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部、桐柏山麓,其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國有天目山林場,2001年改建為河南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總面積6750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部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 級    別:省級自然保護區
  • 區域面積:6750公頃
  • 類    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 批准時間:2001年12月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勢地貌,氣候,植被,區域範圍,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管理狀況,旅遊信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58年,國有天目山林場建立。
2001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為河南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部,西與南陽市桐柏縣接壤,北與駐馬店市確山縣相毗鄰,地理坐標為北緯32°31′—32°38′,東經113°45′—113°55′。

地勢地貌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淮河北岸,屬桐柏山脈,區內山巒起伏,海拔高度在150~812米之間,最高峰祖師頂812.5米。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相對高差不大。主要山峰有豹子龍、老寨山雙龍山、大石嶺、小山頂、戴白嶺等。該區大部分地區溝壑縱橫,山勢較陡,坡面長,坡度多在30°~40°之間,岩石裸露多。

氣候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屬北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區域,光熱資源豐富,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多變;夏季降水多,日照強,蒸發快,秋季氣溫下降明顯,降水量顯著減少;冬季溫度低,濕度小,降水少。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降水量為939~1181毫米。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風光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風光

植被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植被類型為典型的北亞熱帶常綠針葉闊葉與落葉闊葉林向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過渡類型,它保留了大別山和桐柏山結合處完整的天然次生林。植物區系以溫帶成份為主,華中成份、華東成份、華北成份各占三分之一,還兼有一定的西南成份。

區域範圍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750公頃,其中核心區1200公頃,緩衝區540公頃,實驗區5010公頃。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及野生動植物等。

植物資源

據1981年河南省自然保護區專家組織的綜合考察,該區有植物1800餘種,其中有很多珍稀植物,如香果樹青檀山白樹紅豆樹櫸樹天目木姜子野大豆八角蓮等,其中香果樹野大豆等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植物。

動物資源

據1981年的綜合考察數據,保護區內有野生動物有2300餘種,其中鳥類有金雕蒼鷹白鸛黑鸛白冠長尾雉環頸雉百靈大山雀等約200種,獸類有獵豹野豬花面狸穿山甲、小麋等約30種,兩棲爬行類有斷板龜大鯢、蟾樹蛙、蟾蜍等40種,昆蟲約2000餘種。
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大鯢金雕白冠長尾雉水獺等15種,河南省重點保護動物有蒼鷺畫眉姬啄木鳥豹貓等27種。

管理狀況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由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管理處有幹部職工114人,其中技術人員10人,管理處下設三個保護站,內設公安派出所、辦公室、保護科研股、生產股等職能股室。保護區管理處堅持保護為主,科研、教育、生產相結合的方針,狠抓資源保護,嚴防火災事故的發生。在科研上和河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武漢大學合作對本區動植物資源進行本底清查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同時,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近百萬元改善了管理處的用水、用電、辦公、住宿等工作生活條件,保護區的面貌有了明顯改觀。

旅遊信息

自然景觀

天目山
主峰小石頂海拔813.5米,雙龍山猶如兩條長龍飛舞,出沒於林海之間。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白練溝瀑布
由大瓶寨飛流直下,落差數百米,注入山下人工湖;大瓶寨腳下的黑龍潭白龍潭中。
奇石
山上的大石,曲臥蹲距,如臥佛、如虎豹、如鳳凰,如石床、石桌、石櫃,堪稱鬼斧神工。其中最奇異的是名為“寫字石”者。
其他景觀還有“神仙腦”、“仙人洞”、“千佛岩”、“五金洞”、“玉石洞”、“老寨溝”、“天目溝”、“上馬石”等。

人文景觀

殷商時期,這裡曾經是南伯侯姜文煥的封地,小山頂道觀即為其祭祀廟。此廟始建於北魏,廟內有天王殿,娘娘殿。原廟現雖已毀壞,僅存一些殘碑和廢墟。
春秋時期,楚昭王被吳國打敗,曾逃到此地避難,隨後到長台關建了城陽城。
信陽天目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秦末,楚霸王項羽為了尋找楚王后裔,也曾到過此山。山上“霸王台”,據說就是為紀念霸王所建。
東晉抗擊外敵的名將祖逖,也曾在此屯兵,當時他與同為司州主簿的劉琨常互相勉勵,苦練殺敵本領,“聞雞起舞”的典故便產生於此。
唐初,大將尉遲恭也曾在此屯兵,相傳,山麓的高大寺(原名慧照寺)即為他所監修。
大水瓶寨也叫水平寨,俗稱大寨,為晚清寨牆遺址。
其他古蹟還有“祖師頂”、“情人谷”、“還魂坡”、“殉情崖”、“鴛鴦池”、“陳平寨”、“斬將台”等。

生態價值

該區動物區劃是中國古北界與東洋界的分界線,動物物種具有南北過渡帶特徵,區內南北動物相互滲透,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