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南灣大壩

信陽南灣大壩

風景優美的信陽南灣水庫位於淮河支流溮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於信陽市西南8.5km溮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後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幹工程。水庫工程開工於1952年,建成於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並投入使用。其功能當初第一考慮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後是發電和水產養殖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水庫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成為集城市工業與生活供水、水利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陽南灣水庫
  • 地理位置河南省信陽市
  • 氣候類型: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區
  • 開工時間:1952年
  • 竣工時間:1955年
  • 功能:防洪(主要功能)、灌溉、發電、水產養殖
  • 總庫容:16.3億立方米
概況,防洪功效,旅遊,

概況

南灣水庫:
主壩816米、壩頂高程114.1米、最大壩高38.3米、壩頂路面8米
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
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
總庫容:16.3億立方米
興建於:1955年
主要建築物:大壩、溢洪道、土門堵壩、輸水洞、泄洪洞、電站
溮河全長141.5公里,流域面積2070平方公里,南灣水庫控制了76.5公里,占54%,控制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占53%。水庫工程開工於1952年,建成於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並投入使用。水庫原設計百年一遇水位106.9米高,9.8億立方。萬年一遇校核水位110.5米,高13.1億立方。後於1979-1982進行第一次除險加固防洪提高到千年一遇108.9米高,11.7億立方,可能最大洪水校核112.8米高16.3億立方。水庫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優良,經53年運用,2007年7月14日達歷史最高水位105.89米,庫容8.8078億立方。經鑑定可按萬年一遇標準運用。

防洪功效

南灣水庫保護[1]著下游信陽市30萬人民生命財產和65萬畝農田以及京廣鐵路、寧西鐵路、107國道、312國道、京珠高速公路、京九光纜、西合光纜等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的防洪安全,是信陽市城市防洪的唯一可靠屏障。同時,水庫是信陽市區唯一的飲用水源,是灌區內農業旱澇保收的可靠保證。水庫運用50年來,攔蓄超信陽市安全泄量的洪水52次,其中洪峰流量超過4000立方米/秒(相當於20年一遇)的洪水4次;抗旱供水56億立方米,共產生防洪興利效益240. 16億元,其中防洪效益139.13億元,興利效益101.03億元,為信陽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旅遊

南灣湖附近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區,具有過渡氣候特點。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低山環抱,皇陵起伏。南灣水庫上承溮河(發源地雞公山、四望山),五道河(發源地:攔箭是垛北側豫鄂兩省交界處),董家河(發源地:天雲寨東麓),小泗河(發源地:天雲寨北部),飛沙河(發源地:湖北省應山境內)。五條河流之水匯聚一湖,水質清澈,碧波萬項。南灣湖上游聳立著李先念戰鬥過的四望山;下游連著歷史文化悠久的賢隱山。賢隱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壘”遺址;有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南陽玄觀廟齊名的賢隱寺;有奇異的仙人床、丈人石、動人神奇的平頂松傳說。登此山,東可眺信陽城貌,西可觀南湖煙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