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發展

個性發展是指人類個體出生後直到青少年期個性(即人格)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它是兒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人的個性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兒童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要經過一個漫長的、複雜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個性發展
  • 外文名:Personality development
  • 套用學科:心理學
簡介,嬰兒期,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簡介

它是兒童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人的個性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個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兒童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要經過一個漫長的、複雜的過程。

嬰兒期

個體出生後就有神經類型的差異,有的表現好動,有的則比較文靜。這些差異僅僅為兒童個性的產生提供可能性。在後天的生活和教育影響下,這些神經類型特點不斷發生變化,或者被改變了,或者被加強而逐漸發展起來。有些學者研究了嬰兒氣質類型的個別差異,認為存在著3種明顯的氣質類型,其中40%可稱為“易護理的”孩子,15%可稱為“反應慢的”孩子,10%可以稱為“難以對付的”孩子,其餘35%則表現為各種特點的混合型。有的心理學家通過對父母定期訪問的方式,用一組評級量表來測定氣質,並追蹤141名兒童的發展達10年之久。結論認為,在兒童生命最初幾個星期內就在氣質上表現出明顯的個別特點。這些特點將持續下去。另外有些研究證明:兒童的內向和外向的差異在生命的最初幾年中就能觀察到。
兒童出生後第 1年還沒有自我意識。約1歲半到2歲,才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和掌握人稱代詞“我”,從而認識自己並把自己作為主體從客體中區別出來。這是真正的自我意識的開始,也是人的個性特點開始產生的重要標誌。1歲以前的兒童還不可能有任何道德判斷,也不能有意地作出某種道德行為。1~2歲的兒童開始有了品德的萌芽,主要表現在對待同伴的關係上。2~3歲的兒童,由於言語的發展,出現了通過言語進行的道德判斷,並開始能用言語來控制和調節自己的道德行為。這時的道德判斷水平還很低,而且大多以成人的指示為轉移。但它為個體一生的品德形成和發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幼兒期

人的個性的初步形成是從幼兒期開始的。幼兒出現了最初的興趣、愛好的個別差異,也出現了一定的能力上的差異,初步形成了對人、對事、對自己、對集體的一些比較穩定的態度,也出現了最初的比較明顯的心理傾向,這表明幼兒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在幼兒個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意識,特別是道德意識的發展。其表現是:幼兒開始能以已經掌握的道德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在成人評價幼兒行為的影響下逐步發展了幼兒的義務感;在這種評價的基礎上,幼兒首先學會評價其他兒童的行為,然後逐漸發展了自我評價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是自我意識發展的主要表現,具體為:①從最初的輕信成人的評價發展到開始能獨立作出評價,並開始有了對別人評價的批判態度。②幼兒初期的自我評價一般僅限於掌握一定的行為標準,評價一些外部的行為表現;到晚期則開始能對自己和別人的內心狀態作簡單的評價。③幼兒自我評價的發展還表現在從比較籠統的評價到比較細緻的評價,從局部的評價到比較全面的評價。
自我意識反映了兒童對自己在社會關係系統中的地位的理解,反映了兒童對自己實際行動的可能性的評價和對自己的內部生活的注意。自我意識使兒童個體逐漸形成獨特的個性。
兒童進入幼兒期以後,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以及道德判斷逐漸得到發展。他們的道德認識儘管還帶有具體形象性和局限性,但已具有一定的認識傾向。在道德情感方面,像同情心、互助友愛、義務感等已有明顯的表現,為更深刻的道德情感提供了發展的基礎。而且現實生活中關於人們行為的道德評價,文藝作品中關於人物行為的道德評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幼兒道德體驗上的共鳴,並激勵他們的道德行為的發展。幼兒的道德行為動機往往受當前刺激的制約,基本上仍受具體的道德範例所支配,一般都是照成人所指示的去做,並不理解真正的意義,所以堅持性很差。只是到了幼兒晚期才逐漸形成獨立的、主動的動機,開始能掌握一定的道德行為規則。在幼兒初期,道德判斷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具體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認為是好的,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就認為是好的,否則就是壞的。到幼兒晚期,開始能從社會意義上來判斷道德行為,但仍然是具體的。他們還不能把行為動機和行為效果統一起來看,常常只能看到行為的效果,而看不到行為的動機。

童年期

童年期兒童的個性的發展主要是在學校集體中進行的。在有意識有目的的集體活動中,兒童的自我意識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兒童逐步學會按一定原則獨立地、批判地評價自己的言行。同時,兒童的道德意識開始發展起來,經過一系列發展階段,能初步理解和掌握社會道德原則的實質,並且用來作為評價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的根據。童年期兒童個性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自我意識的發展
童年期兒童是在入學學習的條件下、在理解對別人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中來認識自己的。正確組織起來的學校集體生活對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自我評價的獨立性
國小中年級兒童開始擺脫低年級兒童以成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作為自我評價的標準的水平。他們對處理自己與成人的相互關係、與學校同學之間的交往關係以及對公共場合中應該遵守的各種規則,已有明確的理解。他們學會了把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的行為加以比較,並把對別人的評價作為自己行為的依據。這標誌著兒童的自我意識的獨立性開始發展。
自我評價的原則性
國小低年級的兒童只能從外部行為和動作方面,對自己或對別人的行為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是比較具體的,且原則性差。從中年級開始,兒童逐步學會以道德原則來評價別人的和自己的行為。尤其是高年級兒童開始能對自己個性的內部品質進行評價,能從自己是否遵守紀律、誠實、有禮貌等道德品質上評價自己或別人的行為。
自我評價的深刻性
國小低年級兒童自我評價的能力仍然落後於評價別人的能力。而且在評價自己和別人時,常帶有片面性,容易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到了中年級,兒童的判斷能力逐漸發展,逐步學會較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和別人的行為表現,並能初步地進行道德原則的分析。高年級兒童的自我意識更進一步發展,還表現在能認識自己行為的缺點,並能努力克服這些缺點。
道德意識和道德判斷
兒童道德意識的產生以及運用道德意識自覺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為,是從國小開始的,是在教育影響下和在實踐活動中通過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不斷矛盾統一的過程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國小兒童的道德意識比較膚淺而表面。尤其是低年級兒童由於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對一些抽象道德概念的認識模糊不清,一些類似的道德概念容易混淆。到中高年級,兒童才逐漸能區分是非,逐步過渡到比較正確地掌握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但理解水平還不高。由於兒童對道德概念還不能精確地全面地加以理解,因而在道德評價上常常帶有很大的片面性。低年級兒童最大的特點是容易從行為的結果來評價行為的好壞,而不考慮行為的動機。中高年級兒童則能根據行為的動機去判斷行為的好壞。瑞士心理學家J.皮亞傑認為,9歲左右的兒童,大體處在由效果判斷向動機判斷的過渡階段。日本成田公一的實驗證明:在評價行為好壞時,國小低年級兒童多從效果出發;三年級居中;4年級開始主要從動機出發。中國心理學工作者關於國小兒童道德判斷能力發展的研究表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中國兒童在國小4、5年級期間,對道德準則的理解已經可能達到較好的水平。在道德原則的掌握上,兒童的道德判斷從受外部情境的制約逐步過渡到受內心的道德原則、道德信念的制約。學校教育、教師的影響和親職教育決定著兒童道德信念的產生及其深刻性和堅定性。
道德行為的發展
國小兒童由於對道德原則的理解不深,又存在著強烈的模仿傾向,易受暗示;更由於他們的意志尚不成熟,自制力較差,所以,在將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道德原則與道德行動脫節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言與行、認識與行動的脫節。對此,教育者要分析兒童言行脫節的原因,及時給以幫助。
兒童性格的發展
國小兒童性格特徵主要表現在對集體、他人和自己3個方面。在對集體的態度上,初入學的兒童集體意識比較模糊;到中年級逐漸認識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高年級兒童的集體榮譽感進一步發展,在認識個人與班集體關係的基礎上,擴大到關心學校、關心祖國。在對他人的態度上,國小低年級兒童視教師和班主任為絕對的權威。到了中高年級,兒童對教師的尊敬和熱愛,則以他們心目中區分好與壞的標準來衡量和選擇。在對同學的關係上,低年級兒童常從外部相接近的偶然因素選擇朋友。中高年級兒童開始從掌握的團結友愛的原則交朋友,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對自己的態度上,低年級兒童自我意識正在逐步發展,表現為喜歡得到鼓勵和表揚,不喜歡受批評,而且批評和表揚的作用也不易持久。中年級以後,兒童對自己的優缺點有了初步的認識,能進行初步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但有時產生言行脫節現象。高年級兒童則已能初步分析造成自己優缺點的原因,對自己的態度的自覺性提高了,但有時評價片面、自滿。
兒童興趣的發展
國小兒童學習活動中的興趣愛好是其興趣的主要方面。在共同學習活動中,他們的興趣發展的一般趨勢是:從不分化的興趣逐漸過渡到初步分化的興趣;從對個別事物感興趣逐漸過渡到對有關因果關係和規律性的知識感興趣;從對簡單、具體的作業感興趣過渡到對複雜、抽象的作業感興趣;從對課內讀物感興趣過渡到對課外讀物感興趣。
兒童能力的發展
主要表現為學習活動中認識能力的發展。在兒童能力的發展中,文化背景和教育條件起著決定的作用。能力的發展和興趣的發展是緊密聯繫的。

少年期

進入少年期,在個性結構上的主要變化是產生一種成人感,渴望像成人一樣獨立完成社會義務,要求別人尊重自己,開始對世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產生自己的看法。這是世界觀的萌芽時期,表明少年的個性發展達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這個時期,少年日益能夠自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和內心體驗,從而能獨立地支配和調節自己的活動和行為。這標誌著少年的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這方面的特點是:少年對人的內部世界、內心品質發生了興趣;開始要求了解別人的和自己的個性特點並評價自己;能夠更自覺地評價別人和自己的個性品質。但在評價別人和自己的品質時,還具有片面性和不穩定性。
少年的道德意識發展的主要特點之一是道德信念的形成。從少年期開始,在學校集體、少先隊和共青團的教育影響下,少年逐漸掌握更多的道德知識和概念,並在道德實踐中體驗著一定的道德情感,形成對現實的正確態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了比較自覺的、穩定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的形成使少年的道德行為更有原則性和自覺性。少年道德意識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道德理想的形成。穩定的道德理想是與道德信念的形成密切聯繫的。少年的理想表現為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以某些具體人物的形象作為自己的理想,把理想人物的行為作為自己的榜樣,以此評價自己的行為。這是少年期的主要理想形式。另一種是以代表個性道德品質的總和的概括性形象作為自己的理想。這只是在少年後期才表現得較為明顯。但是少年所形成的道德理想還不穩定,容易變化;往往不善選擇正確的範例作為自己的理想;對自己理想人物的強烈的模仿傾嚮往往帶有片面性;對自己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在認識上還比較籠統、膚淺。
少年期表現在道德意識與道德行為的相互關係上的特點是:富於激情,道德行為的衝動性比較大。有人對此作了具體研究,發現大致有4種情況:①約四分之一的對象表現為言行一致;②約十分之一的對象的表現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發展水平均很低;③約三分之二的對象對道德標準有一定理解,但理解不很透徹,言行尚不完全一致;④有極個別的對象只是掌握一些道德概念,但自己並不準備去執行。

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是個體身心達到成熟的階段。這時,世界觀初步形成,對世界和人生有了較穩定、較系統的看法;關心並能夠認識自己的主觀世界,開始主動地根據社會要求去鍛鍊自己,並能按照一定的目標和準則評價自己的品質和能力;道德意識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日益增強,能從一定的道德觀念和道德原則出發解決各種問題。這一時期的個性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自我意識的發展
青年要求深入了解自己、關心自己成長的興趣日益增長,已能根據自己所確定的生活目的或未來的理想認識自己;能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已具有自我分析的能力,還懂得通過了解別人來認識自己。隨著自我認識需要的增長、知識經驗的積累和世界觀的初步形成,青年的自我評價能力有很大增長,變得比較主動、全面和深刻起來。青年進行自我評價,不再依賴於外力的推動,而是為了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願望,而且學會全面地、辯證地進行自我分析,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不足。評價的深度也有很大的發展,一般都能從個性品質的高度上認識自己,特別是能從政治品質上來分析自己。這表明青年初期學生的自我意識已接近成熟。
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
在青年初期,青年人掌握的道德準則的數量增加、質量提高,道德意識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日益加強。這是青年初期個性發展上的重要特點。在青年初期道德意識的發展中,道德觀點的形成占有顯著地位,道德理想也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理想多數是通過概括的形象體現的,而且與現實生活相聯繫,尤其是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對他們的理想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青年初期道德情感的發展特點表現為:直覺的情緒體驗明顯減少,倫理道德的情緒體驗在一般良好集體環境中基本占優勢,集體成員對自己的激情也明顯表現出有意識的控制。道德感的社會性水平隨年級增高而提高。由於青年初期的道德理想更富有現實性,所以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脫節的情況不很突出了。而出現脫節的原因,主要是道德品質本身的缺點造成的。
世界觀的初步形成
隨著知識經驗的積累、抽象邏輯思維的形成以及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的發展,青年初期開始逐步形成對世界、對人生的比較穩定、比較系統的看法。
世界觀萌芽於少年期,形成於青年初期。世界觀從萌芽到形成,是與學生對世界的全面而深刻的認識相聯繫的。世界觀不單指理論認識,更重要的是指人的思想情感、生活態度。青年初期學生的世界觀處於從萌芽到初步形成階段,它的可塑性很大,還不很成熟,不夠穩定。因此,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培養青年善於辨別是非、敢於向各種不良的思想和行為作鬥爭,在青年初期世界觀的形成上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