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貼皮

倒貼皮

環剝時,將取下的原皮層再倒置於剝口,並包紮綁縛,使之癒合的一項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倒貼皮
  • 外文名:back inversion
倒貼皮(back inversion)
環剝時,將取下的原皮層再倒置於剝口,並包紮綁縛,使之癒合的一項技術。具有環剝和嫁接的雙重作用,對抑制果樹生長,促進成花結實的作用強而持久,但對樹體的消弱也較重。常用於蘋果、梨等樹種。
倒貼皮技術20世紀中葉在前蘇聯套用,主要是作為一種矮化措施。在中國20世紀70年代曾廣泛試用,但未成為果園常規措施。倒貼皮以後,中斷和改變了營養物質輸導機制,使光合產物在倒貼皮以上有較多的積累,乙烯、脫落酸含量增加,因而能促進花芽形成,促進果實膨大和品質的改進。癒合以後,由於倒貼皮部位篩管方向改變,癒合部位的細胞異常分化,輸導功能降低,使根系獲得正常營養受阻,從而使地上部生長受抑制而達到一定的致矮使用。
倒貼皮在中國主要用於蘋果,時間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下旬於主幹上進行。貼皮寬度因樹勢、品種以及矮化的程度而異,一般為乾徑的1/3左右,最寬不超過6-8cm,樹幹皮層厚、再生快的品種如蘋果中的國光、青香蕉、倭錦等可稍寬,紅星宜窄,印度則不宜進行。倒貼皮也可用不同品種互換,也可用半矮化砧如M7、M9等皮層,相當於中間砧,以加強矮化和成花的效應,倒貼皮只限於5-10年生的喬砧幼旺樹。換皮倒貼,應先環割被置換的品種,環皮不立即剝離,然後環剝植皮的樹枝,剝皮後,立即至被置換樹處,將環皮剝下,隨即換上新皮。置換環剝兩樹幹的乾徑宜儘可能一致,使不留缺口,如置換的乾徑小於被置換者,被置換樹可保留部分原皮。在操作過程中,如取環皮、回貼、綁縛等,均應仔細保護剝口形成層及傷口,並注意剝口光滑對劑,貼後加強包紮保護,以防雨水浸入。同時,應加強水肥管理,避免結果過多,以免樹勢衰老,影響長期豐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