1.12平方英里)。其中最重要的是此次劃境將當時新開發的寬門區域全部劃入城界。
城區以南、隔泰晤士河相望的南華克在1550年至1899年之間曾屬城界,劃為“外橋坊”(Ward of Bridge Without)。這一歸屬與皇家將此處的“賦稅莊園”授予倫敦城有關。隨著倫敦跨都市的政府職能伸入附近地區,倫敦城在此區域的行政職責實際上在維多利亞時代中葉就已消失。現在南華克是大倫敦南華克區的一部分。此外,城東的倫敦塔一直在倫敦城的轄境之外,而屬於塔村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