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宗

俱舍宗

俱舍宗,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屬小乘說一切有部,以俱舍論為主要經典。與成實宗,同屬漢傳佛教中的小乘傳承。成實宗被稱為小乘空宗,俱舍宗則被稱為小乘有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俱舍宗
  • 介紹:漢傳佛教十三宗之一
  • 前身:毗曇宗
  • 類別:小乘傳承
簡介,起源,著作,發展,中心教義,佛教釋義,

簡介

它的前身為毗曇宗。毗曇宗始於南北朝僧伽提婆(Samghadeva)與竺佛念,譯出《阿毗曇八犍度論》〈又稱《發智論》),《阿毗曇心》及《鞞婆沙阿毗曇論》,開始有僧侶學習說一切有部的論典。研習毗曇最著名的則是梁代的慧集,弟子僧旻法雲;與慧集同時,在北方講習毗曇的,以慧嵩志念最著名。後真諦於南方譯出俱舍論,慧愷根據真諦的講學,又編成《阿毗達磨俱舍釋論》。其後,法泰、智愷、智敷、靖嵩、道岳等人開始宏揚俱舍論,成立俱舍宗,毗曇宗也隨之併入。慧愷及道岳為舊譯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玄奘法師也曾跟隨道岳法師學習俱舍論。
至玄奘自印度返國,重譯《俱舍論》,並整理說一切有部各論書,傳於弟子普光、法寶,為新譯派俱舍宗。
此時,日本學僧道昭智通智達、玄昉等先後來華,從玄奘和智周學習《俱舍論》,歸國傳授,建立日本俱舍宗,雖然多依附於法相宗之下,但歷代研習的風氣仍然極盛。

起源

中國佛教學派,亦稱俱舍學派。以研習、弘傳《俱舍論》而得名。其學者稱俱舍師。弘傳分新、舊兩個階段。原來在南朝的宋、齊、梁三代,研究說一切有部的毗曇學相當隆盛,陳真諦譯出《俱舍釋論》,弟子慧愷等加以弘傳,特別是慧愷的私淑弟子道岳,初習《雜阿毗曇心論》,後弘俱舍,遂由毗曇學轉入俱舍學,此為弘傳的第一階段。唐玄奘重譯《俱舍論》,其弟子多半從事研習,於是俱舍學又從舊論轉到新論。這是弘傳的第二階段。

著作

世親造《俱舍論》。弟子中傳他俱舍之學的,首推安慧,著有《俱舍論實義疏》(漢譯殘本5卷)等,這是印土最初的俱舍師。此外注釋此論的,有德慧、世友、稱友、滿增、陳那等。真諦於陳天嘉五年(564)正月,在廣州傳譯此論,同時作詳細講解,弟子記錄成為“義疏”53卷。天嘉七年二月,又應請重譯並再講。光大元年(567)十二月完畢,前後皆慧愷筆受,這就是現行的《阿毗達磨俱舍釋論》22卷,通稱舊論。真諦弟子中弘傳《俱舍》之學的,有慧愷、智敫及法泰等,而以慧愷為最。

發展

玄奘早年也曾在長安從道岳學《俱舍論》,後往印度求法,中途到縛喝國的納縛(意譯新)僧伽藍,遇磔迦國小乘三藏般若羯羅(意譯慧性),其人於《發智論》、《俱舍論》、《六足論》等無不通曉,玄奘就問《俱舍論》、《大毗婆沙論》的疑義,都得到精到的解答。玄奘繼又在迦濕彌羅國,聽大德僧稱(一作僧勝)講《俱舍論》等,後來更就戒賢論師尋讀《俱舍論》決疑。回國後,以真諦所譯《俱舍論》“方言未融,時有舛錯”,故於永徽二年(651)五月在大慈恩寺翻經院重譯此論,沙門無瑜筆受,到永徽五年七月完成,題名《阿毗達磨俱舍論》30卷,世稱新論。玄奘對於俱舍學說牽涉到有部各種毗曇的許多問題,也沿流溯源加以解決。他從永徽二年到顯慶四年(659)間,將與《俱舍論》有關的七論、《大毗婆沙論》先後譯出。他在翻譯《俱舍論》同時,又譯批評俱舍論的《順正理論》與《阿毗達磨顯宗論》,顯示了俱舍學說在這二論的批評下,應該多少有所修正。但當時世親因轉入大乘,無意於此,便把這工作留給講授和研究《俱舍論》的安慧、德慧師弟去做,玄奘受了他們的影響,在翻譯中有好些改動。而玄奘門下的新舊兩系學者神泰、普光和法寶等對於《俱舍論》譯出後,神泰作《俱舍論疏》(簡稱《泰疏》)、普光作《俱舍論記》(簡稱《光記》)、法寶作《俱舍論疏》(簡稱《寶疏》),各30卷,也稱俱舍三大家,替代了真諦、慧愷、道岳的舊系統,舊俱舍疏因而失傳。但後來《泰疏》殘缺,只《光記》、《寶疏》並行,世稱俱舍二大疏。
俱舍宗俱舍宗

中心教義

俱舍師的中心教義,是闡明一切色心諸法都依憑因緣而生起,破遣“外道”凡夫所執的人我見,令斷惑證理,脫離三界的系縛。他們先把一切色、心、非色非心諸法整理組織為五位七十五法,而說這色心諸法的自體都是實有。但不全同有部“三世實有,法體恆有”之說;而採取經部的“現在有體,過未無體”之說。又說諸法雖然實有,然而三世遷流,有生有滅,現在為生,過去為滅,滅是現在必然的推移,不另外等待因緣,而生就必須有令生的原因,於此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諸法都依憑眾多因緣而生起,不能各自單獨起作用,因而沒有常一主宰的我體。而所謂我,只是在五蘊相續法上假立,無有實體。俱舍師在這法有我無論的基礎上,進而建立有漏、無漏的兩重因果論。
新舊《俱舍論》譯出後,只是師資相承作學術上的研究,並未成立一般所謂宗派。早在唐代,《俱舍論》就由日僧智通、智達(一說道昭)來中國求法,隨著法相宗的傳習而帶回日本,從此他們的法相宗學人同時兼習此論,同時其他宗派也有傳習,甚至建立專宗傳承的,為日本古代所謂八宗之一,學者輩出,著作甚多。

佛教釋義

世親初習小乘薩婆多部教義,嗣有所歉,改入經量部,後講薩婆多部《大毗婆沙論》,間以經量部教義糾正之,日造一頌以攝口說,共成六百頌,更作釋文八千頌,遂成風靡全印之《俱舍論》。論意在確定有為無為諸法正義,認為實有,最則申無我之旨,為解脫要道。原始佛教最初為上座、大眾兩部對立,其後漸分多派。佛入滅三百年,由上座部分出之薩婆多(義為一切有)部(略名有部),為小乘中最隆盛者,此部立有為無為兩法皆有實體,五說明其因由。嗣後更出別派,所說因由唯以經藏為根據,而於律論兩藏均無取,是謂經量部。薩婆多部所屬諸論,統名《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
玄奘格林-與大師相遇全集玄奘格林-與大師相遇全集
中國傳譯《俱舍論》,始自陳真諦,且著論疏五十卷以釋之,一進稱盛,惟均散失。唐玄奘重譯此論三十卷,傳於普光,作記疏三十卷,亦傳法寶,唯作疏三十卷,號稱俱舍宗。然法有我空,尚釋迦三輪中第一時教。大乘法相宗已盛行,誰複習此?雖有典籍,不過法相宗之參考品耳。
此宗分諸法為五位,與大乘同。然除色法十一種外,余較大乘均略,心法只一種(大乘八種),心所法四十八種(大乘五十一種),心不相應行法十四種(大乘二十四種),無為法三種(大乘六種),共七十五法(大乘百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