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

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於1937年11月開設,地點位於信陽師範大門東十字街歐陽子真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
  • 開設時間:1937年11月
  • 開設地點:信陽師範大門東十字街歐陽子真家
  • 宗旨:激發民眾抗日熱情
歷史簡介
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 抗戰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激起了信陽人民的無比憤怒,尤其是青年學生,棄學救亡,投筆從戎,紛紛走上了抗日救亡的征途。信陽師範學生湯瑞卜、呂鳳詔和社會青年陳建新、歐陽子真等,也在急於尋求打破沉悶的政治局面、激發民眾抗日熱情的途徑。當時,正在信陽指導工作的中共信陽縣尖山區委書記黃雲樵指示他們:現在信陽迫切需要一個推銷抗日宣傳品和理論書刊的雜誌社,你們可以籌辦這項工作。為發動民眾,喚起民眾的抗日熱情,湯瑞卜接受了這一任務,立即投入了緊張的籌備工作,他們各人捐了一部分款作為基金,於1937年11月在信陽師範大門東十字街歐陽子真家開設了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的宗旨是銷售進步書刊,傳播抗日救亡知識,以激發民眾抗日熱情,組織救亡活動為目的,不經營其他一切舊書報和教科書,主要銷售《新華日報》、《大眾哲學》、《青年自學叢書》等進步書籍,繼而經銷的《毛澤東傳》、《朱德傳》、蘇聯文學作品等也在城內進步青年和師生中爭相傳閱,轟動整個城鄉。還創辦了“每日簡報”和“牆報三日刊”,把抗日的戰況、救亡訊息等及時刊出,很受民眾歡迎。雜誌社辦了3個多月,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同時也引起了國民黨縣黨部的注意。他們懷疑雜誌社與共產黨有聯繫,提出合併組織一個信陽文化站。湯瑞卜等識破了縣黨部的陰謀,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並宣布雜誌社暫時歇業。鑒於信陽戰時書報雜誌社在抗日救亡的宣傳所起的重大作用,1938年3月,黃雲樵又找到湯瑞卜等,鼓勵他們繼續開業。於是,4月份湯瑞卜等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成立了“漢口書報供應所信陽分所”,信陽分所經常向中共信陽黨的組織寄送書報,向戰教團、抗敵青年軍團寄送報刊,成為信陽城內散發馬列著作和救亡書刊的宣傳站。在黃雲樵同志的親切關懷指導下,湯瑞卜、陳建新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書報供應所的工作範圍也逐步擴大。此間,中共黨組織負責人和知名人士章漢夫、文敏生、范文瀾、劉白羽、李相等先後到書報供應所指導工作,黨派往陝北去的青年也中途到書報供應所住宿。在一定程度上,書報供應所也起到了黨的聯絡站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