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人

俾路支人

俾路支人(Baloch human):現今的俾路支人共約900萬,超過60%居住在巴基斯坦西南部的俾路支省,25%居住在伊朗高原東南部的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斯坦南部也較多,另外的散居於一些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俾路支人
  • 外文名:Baloch human
  • 語言:俾路支語
  • 主要地區: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
  • 人種: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
簡介,基本概況,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族音樂,伊斯蘭風俗,部落集團,暴亂事件,經濟發展,

簡介

俾路支人主要講俾路支語,是伊朗東北部和巴基斯坦西南部方言的一個分支,所以受到了美索不達米亞語言的很大影響,跟當地的庫爾德語以及其他民族的語言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時還保留了很多古波斯語和古阿爾維托語的特點。俾路支人主要居住在山區和沙漠之中,從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風俗。
巴基斯坦民族分布圖(粉色為俾路支人)巴基斯坦民族分布圖(粉色為俾路支人)
伊朗的俾路支斯坦省伊朗的俾路支斯坦省
現今的俾路支人共有大約900萬,超過60%居住在巴基斯坦境內西部的俾路支省,25%居住在伊朗東南部地區,另外在阿富汗斯坦土克曼斯坦阿曼巴林科威特和非洲一些地區也有分布。歐洲居住著少量的俾路支人,主要分布在瑞典。在澳大利亞的帕斯,俾路支人大概19世紀到達了那裡,並一直繁衍至今。

基本概況

民族歷史

13世紀進入巴基斯坦信德省,1783年征服信德人。1838年英國殖民者入侵之後,曾多次起義抗英。土克曼斯坦的俾路支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阿富汗斯坦、伊朗等地遷入。俾路支人,特別是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處於遊牧部落階段。他們除從事畜牧外,還趕駱駝經商。婦女操持家務和編織地毯。
俾路支斯坦——橫跨伊朗和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橫跨伊朗和巴基斯坦
南亞和西亞地區的穆斯林民族之一。自稱“巴魯奇人”(即遊牧民)。人口約432萬(1985)。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和信德省,占總人口的2/3強,其餘約120萬人居住在伊朗、阿富汗斯坦、印度等國境內。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分東北和西南兩大方言。俾路支人文化受波斯阿拉伯文化影響較深,許多部落名稱都來自阿拉伯語。俾路支人一直是一個遊牧民族,主要飼養牛、羊、駱駝。在信德地區,他們多從事灌溉農業,種植小麥、大麥、玉米和豆類。

民族文化

11世紀,伊斯蘭教已傳入俾路支地區,由於當地本土宗教影響,伊斯蘭教的傳播很緩慢。一小部分俾路支人中仍保留神鬼觀念。不過在伊斯蘭暴力主義的屠殺下,95%的俾路支人歸信伊斯蘭教,絕大多數屬遜尼派哈乃斐教法學派,只有托姆布卡部落中的少數穆斯林屬什葉派。在俾路支人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也有當地宗教殘餘的影響。

民族音樂

民間音樂在俾路之人的文化傳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代代相傳的哄嬰兒入睡的催眠曲,以及對踏上征途的士兵的祝福,也都成為了俾路之民族音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意思的是,俾路支民間音樂家有男有女,間接證明了民間音樂的起源遠遠早於伊斯蘭教的傳入。伊斯蘭教的傳播,外族的入侵、戰爭以及宗教價值觀的改變,阻滯了俾路之民族音樂在當今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然而,一支名叫Golbang的瑞典民謠樂隊,在西方世界面前展示了俾路之人的民族音樂。最常見的演奏樂器是一種叫做tanbur的長頸琉特。演奏家們也經常使用一種叫做dohol的雙面圓桶鼓,來給源自古代的波斯木管樂器surna(嗩吶)伴奏。另外俾路支人也有自己獨有的類似小提琴和長笛的各種民族樂器。

伊斯蘭風俗

俾路支人嚴守伊斯蘭教教法規定,婦女出門時必須穿戴有“網眼”面罩及肥大長衫。在農村,清真寺到處可見。巴基斯坦廣播、電視和報刊經常報導俾路支人毛拉從事宗教活動、講解《古蘭經》和穆斯林祈禱的內容。

部落集團

據估計總共有480萬人,分別居住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以及與之毗鄰的伊朗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斯坦、巴林、印度旁遮普邦等地區。在巴基斯坦,俾路支人分為兩個群體,即蘇萊曼人(Sulaimani)與莫克蘭人(Makrani),兩者之間是密集的布拉灰人(Brahui)居住區。
俾路支人的發祥地大概在伊朗高原。10世紀的阿拉伯編年史中曾提到俾路支人。俾路支人最早的部落組織形式,在生活於蘇萊曼山區的群體中仍然保持得最為完善。每一部落由幾個宗族組成,並承認一名酋長,即使有些部落中存在著一貫反對該酋長的若干宗族時,也得承認其酋長職位。
傳統上俾路支人是遊牧民族,但定居務農的生活方式也正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每一個酋長都擁有固定的居所。各個村莊都是一座泥石小屋的集合體;在丘陵地帶,則以粗石疊成圍牆,上覆草荐,作為臨時住處。俾路支人飼養駱駝、牛隻、綿羊、山羊,還從事地毯編織及手工刺繡等行業。他們的農耕方法還都是原始的。信奉伊斯蘭教。
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約占俾路支族全部人口的70%,另有大約20%住在伊朗東南部與巴基斯坦鄰接的地方。這一地理區域是伊朗最不發達地帶,部分原因是自然環境條件十分惡劣,雨量稀少,但又往往暴雨成災,導致洪水氾濫,土壤嚴重流失。與此同時,每年酷熱季節竟達8個月之久。伊朗俾路支斯坦省的各條山脈包括巴加班德山(Baga-e Band)和巴姆普什特山(Bampusht)在內,都呈東西走向,與安曼灣平行,這便造成了進出海上的困難。在這一地區的中部,有著豐富的地下水和河流,其中如馬什基德(Mashkid)河及庫納里(Kunari)河有時便擴展延伸,形成河谷。
古時伊朗俾路支斯坦曾是通往印度河流域巴比倫諸文明的陸上通道。這個地區在希羅多德(Herodotus)的著作里被稱為莫克蘭,或“食魚者之鄉”(Land of the Ichthyophagi)。公元前326年來自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的部隊經過這裡向興都庫什山脈進軍,而在公元前325年回師時又路過此地,在穿過俾路支斯坦荒瘠不毛的整箇中心地帶時,曾經歷極大艱苦。

暴亂事件

11世紀,土庫曼人入侵波斯克爾曼(Kerman)地區,引起俾路支人向東遷徙。當時俾路支部落中的山地居民庫夫基人(Kufichis或Qufs)曾長期在俾路支斯坦南部和東部進行搶掠騷擾,塞爾柱帝國統治者卡烏爾德(Qawurd或Kavurt)曾派遣軍隊,予以清剿。土克曼人在平定俾路支人之後,便沿穿越沙漠的大道設定瞭望樓、蓄水池和商隊停留驛站,以促進與印度各地的貿易活動。薩法維帝國(Safavid)統治期間(1501∼1736),俾路支人一直在進行叛亂。法爾斯(Fars)總督塔吉汗(Mohammad Taqi Khan)曾自莫克蘭率一支遠征軍攻略信德地區;1740年,他的陸軍為俾路支人擊敗。俾路支斯坦的西部於19世紀期間被伊朗征服,1872年該地區的邊界便被畫定。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在該地推行殖民地主義,曾參與唆使當地人民反抗伊朗政府的活動。1910年俾路支人把印歐電報公司設在邊遠地區前哨站的電纜切斷,並把伊朗政府派駐那裡的官員殺死。70年代,伊朗政府建造水壩及熱電廠,開始資助俾路支人實行定居並發展經濟。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以後,隨之而來的後果便是該地區出現多次俾路支人的暴亂事件。

經濟發展

伊朗俾路支斯坦省中央地帶有許多生長棕櫚樹的沙漠綠洲,其中擁有各種果園,如:柑橘、石榴、桑樹、香蕉等等;此外,還種植穀物、菸草、稻子、棉花、甘蔗、藍靛等各類作物。有一條公路自扎黑丹(Zahedan)通往恰赫巴哈爾港(Chah Bahar)。扎黑丹與巴基斯坦、扎博勒(Zabol)及德黑蘭都有鐵路交通;而且它也是東西公路交通的一個交叉點。扎黑丹、伊朗沙赫爾(Iranshahr)及賈斯克(Jask)都設有機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