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寧堡

保寧堡

名稱:保寧堡遺址

時代:明代

地址:榆陽區芹河鄉前灣灘村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寧堡
  • 名稱:保寧堡遺址
  • 時代:明代
  • 地址:榆陽區芹河鄉前灣灘村南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宗教文化,歷史意義,

地理位置

保寧堡遺址位於榆陽區芹河鄉前灣灘村南,北距大邊長城0.5公里,東距榆林衛城12公里,西距波羅堡20公里,南距歸德堡20公里。榆靖高速公路旁的沙漠腹地,該堡是距榆林鎮北台西三十里沿長城的要塞古堡,與鎮北台東三十里的常樂堡構成天下第一台——鎮北台東西兩翼的重要塞堡。

歷史沿革

據記載,該堡於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巡撫盧祥所建,原名古梁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更名為保寧堡,故曰有保全寧之意。厥後又接修波羅堡的大川口五十里“大邊”長城,形成長城中段的防禦體系。明制兵丁一千三百餘名《秦邊記略》,設保寧參將一人《明史,官職志》。現大部分堡垣已被流沙埋壓至頂,殘垣最高處6米,夯層14厘米,城堡平面呈長方形,周長約1424米,四面開六。因其邊垣之大古稱榆林左翼要衝。堡內建有祖師殿、關公殿、三官殿等明清廟宇40餘間。保留有明嘉靖二十年鐵鐘一口,萬曆二十四年鐵磬一個,萬曆歲次鐵磬一個,隆慶二年殘碑一通;清乾隆四十四年鐵劍(帶銅鞘)一把,四十三年殘碑一通(北刻民國十年地約一份),康熙四十一年鐵磬一個。其重要的戰備地位,在明代邊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直為歷代兵家所重視。
保寧堡興盛於明末清初,乃至今日,保寧古城依稀可見。南城和西城牆夯土裸露,城頭殘磚斷瓦時隱所見,其北城、東城皆被流沙侵沒,偶露土頭。可長城和幾處墩台的輪廊清晰顯現,與沙海綠林相處和諧。先有保寧堡後有榆林城的傳說在當地民眾廣為流傳。保寧堡令人驚嘆的八大奇觀分別是:祖師殿院、觀音殿、三宮殿、娘娘廟、鐘鼓樓、山門、神路、碑文石刻、花壇水池、戲台、松柏古柳等與紅磚琉璃瓦、五光十色、高峻蘭色寶殿建築群渾然一體。更與四周生態環境構成完美的沙漠綠色生態景色獨秀一枝,甚為奇觀。
此處屬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芹河鄉前灣灘村。清末戰亂頻繁,加之民國年間風沙狂獗,保寧堡告為荒廢。“廢興有人事,山川空地形。”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才有為數不多的農民遷此地建屋而居,生活安樂此處生息繁衍、而今柏油路兩旁的莊稼十分茂盛,花果樹、葡萄架日漸豐碩,溫棚養羊、養豬更凸顯這裡民眾的主導產業和經濟發展勢頭,四周居民的吃、住、穿、行以及精神風貌,更展示出他們有一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強大內動力。
改革開放以來,周邊農民集資使廟宇漸次恢復,其主廟為“三宮殿”,有“三官爺龍燈會”以此為中心,形成每年定期的祭神謁廟,秧歌和下鄉沿門巡演,其範圍之廣,涉及榆陽、橫山兩縣八鄉鎮64個行政村,232個自然村,區域面積達72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23萬人。三官寶殿香火盛旺,寶殿背靠長城,四處沙環林繞,景色宜人。

宗教文化

餘子俊修築大邊前,保寧堡當地就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城——古梁城。明朝初年,延綏鎮只是將此作為一個軍事哨所,派遣了極少數的軍兵在此駐紮守瞭。軍堡建成後,在此駐紮的軍 隊已經達到1280名,這也就催生了保寧堡光輝燦爛的宗教文化……
在保寧堡文物管理委員會的休息室內,記者見到了保寧堡廟會的會首張新奇。說明來意後,張新奇起身帶領記者,一邊參觀寺廟,一邊向記者講述起了保寧堡寺廟的歷史。
據張新奇介紹,保寧堡最早的廟宇建築是祖師廟(位於古城西城牆內)和關帝廟(始建於明嘉靖末年)。其他的還有五龍宮、三官廟、南佛廟、三大古佛殿、娘娘廟、城隍廟、山神廟、土地廟等,共有近20座大小寺廟。張新奇說:“關帝廟是長城沿線每座軍堡必有的寺廟,關老爺是‘武聖’,戍邊的將士們當然都希望關老爺保佑出徵得勝、平安凱旋。而真武祖師是主管北方的正神,戍邊將士們供奉祖師,也有其道理。”
張新奇告訴記者,“文革”初期,保寧堡寺廟群的塑像被打爛,建築被搗毀。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當地民眾自發地開始重新修葺舊時的廟宇。“最早建起的是關帝廟和娘娘廟,此後南佛殿、三大古佛殿等都陸續修建了起來。2005年以來,管委會還籌措各方資金,新修了祖師殿、三官殿、五龍宮、鐘鼓樓和山門等建築,大雄寶殿也正在建設之中。”
“因為保寧堡的寺廟多,供奉的神靈多,因此從農曆三月三開始,四月八、七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十五……一年有10次廟會。”張新奇接著說道。
今日的保寧堡關帝廟位於古城東城牆內,面闊三間。廟前的影壁上,正側鑲嵌的是關公的坐騎棗紅馬,背面則是一幅二龍戲珠圖。關帝廟中的關公塑像為武將模樣,器宇軒昂,不怒自威。關公左右則有張飛、黃忠、趙雲、關平、周倉、趙累陪侍。關公神位後側還有一個小佛龕,供奉的是關公的父母,這是保寧堡關帝廟異於別處的地方。
關帝廟中還保存著一件令人稱奇的文物,這是一件寺院裡焚燒香紙用的鐵質焚香盆,當地人將其稱為醮盆。醮盆為十八瓣蓮花狀,上面鑄有“欽差延綏榆林保寧堡都指揮使參將高秋長男高拱極立”的字樣。張新奇告訴記者:“‘ 文革’時期,這個醮盆被附近的村民拿回家,做了建築隊用的灰盆,現在還能從上面看出被石灰腐蝕的痕跡。”
擔任寺廟香貢的董富山還向記者展示了一口古鐘和三口鐵磬。古鐘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所鑄,重約20公斤,上有“大明國使西都司綏德衛左所人氏,現在榆林城居住,信士馬普德……皇帝萬歲”的字樣。該鐘上部裝飾有回字紋,中部為花草紋,底部為乳釘紋,古鐘八耳處還鑄有八卦的花紋。
另一口萬曆十四年的鐵磬之上,則鑄有“山西汾州府造慶功德主武守明”的字樣。
董富山向記者介紹說:“這幾件文物能夠得到保存,多虧當時的會首王戰起、白忠山等人偷偷地將它們搬到了城外,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埋了起來。”
保寧堡西城牆下的舊祖師廟院中,原來還長有兩株參天古榆樹。“其中一棵長得又高又粗,六個成年人才能合抱,這一棵樹就能把祖師廟整個院子罩住。”
從明代到清代,生活在長城沿線的芹河、小紀汗、補浪河、巴拉素等地的人們,在蒙漢兩族宗教文化的影響下,創造出了一種融祭禮、逐瘟、歌舞娛樂於一體的秧歌,即“踢鼓子”秧歌。
張新奇告訴記者:“ 秧歌的表演者由‘神點’或經‘神’恩準還願的人組成。每年正月初二日早,境內西北部各地選定秧歌表演者必須趕到保寧堡寺廟集中演出。按規矩,秧歌隊首先謁廟唱祀神歌,向神拜年。當唱完規定的《正月出行》歌后,秧歌隊即分兩班,從正月初二至二十三,按既定路線、時日分別到遠近232 個村莊挨門逐戶‘排門子’。 正月二十三,兩班秧歌打道轉回保寧堡寺廟,舉行‘回府’儀式後,向各廟諸神再演3天敬神秧歌。結束時,須唱《明年咱們把秧歌看》的歌。”
《榆林市志》記載,保寧堡“踢鼓子”秧歌征班表演者規定由36人組成。領頭二人各手執“撥浪鼓”,稱之“撥浪子”,搖動手中撥浪鼓指揮秧歌隊表演,緊跟其後為手執“日照傘”者各一,手執“火蛋”者各一。男角稱“武身子”,均武士裝扮,肩掛腰鼓;女角稱“包頭”,又名“文身子”(舊時多由男子扮裝),頭飾3朵彩布堆花,著古裝連衣裙,束腰帶,配掛紅、藍、黃、青等色雲肩,邊呈蓮花形,手執小板;踢鼓子者與蘭花女間隔搭配列隊。扭秧歌隊形圖案變化多樣,開場是“白馬分鬃”,依次是“走八角”等,最後以“天地牌子”收場。
在採訪時,記者為沒能看到保寧堡“踢鼓子”秧歌的宏大場景感到非常遺憾。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再次來到保寧堡,來領略保寧堡秧歌的獨特魅力。

歷史意義

保寧堡不僅是一部難得的史書,通過對保寧堡歷史文物和文化遺產的挖掘考證,不僅對明代以前歷史的研究和對保寧堡的雕刻、塑像、壁畫、建築及保寧堡的秧歌、廟會等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而且對當地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的繼承繁榮、藝術再現等都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2003年被榆陽區人民政府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將不僅使之成為榆林的旅遊熱點,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服務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建設榆林特色文化大市生態名市,推動榆林經濟跨越發展,具有特殊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保寧堡還保留著幾百年來融祭禮、逐瘟、歌舞娛樂於一體,極富地方特色的“踢鼓子”秧歌,秧歌隊伍的成員及人數都有嚴格的規定,表演的形式一般以正月拜年“排門子”為主,內容多為恭喜發財、吉祥如意、平安豐收之意。每逢4月、7月規模盛大的廟會期間也不例外,在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保護保寧堡古城遺址對研究榆陽區古代軍事,民俗以及宗教、藝術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保寧堡遺存標本-明及舊隋唐古梁城 元棲收藏保寧堡遺存標本-明及舊隋唐古梁城 元棲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