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伐

倍伐

蜀國開國君主,號望帝,傳說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相關典故為子規啼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倍伐
  • 國籍蜀國
  • 職業:開國君主
  • 望帝
簡介,典故,軼事,

簡介

倍伐蜀國開國君主,號望帝,傳說歸隱西山化為杜鵑
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是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的世孫,史書又稱其名為張陵

典故

據《史書·蜀王本紀記載望帝約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時代稱王於蜀,因鱉靈功高,故禪位於鱉靈。在這之後,望帝修道,處西山而隱。他想,國家交給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將是萬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後,竟然慢慢變了樣,不僅把國家治得亂七八糟,還占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兒。一個個傳言飄到望帝的耳邊,望帝變得心急如焚,於是想趕回都城勸那宰相回心轉意。可是,人家城門緊鎖,根本連都城都不給他進。望帝求也沒用,喊也沒用,只好鬱鬱寡歡地回到西山,並日夜掩淚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傷過度吧,他黯黯然斷了氣。不久,他化作了一隻鳥,目光呆滯地站在屋頂上,望著遠處曾經熟悉的都城哀聲啼鳴,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紅紅的鮮血……望帝死後,他的靈魂變為一隻杜鵑鳥
倍伐倍伐
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軼事

在遂明國,有一棵大樹,名叫“遂木”。這棵樹真是異常之大,它的樹枝很高很長,僅僅光樹冠的面積竟達一萬頃,伸展到了幾十里以外的地方,而且整個大樹看起來,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按理說遂明國本來就是見不到日月之光,暗無天日的,再加上有這么大的樹木遮蔽,必然是黝黑一團、漆黑一片的。其實並非如此,大樹下到處閃耀著美麗的火光,猶如珍珠生輝、寶石發亮,把四下里照耀得明明亮亮的,如同白晝。不見天日的遂明國百姓,就在這種燦爛的美麗的火光中,躬耕勞作,怡然自得,悠哉悠哉的靠這種火光生活。儘管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裡也會起火。人們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過去,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多半是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一塊兒吃了,因為找不到火來進行烹飪熟。因此在遂明國里,人們還不知道如何生火。人們發現火能幫助人們禦寒,抵禦野獸的傷害和燒熟食物,讓人們可免於挨餓及受凍,所以火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為了火種不能久存而困苦,因此保護火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萬一沒有了火種,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因為,沒有了火,就等於沒有了光明,人們就不能夠正常的生活,不但要生吃很多味道很不好的食物,到了晚上,也只能靠月光來照明,而且還會經常受到野獸猛禽的襲擊。為了保存火種,大家就輪流值日看守火種,長年累月,沒有盡頭。可是保存火種非常之難,有許許多多的不利因素,常常使得他們的生活處於沒有火的狀態。有個聰明智慧的人一想到自己國家的人民的痛苦狀態,就發誓要把這個謎團解開。
有一日,這個聰明智慧的人週遊天下,走得很遠很遠了,遠到連日月星辰都不見了,終於來到遂明國。他見到此地的奇異景象,感到十分奇怪,決心把火光的來源弄個明白。經過了好多天的仔細觀察,有一天,他終於發現這裡有一種大鳥。桔紅色的嘴巴、漆黑的脊背、雪白的肚皮,長著鶚爪似的堅硬利爪,在大樹上跳來跳去找蟲吃,不時像啄木鳥似的用長長的硬喙啄樹幹,每一啄,就發出璀璨的、奪目的火光。這個聰明人見了這種景象受到啟發,想到了取得火種的力、法。他於是撿了一根硬木枝,在遂木上鑽起來,結果真的也發出火光。可惜的用這種樹木鑽出來的火,只發光,沒有火頭。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後,繼續用別的樹木作試驗,雖然鑽起來很費勁,但終於鑽出火來。他並且無私地把這個鑽木取火的力、法教給人民,從此人類就不再靠天然的雷電來點燃的火種,也不必小心翼翼地天天看守著已點燃的火堆、惟恐熄滅了。有了取火的方法,火的用途也就大為擴大了。而且聰明的人類又改變了取火的方法。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來。如此這般,人們最終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正因為他的功勞,讓人們享受到光明,讓人們無鬚生活在黑暗中,真是太偉大了。他的事跡是對人類最初征服火的一曲頌歌。人征服了火,火磨鍊了人,人成了星際間的萬物之靈。這個聰明人發明了鑽木取火的方法,受到後人敬仰,尊稱為“燧人氏”,就是取火者的意思。由於發明鑽木取火,燧人氏被黃帝封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于衡山,葬於衡山人們為了紀念他的重大貢獻,將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山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