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強迫症

信息強迫症

信息強迫症是指一個人強迫自己去了解一些信息,害怕信息被遺漏的心理現象。是指某些人對信息的渴求,依賴而產生的一種來源於自我,又不能有意識控制的自我強迫狀況。

基本簡介,主要症狀,研究發現,專家意見,原因分析,易患人群,注意事項,調節方法,怎么克服強迫症,

基本簡介

信息強迫症是指某些人對信息的渴求,依賴而產生的一種來源於自我,
又不能有意識控制的自我強迫狀況。例如:有些人每隔幾分鐘就要看一下手機不然會不安;總覺得手機在振動或者鈴聲在響;上班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有沒有郵件;甚至還開通了移動MSN和QQ……似乎沒有了這些就缺少安全感一樣。如果一天沒有收到郵件,連一個簡訊也沒有,有人就會因此感到不自在,情況嚴重的人甚至還會煩躁和坐立不安,諸如此類都屬於信息強迫症狀。資訊時代,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了便捷,但也有不少人在海量信息前迷失自己,越來越多人受困於“信息強迫症”。信息強迫症是指一個人強迫自己去了解一些信息,害怕信息被遺漏的心理現象。“信息強迫症”是個人面對大量信息時產生的一種不確定和不安全感,為了不錯過可能有價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斷關注蒐集所有信息,它是強迫症延伸出的一種單純性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上班族的常見問題。

主要症狀

1、無論何時都會開手機
2、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檢查電話錄音。
3、去洗手間、開會或者哪怕泡茶離開一小會兒,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手機、檢查MSN或者信箱。
4、不斷刷新網頁、信箱
5、每周七天總要買固定的報紙,每半個月買不同的雜誌。 6、每半個月固定逛書店,並且每次購買的書目都較雜。
信息強迫症信息強迫症
7、上網瀏覽信息時總是忍不住點擊網頁連結。
8、用至少兩種以上方法搜尋同一關鍵字,喜歡同時打開許多網頁。
9、遇到以下這些問題,將會驚慌失措:手機忘帶、網路故障、電腦當機、名片夾丟失等。

研究發現

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頻繁發簡訊、寫電子郵件或處理文本信息會使原本聰明的人變笨。在智商測試中,過於忙碌處理種種信息的人得分比吸毒的人還要低。腦科醫生給出的意見是,這樣頻繁地處理信息,會讓腦部的運作受到影響,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專家意見

信息強迫症:上班族最新流行病
心理專家表示,“信息強迫症”是個人面對大量信息時產生的一種不確定和不安全感,為了不錯過可能有價值的信息,逼迫自己不斷關注蒐集所有信息,它是強迫症延伸出的一種單純性心理疾病,目前,已經成為上班族的常見問題。
“我必須幾個小時就刷新一下自己腦海里的信息,否則就會非常不適。”據專家介紹,現在不少上班族不但愛瀏覽、收集信息,還喜歡發布、交流信息, 覺得沒有了信息生活就變得乏味。一般還將收集的信息有意識地記下來,日後作為消遣的談資,而且最害怕的就是電腦網路出現故障,手機欠費停機。一旦如此就會 焦慮不安、心情浮躁,總擔心因為漏掉重要的信息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強迫自己收集信息是患病主因
人們獲取信息是為了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更愉快。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在信息面前迷失了自己,讓自己的內心起了衝突。
兩類人最易罹患“強迫症”。一類是極端忙碌,或極端清閒的人。極端清閒的人空餘時間較多,允許他們流連網路和寄情簡訊,而現實中的朋友又多處於忙碌狀態中,沒有時間和他們做太多交流,因此虛擬交往就成為了他們的最愛。極端忙碌的人則多為工作所迫,工作帶來的慣性會直接導致他們離不開大量信息。第二類是情感訴求強烈,但是交往能力相對低下的人。在現實中交往質量較差、人際關係相對保守的人群,在虛擬環境下會顯得相對活躍。實際上這類人的情感訴求非常強烈,但是現實中交往能力的缺乏,又讓他們在真實環境中感到痛苦和尷尬,他們只能尋找一種“替代性滿足”。

原因分析

從外因上來說,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一個最新的信息可能就是一個升職加薪的機會,信息在職場中的利用價值越高,對上班族形成的壓迫性也就越大。另外現代人生活追求檔次和品位,“怎么生活才算時尚”、“如何休閒”,乃至看什麼書、做什麼運動、吃什麼等都是一個個信息資源堆出來的集合體。 大家在交流信息的同時也是不斷刺探著對方的現狀,隨之就會出現強迫自己收集更多信息並且將這些信息付諸實踐來超越對方。
從個人內因來說,收集更多信息可以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優越感和主動權,這也是許多上班族成為信息強迫症“患者”的原因。 

易患人群

現在人的生活壓力大,忙碌的工作,為生活所奔波。可有些人在生活中卻控制不住的重複做某種事情,或者你就患上了強迫症。
資訊時代,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了便捷。但個人面對大量信息,會產生一種不確定和不安全感。為了不錯過可能有價值的信息,人們逼迫自己不斷關注蒐集各種信息。信息強迫症,就是最新的都市流行病,它屬於強迫症延伸出的一種單純性心理疾病,面對這種心理疾病,你可以採取純中藥製劑平慮解迫安神劑進行調理治療。
第一類是極端清閒的人。極端清閒的人空餘時間較多,允許他們流連網路。
第二類是極端忙碌的人。他們多為工作所迫,工作帶來的慣性會直接導致他們離不開大量信息。尤其是一些年輕人,為職場競爭和追求時尚生活,更需要很大的信息量,不掌控信息就焦慮。有調查顯示,對都市白領來說,最大的壓力來自購房;排在第二位的是擔心工作得不到上司欣賞;第三位是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完成,恨不得自己長三頭六臂。壓力,容易給人們造成強烈的危機感。而讓自己處於忙碌狀態,記住一些別人不知道的訊息,似乎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能力的象徵。有的人電腦里永遠有一張工作計畫表,一旦哪天的工作內容較少,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會通過QQ在同事那裡“窺探”一下。
第三類是情感訴求強烈但是實際交往能力相對低下的人,他們只能尋找一種“替代性滿足”。掌握更多的信息,可以使他們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優越感和主動權。

注意事項

蒐集信息要注意自我調節
當海量的信息帶給我們的不是生活的便利,而是力不從心時 ,可能就會出現“信息強迫症”的症狀,要注意自我調節。專家提醒,如果感覺自己不能調節的時候,最好是找相關的心理醫生進行諮詢。
信息強迫症信息強迫症
如果真的蒐集信息成癮,而內心還很接受自己這種做法的話,那屬於信息強迫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緩解,周末的時候運動一下,或者找幾個好朋友聊聊天,很容易就緩解了,不會對精神或者身體狀況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
如果自己情不自禁地蒐集信息,但只是在蒐集信息時感到高興,等到看完這些信息後又自責的話,那么內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現就會出現衝突,容易導致神經系統受傷害,嚴重的可能導致精神分裂。

調節方法

認知調整——強迫症並不可怕:我們說過,強迫症的本質是心理上的自相搏鬥,治療強迫症就是要以個人意志戰勝恐懼心理,即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治療的關鍵是要對強迫症有正確的認識,許多患者對強迫症狀產生疑病觀念和緊張情緒,這在增加了心理負擔的同時又使強迫症加重。所以,患者首先要了解有關強迫症的知識,包括產生的原因、性質、結果及治療的各種措施,這樣就會消除顧慮,樹立戰勝強迫症的信心,並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性格調整——換個角度去思考:強迫症患者的症狀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真正起作用的是他們的強迫性人格,即不良個性和思維方式。因此,強迫症患者要有意識地努力克服任性、急躁、好勝等性格,改變過於刻板、過分認真的做事方法,不要過於鑽死理,換個角度去思考,事情往往會有想不到的轉機。同時樹立信心,勇敢樂觀地面對挫折。
信息強迫症
不做完美主義者——相信努力就好: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只要努力了,對自己來說就是最好的。強迫症患者應承認和接受自己有犯錯誤的可能,對生活、對學習也不應太苛刻,追求極端完美只能適得其反。同時在看問題時不可太絕對,要學會相對比較,同時保持樂觀的心態。
調整生活狀態——學會自我放鬆:強迫症患者應適當地的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如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這樣不僅使枯燥的日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同時也減輕了生活、學習上的壓力,進而引發強迫症的恐懼和焦慮情緒也就會逐漸減輕。
轉移注意力——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當患者反覆進行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時,思維會專注於一點,這時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轉移注意力,儘快脫離現實症狀,擺脫痛苦。

怎么克服強迫症

第一、有心理準備: 就是了解強迫症的感覺將要來,並且準備承受它,不要驚嚇。
信息強迫症信息強迫症
第二、接受它: 當有強迫症狀時,不要浪費力氣自責。你清楚症狀來自何處,你知道如何應付它。不管強迫症狀的內容是甚么,不管那是暴力或性,你知道這些症狀會在一天當中發生幾百次。你不必每次都回響,好像那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新想法。拒絕讓它衝擊你,拒絕讓它打敗你。自己要知道:那是我可笑的強迫想法,那是沒有意義的,那只是我的腦部的障礙,不必注意它。你可以學習跳到下一個動作,不必停留在這個思維上。下一步就是"接受"強迫症已經發生的結果,千萬不要責怪自己意志力不堅,其實這都是腦部的不平衡所致,跟你無關。避免所有負面的、批評的想法。
另外,有強迫症的人必須鍛鍊自己的心志,不要依照強迫性感覺思考去做。我們必須知道這些感受是一種誤導。用一種逐漸但是溫和的方式來改變對強迫症狀的反應,並且試圖與之對抗。我們從中學習到即使持續、強迫性的感受,都只是暫時的,只要不隨之起舞它終將消失。當然我們也記得當我們對強迫症投降時,它會越來越強烈以致淹沒我們。我們必須學習體認這些強迫性衝動來自何處,並且試著對抗它。經由對抗強迫症,我們增加了自信心,與經驗了自由的感受,也增強了做決定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