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縣

信義縣,古縣名,城址建於唐武德四年(621年),位於鎮隆鎮八坊村,面臨東江,西江匯合處之北岸,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為信宜縣。宋、元時代,城牆是土夯牆,周圍185步,明正統五年(1440年),始築磚城,周圍255丈,高1.8丈,後來歷代都增建了一些建築物,至今仍保存文明門、孔廟、明倫堂、考試場等古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義縣
  • 建於:唐武德四年
  • 位於:鎮隆鎮八坊村
  • 築磚城:明正統五年
信義縣
唐朝嶺南道南扶羈糜州轄縣。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四記載:
隋為懷德縣地。唐武德四年,析置信義縣,為南扶州治,貞觀六年為竇州治。宋太平興國初,改縣曰信宜,仍為竇州治。
唐武德四年(621)析懷德縣地置信義、譚峨兩縣。並在信義縣(今鎮隆)設南扶州管轄這三個縣。武德五年又析懷德地置特亮縣,也屬南扶州,唐貞觀八年(634)南扶州改稱竇州,管轄範圍不變,隸屬嶺南道容縣都督府。宋開寶五年(972)廢懷德、潭峨、特亮三縣,其地併入信義縣。仍隸屬竇州。宋太平興國元年(976)避宋太宗趙光義諱,信義縣改信宜縣。始後信宜的地名沿用至今。
梁天臨六年(507年),分婁縣(今江蘇常熟市)。置信義縣,屬信義郡。陳因之。隋開皇九年(589),廢信義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