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考前串講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考前串講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考前串講》為2008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織編寫,陳志風主編,可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的信息系統監理師級別考試的輔導培訓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考前串講
  • 作者:陳志風,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 
  • ISBN:9787121068751 
  • 類別:軟考輔導教材
  • 頁數:410
  • 定價:59.00 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考前串講》由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織編寫,可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中的信息系統監理師級別考試的輔導培訓教材。根據最新的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大綱,對歷年考試中所有知識點進行了歸類分析和總結,挖掘出了其中的考試重點和難點,指出了考試的命題方向,以及每個知識點在實際考試中所占的分數比例。作者根據自己考試輔導和閱卷的經驗,對其中的難點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考生通過閱讀《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考前串講》,可迅速掌握考試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解答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對提高考試通過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錄

第1章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分析 1
1.1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簡介 1
1.1.1軟考簡介 1
1.1.2考試內容和形式 2
1.1.3適合人群 3
1.2考試知識點分析 3
1.2.1上午考試知識點分析 4
1.2.2下午考試知識點分析 9
1.3考試複習要點 10
第2章計算機技術基礎 12
2.1考點分析 12
2.2作業系統 13
2.2.1作業系統的功能 13
2.2.2作業系統的分類 14
2.2.3檔案目錄結構 15
2.2.4管道 16
2.2.5虛擬存儲器 17
2.3計算機組成 19
2.3.1數字編碼 19
2.3.2匯流排和接口 20
2.3.3存儲體系 23
2.4計算機體系結構 28
2.4.1計算機的分類 28
2.4.2並行處理 29
2.4.3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 31
2.4.4流水線計算機 33
2.5性能評估 34
2.5.1可靠性相關概念 34
2.5.2可靠性計算 35
2.5.3容錯 37
2.5.4指令周期 38
第3章計算機網路 40
3.1考點分析 40
3.2網路體系結構 42
3.2.1網路的分類 42
3.2.2OSI參考模型 44
3.2.3TCP/IP協定族 48
3.2.4IP位址和子網掩碼 52
3.2.5虛擬區域網路 55
3.3通信設備 56
3.3.1傳輸介質 57
3.3.2網路設備 60
3.4網路安全 62
3.4.1安全體系 63
3.4.2加密算法 69
3.5網路套用 71
3.5.1電子政務 71
3.5.2電子商務 72
3.5.3網際網路常見套用 73
3.5.4CDMA 75
3.6網路管理 77
3.6.1代理伺服器 77
3.6.2網路管理工具 78
3.6.3網路故障檢測 79
3.7布線工程 81
3.7.1綜合布線系統 81
3.7.2雙絞線的製作及測試 83
3.7.3光纜布線系統的測試 86
3.7.4機房工程 88
3.8信息網路系統監理 88
3.8.1監理方法 89
3.8.2工程準備 89
3.8.3現場實施 90
3.8.4設備採購 91
3.8.5工程驗收 92
第4章 信息系統與軟體工程 96
4.1考點分析 96
4.2開發方法 97
4.2.1開發模型 98
4.2.2可行性研究 109
4.2.3結構化方法 110
4.3需求分析 111
4.3.1需求分析概述 112
4.3.2需求分析方法 115
4.3.3數據流圖 115
4.3.4數據字典 117
4.4軟體設計 119
4.4.1軟體設計階段 119
4.4.2軟體設計活動 120
4.4.3結構化設計 121
4.5程式編寫 123
4.5.1程式設計風格 124
4.5.2程式效率 128
4.6軟體測試 129
4.6.1測試的目的 129
4.6.2測試的類型 130
4.6.3測試的階段 134
4.6.4性能測試 136
4.6.5驗收測試 138
4.6.6第三方測試 142
4.7軟體維護 142
4.8軟體項目管理 143
4.8.1質量管理 144
4.8.2軟體過程改進 145
4.8.3配置管理 149
4.8.4軟體文檔 151
4.9面向對象方法 152
4.9.1基本概念 152
4.9.2面向對象分析 154
4.9.3統一建模語言 157
4.10資料庫系統 161
4.10.1資料庫系統的三級模式 161
4.10.2數據模型的分類 162
4.10.3關係模型 163
4.10.4SQL語言 165
4.10.5完整性約束 169
4.10.6E-R模型設計 175
4.11信息套用系統監理 179
4.11.1項目計畫 179
4.11.2軟體質量管理體系 179
4.11.3軟體配置管理 180
4.11.4需求分析 181
4.11.5軟體設計 182
4.11.6程式編碼 183
4.11.7軟體測試 183
4.11.8試運行及培訓 184
4.11.9項目驗收 184
第5章 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187
5.1智慧財產權 187
5.1.1考點分析 187
5.1.2著作權法 188
5.1.3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190
5.1.4其他相關知識 193
5.1.5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監理 196
5.2標準化 197
5.2.1考點分析 197
5.2.2標準的制定 197
5.2.3標準的表示 199
5.2.4ISO9000標準族 200
5.3監理相關法規 201
5.3.1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單位資質管理辦法 202
5.3.2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項目經理資質管理辦法 203
5.3.3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辦法 206
5.3.4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師資格管理辦法 208
5.3.5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暫行規定 209
5.4契約管理 211
5.4.1考點分析 211
5.4.2契約管理的作用和原則 212
5.4.3契約管理的內容 213
5.4.4契約的概念 215
5.4.5要約與承諾 218
5.4.6契約的分類 219
5.4.7契約的主要內容 222
5.4.8契約爭議 224
5.4.9契約違約 225
5.4.10契約索賠 227
5.5招標投標管理 229
5.5.1考點分析 229
5.5.2招標 230
5.5.3投標 232
5.5.4開標、評標和中標 233
5.5.5法律責任 235
5.6仲裁法 236
5.6.1仲裁協定 237
5.6.2仲裁程式 237
第6章 監理概論 240
6.1考點分析 240
6.2項目管理 241
6.2.1信息系統工程 241
6.2.2項目管理概述 242
6.3監理基礎 246
6.3.1監理的概念 246
6.3.2三方關係 247
6.3.3監理風險 250
6.3.4監理組織結構 252
6.4三個主要文檔 255
6.4.1監理大綱 255
6.4.2監理規劃 256
6.4.3監理實施細則 257
6.5監理工程師 258
6.5.1總監理工程師 258
6.5.2總監理工程師代表 260
6.5.3子項監理工程師 260
6.5.4專業監理工程師 261
6.6變更控制 262
6.6.1變更控制概述 262
6.6.2風險控制 263
6.7安全管理 265
6.8信息管理 267
6.9溝通協調 269
6.9.1組織協調 269
6.9.2溝通協調的方法 270
6.9.3監理會議 271
第7章 質量控制 274
7.1考點分析 274
7.2質量控制概論 275
7.2.1PDCA循環 275
7.2.2質量控制的原則和方法 276
7.2.3質量控制的內容 277
7.2.4質量管理的八項原則 278
7.3質量保證體系 280
7.3.1質量管理體系檔案 280
7.3.2三方協同的質量管理體系 282
7.3.3承建單位的質量保障體系 283
7.3.4監理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 285
7.4項目驗收的步驟和程式 286
7.4.1項目驗收的步驟 286
7.4.2應提交的文檔 287
7.5質量事故及處理 288
7.6質量控制點 289
7.6.1質量控制點的作用 290
7.6.2質量控制點設定的原則 290
7.6.3隱蔽工程的檢驗 291
7.7質量控制的工具與技術 292
7.7.1檢驗 292
7.7.2控制圖 293
7.7.3帕累托分析 294
7.7.4因果圖 294
7.7.5趨勢分析 296
7.7.6直方圖 296
7.7.7散點圖 297
第8章 進度控制 298
8.1考點分析 298
8.2進度控制概論 299
8.2.1進度控制的原則 299
8.2.2進度控制的步驟 301
8.2.3進度控制的措施 301
8.2.4進度控制的方法 302
8.2.5監理基本措施 304
8.2.6影響進度的因素 305
8.2.7進度控制的內容 309
8.3網路圖法 311
8.3.1網路圖的繪製規則 311
8.3.2關鍵路徑 311
8.3.3分析進度偏差的影響 314
8.3.4項目進度計畫的調整 315
8.4甘特圖 317
8.5計畫評審技術 318
8.6曲線法 320
8.6.1S型曲線 320
8.6.2香蕉型曲線 321
第9章 投資控制 323
9.1考點分析 323
9.2投資控制概論 324
9.2.1投資控制的基本框架 324
9.2.2價款結算與付款控制 327
9.2.3投資控制的措施 329
9.2.4投資控制的原則 330
9.3掙值分析 331
9.3.1掙值法的基本參數 331
9.3.2掙值法的評價指標 332
9.3.3掙值法評價曲線 333
9.3.4項目完成成本再預測 334
9.3.5實際案例 335
9.4淨現值與投資決策 336
9.4.1單利與複利 336
9.4.2折現與折現率 336
9.4.3 淨現值分析法 336
9.4.4內含報酬率的分析 337
9.4.5現值指數法 338
9.4.6投資回報率 338
9.4.7兩個例子340
9.5項目論證 341
9.5.1機會研究341
9.5.2初步可行性研究 342
9.5.3詳細可行性研究 342
9.5.4評價和決策 343
9.5.5項目投資的構成 344
2008年5月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試題分析與解答 345
主要參考文獻 411

文摘

第1章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分析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本書將簡稱為“軟考”)已經迎來了20周年的紀念,該考試為中國的軟體產業發展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由於軟考證書的含金量很高,因此它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但是,正因為含金量高,所以軟考的難度也比較大,因此需要考生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實踐經驗。
1.1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簡介
本節就軟考的歷史、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該考試適合的人群做簡單的介紹,使讀者對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能有大致的了解。
1.1.1 軟考簡介
軟考是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國家級考試,是我國IT行業的考試第一品牌,有“IT國考”之稱。其目的是科學、公正地對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和專業技術水平測試。
軟考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實施了20年,到2008年為止,累計參加考試的人數已超過200萬人次。由於其權威性和嚴肅性,該考試得到了社會及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同,並為推動我國信息產業特別是軟體產業的發展和提高各類IT人才的素質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檔案(國人部發[2003]39號),軟考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統一規劃。通過考試獲得證書的人員,表明其已具備從事相應專業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從獲得證書的人員中擇優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或高級工程師)。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後,不再進行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工作。因此,這種考試既是職業資格考試,又是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考任何級別不限學歷和資歷條件,考生可根據自己熟悉的專業情況和水平選擇適當的級別進行報考。
軟考分5個專業類別,分別是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套用技術、信息系統和信息服務。每個專業又分為3個層次,分別是高級資格(高級工程師)、中級資格(工程師)和初級資格(助理工程師、技術員)。對每個專業、每個層次,又設定了若干種資格考試。
軟考每年組織兩次,每年上半年(一般在5月份)和下半年(一般在11月份)考試的資格不盡相同。大部分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初級與中級資格考試一般分上午和下午兩場(分別考基礎知識和套用技術兩個科目),高級資格考試分上午一場(綜合知識科目)和下午兩場(案例分析科目和論文科目)。大部分科目考試採用筆試的形式,信息處理技術員套用技術科目需要上機考試。同一級別的各個科目全部及格才能合格。
信息系統監理師是2005年5月開考的一個新級別,屬於信息系統方向的中級資格,對應的職稱資格為工程師。
1.1.2 考試內容和形式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分為兩個科目,分別是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基礎知識和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套用技術。
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基礎知識在上午考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考試內容涉及信息系統建設、計算機技術、計算機網路、系統開發和運行維護、安全性知識、標準化知識、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計算機專業英語,以及信息系統監理專業知識等。試題形式為單項選擇題,一共75道選擇題,每道試題1分,滿分為75分。
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套用技術在下午考試,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考試內容涉及信息網路系統建設監理、信息套用系統建設監理、信息系統工程監理中的測試要求與方法技術、信息化工程監理綜合套用實踐與趨勢等。試題形式為問答題,偶爾也會出現填空題和選擇題。一般有5道試題,每道試題15分或20分,滿分為75分。
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的合格標準一般為45分,即兩個科目均需達到45分。任何一個科目低於45分的,都為不合格。
1.1.3 適合人群
從2004年起,軟考已經正式成為了“以考代評”的職稱資格考試,也就是說通過了本場考試,可以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職稱資格證書,其含金量不言而喻。
從1.1.2 節的考試內容與範圍的分析中,讀者也會發現整個考試內容知識結構完整而系統化。這對有志於成為信息系統監理專業人才的讀者來說,其實也是一個系統化學習、提高的機會。通過考試來提高自己,實現“以考促學”,也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
一般來說,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適合於以下人群。
(1)專業的IT行業從業人員,特別是信息系統建設專業人員。首先,通過考試可以獲得職稱資格。其次,又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便更好地提高水平。根據《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資質管理辦法》、《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師資格管理辦法》及《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暫行規定》,凡是從事信息系統監理的人員必須通過信息系統監理師的考試,持證上崗。
(2)有志成為信息系統監理師的學生、愛好者。由於信息系統監理考試比較系統化,能夠貼近套用,並且比較通用化,因此是這類人員的首選。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實踐經驗缺乏,對於這樣的考生而言,下午的考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1.2 考試知識點分析
本節把歷次考試試題進行一次系統的梳理,使讀者對考試知識範圍和重點有一個更加明確的理解,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複習。
1.2.1上午考試知識點分析
到2008年5月止,信息系統監理師一共進行了7次考試,各次考試的知識點分布情況分別如表1-1~1-7所示。
以下為對表1.8的幾點說明。
(1)在上午考試中,非監理知識占58%左右。
(2)2005年5月多媒體技術考了3分,2005年11月多媒體技術考了4分,從2006年開始已經不考(考試大綱中也沒有相應的考點)。因此,本書不討論多媒體技術方面的知識。
(3)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2005年5月出現2分,2006年5月出現4分。因此,本書把這部分知識合併到軟體工程考點中,統稱為“信息系統與軟體工程”。
(4)在項目管理知識方面,因為大致的管理領域和監理的相關領域是相通的,而關於這方面的專門試題也只出現過3次,每次1分,考查的知識為項目管理的概念和特點。因此,本書把這部分知識合併到監理概論中。
(5)變更控制、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溝通協調知識考得比較單一,且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溝通協定方面的知識考得很少。變更控制知識主要出現在下午,側重對變更流程的處理。因此,本書把這三個方面的知識合併到監理概論中。
(6)由於智慧財產權、標準化、契約管理、招投標管理知識主要考查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在本書的講解中,把智慧財產權、標準化、契約管理、招投標管理等知識點歸納到法律法規範疇進行分析。
(7)上午考試中英語試題占5分,考查的趨勢偏向於專業術語的名字解釋,建議考生平時多閱讀學賽網IT英語頻道的文章,掌握專業術語的英文含義。在本書中,不再設立專門的章節來討論英語考試問題。
1.2.2 下午考試知識點分析
歷次考試中下午試題的考點總結如表1-9所示。
以下為幾點說明。
(1)從表1-9中可以看出,幾乎每次都考的考點有:招標過程、契約分包、淨現值的計算、動態投資回收期、掙值分析、網路計畫圖的計算、進度控制的措施、變更處理的流程和軟體測試。因此,考生要重點掌握這些知識點。
(2)在本書的講解中,不再區分上午考試和下午考試,而是把知識點合併到一起進行講解。對於同一個考點,相對來說,上午考試則側重於理論知識的直接考查,下午考試則側重於把理論套用到實際案例中。
1.3 考試複習要點
根據上一節的分析,可以得出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中的重要考點。每次考試的試題基本上都圍繞著這些考點來命題。因此,命題中知識重複的比例和機率都很大。
根據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輔導和培訓的經驗,在複習的時候,考生應該從巨觀的層面上掌握考試的脈絡。本書的宗旨就是對經常考查的一些知識點進行精講,因此考生使用本書進行複習將能夠確保針對性。
(1)輔導教程是基礎。考生應該緊抓試題分布要點,針對自己的弱點,有重點地進行複習,並且應該通過閱讀《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輔導教程》(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來加強自己的弱項。該輔導教程完全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把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點逐一落實到相關章節中。
(2)視頻教程是核心。希賽教育《信息系統監理師視頻教程》和《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串講視頻教程》由希賽顧問團具有豐富的信息系統建設與監理經驗的專家編寫和錄製,該教程對考試所涉及的重要考點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確保考生對各章知識脈絡和內容瞭然於胸。在視頻教程的講解過程中,採用了“理論+實踐經驗+例題解答”的方法,整個課程生動、風趣,可學習性極強。
(3)歷年試題是重點。通過練習往年的試題,對自己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反覆練習,藉助《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試題分類精解與題型練習》(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信息系統監理師考試真題解析視頻》(希賽教育視頻教程)來幫助自己進行消化。在“線上測試”頻道,考生可以對歷年試題進行線上測試,以幫助建立考試的感覺。
(4)希賽輔導是保證。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有6年的軟考輔導經驗,厚積薄發,能有效地幫助學員通過考試。希賽教育擁有權威的師資,實行個性化輔導和家教式服務,老師為每一位學員制定個性化學習計畫和批改作業。希賽教育有自成體系的輔導教材和資料,使學習更具系統性,輔導更具針對性。學員在學習和備考的過程中,碰到任何問題,都可以線上向老師提問,老師會線上解答。同時,學員可以通過練習高質量的模擬試題,查漏補缺,發現自己的弱點,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複習,以確保通過考試。
第2章 計算機技術基礎
信息系統監理師必須掌握計算機系統相關知識,包括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作業系統和系統可靠性等。根據考試大綱,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識點。
(1)計算機系統功能、組成,及其相互關係。
(2)計算機系統與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輔助設計、自動控制、科學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概念。
本章的內容比較雜,平均分數在7分左右。從往屆考試試題來看,在計算機技術方面,主要考查作業系統的使用、計算機組成原理和體系結構,以及計算機性能評估等方面的知識。
2.1 考點分析
本節把歷次考試中計算機技術基礎方面的試題進行匯總,得出本章的考點,如表2.1所示。
根據表2-1,可以得出計算機技術基礎的考點主要有以下4個。
(1)作業系統:包括作業系統的功能、DOS命令的使用、Windows的檔案系統、Windows和Linux的比較、Windows基本操作、UNIX系統、目錄結構、目錄共享、管道和虛擬存儲器等。
(2)計算機組成:包括數字編碼、記憶體編址、RAID、接口設備、物理記憶體、小型機、Cache、存儲容量和USB等。
(3)計算機體系結構:包括RISC、陣列機特性、多處理系統互連及流水線計算機等。
(4)性能評估:包括系統可靠性、容錯、指令周期、回響時間與吞吐量等。
在本章的後續內容中,將對這些知識點逐個進行講解。
2.2 作業系統
在作業系統方面,主要考查作業系統的功能、DOS命令的使用、Windows的檔案系統、Windows和Linux的比較、Windows基本操作、UNIX系統、目錄結構、目錄共享、管道和虛擬存儲器等,其中考得最多的是Windows的檔案系統。
2.2.1作業系統的功能
從資源管理的觀點看,作業系統的功能分成5大部分,即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檔案管理、設備管理和作業管理。這5大部分相互配合,協調工作,實現對計算機系統的資源管理和控制程式的執行,為用戶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和良好的運行環境。
(1)處理機管理(進程管理):實質上是對處理機執行時間的管理,即如何將CPU真正合理地分配給每個任務進程控制、進程同步、進程通信和調度。
(2)存儲管理:實質是對存儲空間的管理,主要指對記憶體的管理、記憶體分配、記憶體保護、記憶體擴充、地址映射、邏輯地址、物理地址的定義。
(3)設備管理:實質是對硬體設備的管理,其中包括對輸入輸出設備的分配和啟動、完成和回收緩衝管理、設備分配、設備處理、設備獨立性和虛擬設備。
(4)信息管理(檔案管理):檔案存儲空間的管理、目錄管理、檔案的讀/寫管理和存取控制。
(5)用戶接口(作業管理):命令接口、圖形接口、系統調用是作業系統提供給軟體開發人員的惟一接口,開發人員可利用它使用系統功能。作業系統核心中都有一組實現系統功能的過程(子程式),系統調用就是對上述過程的調用。包括任務管理、界面管理、人機互動、圖形界面、語音控制和虛擬現實等。
2.2.2 作業系統的分類
作業系統可以分為網路作業系統、分時作業系統、批處理作業系統、實時作業系統及分散式作業系統。
(1)網路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是利用通信機構把獨立、分散的計算機連線起來的一種網路。網路作業系統是一種網路軟體,能在網路協定配合下,實現資源共享,並提供網路通信和網路服務等功能。
(2)分時作業系統。指計算機連線多個終端,系統把主機分為若干時間片,每個終端用戶占用一個時間片,各用戶按一定順序輪流占用主機。分時的時間單位叫做時間片,即允許一個終端用戶占用CPU的時間長短。分時系統的基本特徵為同時性,互動性和共享性。UNIX和XENIX屬於分時作業系統。
(3)批處理作業系統。指用戶將機器要做的工作有序地排在一起形成一個作業流,計算機系統自動地、順序地執行作業流。批處理系統中,人和計算機不再互動信息。批處理系統又分為單道批處理和多道批處理系統。
(4)實時作業系統。它一般為專用機設計,是實時控制系統和實時處理系統的統稱。實時控制用於生產過程控制,飛彈發射控制等。實時處理指計畫管理,情報檢索和飛機訂票系統等。實時系統的特點是回響及時性和高可靠性。
(5)分散式作業系統。在分散式作業系統中,擁有多台計算機並且各台計算機無主次之分,系統資源共享,任意兩台計算機可以交換信息,系統中若干台計算機可以互相協作來完成一個共同任務。它主要用於分散式系統資源的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