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利用可能性學說

信用利用可能性學說是從資金需求者即借款人的信用利用可能性分析入手,同時結合分析資金供給者即貸款人的資金供給的可能性,以全面論證利率變動對信用利用可能性影響等金融政策有效性的理論。信用利用可能性學說,是在1898年由魏克賽爾 (1851~1926年) 在其所著 《利息與物價》一書中提出的。

信用利用可能性學說的主要內容有:①關於利率政策效果的三個命題。魏克賽爾在1898年於其所著的《利息與物價》一書中關於利率政策提出了如下的三個基礎命題: 其一,中央銀行變更利率,商業銀行將隨之而作相應的變更; 其二整個長短期利率體系將全面而同時地相聯繫地變動;其三,借款人和儲蓄人對利率變動的反應都具有彈性。這三個命題,一般人都未加深究。直至1927年和1930年,才有柏爾吉斯和里夫勒發表著作,指出這三個命題與現實情況有差距。加之,凱恩斯發表其《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以及30年代末牛津大學等機構對投資的利率彈性進行測驗調查的結果,都表明利率不是影響投資的重要因素。這樣,一般人遂認為投資對利率無彈性,因而對金融政策持否定態度。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金融機構上卻出現了兩種關係重大的變化。一種是政府債券之巨額的積累和大部分政府債券為私營金融機構所持有。另一種顯著的變化是,金融中介機構大大發展,它們在金融市場上的作用大大增加。這些金融中介機構因素為公眾負責保管資金,故對資產安全性的關心最強,對較無風險而利率較低的債券有偏好。又由於這些金融中介機構系以微小的利益幅度管理著資產,故對利率的微小變動亦頗敏感。由於以上因素,使金融市場的利率感應度較前增大,利率的任何變動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於是,魏克賽爾所提出的三個命題又得以成立,金融當局變更利率又可以收到預期的一定效果。但這個效果卻不是從借款人的利率彈性產生的,而主要是從貸款人的利率感應性亦即貸款人的利率彈性產生的。②貸款人的利率變動敏感性。過去的利率理論只注意到借款人對利率變動的彈性,因而在發現了借款人的利率彈性甚小時,就高唱利率政策以至整個金融政策的無效論,是相當錯誤的。羅沙、卡萊肯和林德貝克等人鑒於過去理論只重視借款人的需求彈性而忽視了貸款人的供給彈性,只知對借款人的態度進行分析,而忽視了對貸款人的利率變動感應性及其貸款態度進行分析,他們強調貸款人,特別從貸款人的利率變動敏感性及其貸款態度的分析,以建立這個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新理論。③利率變動對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流動性效果。貸款人對於利率的變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而影響其貸款態度、影響其資金供給,以致影響借款人的信用利用可能性,這主要是因為貸款人必須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因而非常重視流動性狀態的變化; 若感到流動性狀態不佳,變不得不調整其資產結構,藉以補足其不足的流動性,以改善其不足的流動性狀態,因而就勢必減少或停止其信用供給,以致大大影響信用的利用可能性。所謂利率變動對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流動性效果,是指由金融當局變動利率以引起金融機構的感應性,使其為保持一定程度的流動性而調整其資產結構,增減其信用利用可能性,藉以達到當局調整經濟的目的,收到利率政策所預期的效果。金融機構此時之所以要跟隨金融當局的利率政策變動,採取相應的行動,就是由於在此時機,流動性要求壓倒了收益性要求的原故。④利率變動對信用利用可能性的其他效果。前述流動性效果是這個新理論所著重強調的第一個重大效果。除此之外,由金融當局變更利率,還可收到以下四個影響信用利用可能性的效果: 第一是閉鎖效果。利率上升,政府債券價格下跌,此時金融機構通常都不願賣出政府債券,而將其鎖在庫內以待價格回漲。這就使信用利用可能性減少,既不增加對企業的貸款,亦不購買企業的債券而使企業可供利用的資金量減少,這即稱閉鎖效果。第二是期待效果。政府債券價格上升,預期市場利率會起變動,金融市場之不確定性將會增大。金融機構此時與其貸款給企業,莫如保持流動性較高的資產在手以待將來,因而就影響信用利用可能性的增加,而使市場的資金量減少,此即期待效果。第三,資產調整效果。在利率上升時,金融動盪,政府債券與企業債券的價格差異擴大,長短期利率亦起變動,這些金融機構就將在安全考慮與收益考慮之下進行資產調整,但不增加貸款而使信用利用可能性減少,此即稱為資產調整效果。第四,信用配給加強效果。在資金市場不完全競爭的狀態下,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態度,直接影響借款人利用可能的信用量。貸款利率系管理價格,不是由競爭決定,而是依據利率以外的其他信用標準如借款人的資產,財務狀況等提供信用,金融當局收縮金融以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不足,信用利用性成分得不到滿足的信用需求者增多,故信用配給更得以加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