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T系列坦克

俄羅斯T系列坦克

超級大國——蘇聯,曾經是世界第一坦克大國,它有著令納粹德軍聞風喪膽的坦克軍團,也擁有曾讓北約一提起便不寒而慄的坦克集團軍。蘇聯坦克的發展幾乎貫穿整個蘇聯建國的每一個時期,在這一時期,蘇聯曾經幾次推動過世界坦克發展,製造出了許多著名的坦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坦克大國的發展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俄羅斯T系列坦克
  • 國家:蘇聯
  • 時間:1920
  • 特點:設計簡單、火力強大
第一輛坦克,T-18輕型坦克起步時代,大發展時期,蘇德戰爭時期,衛國戰爭時期,坦克裝甲兵的編制,戰後第一代坦克,蘇美冷戰時期,蘇聯解體之後,前蘇聯重要坦克,發展過程,性能特點,主要改型,識別特徵,

第一輛坦克

蘇維埃國內戰爭(1918~1920)期間,紅軍已經擁有少量裝甲兵的兵器,其中包括
一些繳獲的坦克。1919年春,紅軍在南部戰場繳獲了白匪軍的2輛法制“雷諾”式輕型坦克。其中的一輛被運往紅色索爾莫沃機器製造廠進行分析研究。列寧指示當時的軍事工業委員會,要在1921年春天之前製造出15輛仿造“雷諾”坦克(如下圖)的輕型坦克。
1920年12月1日,第一種蘇維埃的坦克誕生。第一輛坦克命名為“為自由而戰的戰士列寧同志”。不久,又生產了14輛同型坦克,分別以“巴黎公社”、“紅色戰士”、“伊利亞莫羅曼”、“無產者”、“暴風雨”、“勝利”等名字命名。1920年,紅軍已經建立起第一支汽車坦克隊。每隊有3~4輛繳獲的坦克、3~4輛機車、3輛輕便汽車、4輛載重汽車,1個鐵道列車編組(約30節車廂)。到1920年底,共組建 了11個汽車坦克隊。它標誌著蘇軍的坦克部隊像一棵幼苗已經破土而出。

T-18輕型坦克起步時代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蘇聯的和平建設時期,也是蘇聯坦克工業開步的時期。1924年5月6日,蘇聯軍事工業總部成立了坦克局,並且隨後設計出幾種型號的坦克和裝甲車。但由於當時蘇聯的工業基礎相當薄弱,缺乏生產軸承和電機設備的工廠,限制了坦克裝甲車輛的生產。這一時期,蘇軍裝甲兵已經有了團一級單位。但總的說來,坦克的數量較少,只能算
是蘇軍裝甲兵的創業階段。
作為第一種正式量產的蘇聯坦克,T-18輕型坦克卻沒有留下什麼太多的輝煌戰績。T-18輕型坦克的總產量為959輛,其中4輛轉交蘇聯內務部隊,2輛交給蘇聯第4委員會,1輛給了蘇聯軍事化工委員會。其餘的全部裝備了蘇聯紅軍的坦克營、坦克團,以及1929年開始組建的混成化坦克旅。
因為設計意圖為支援步兵作戰,大約有103輛T-18被轉交給蘇聯國防科技委員會以及其他軍事技術訓練機構用於作戰訓練。正是通過像T-18這樣的早期坦克才使得蘇聯紅軍逐漸開始掌握步兵、坦克兵和炮兵之間的協同作戰,尤其是讓蘇聯炮兵有機會開始熟悉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反坦克防禦戰
1929年,蘇聯紅軍在白俄羅斯的Bobruisk地區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機動演習,這是對T-18輕型坦克的第一次準實戰考驗。演習計畫制定了多項艱巨的任務,儘管環境和其他各方麵條件都很惡劣,絕大部分的T-18輕型坦克還是經受住了考驗。然而,“大毛病沒有,小問題一堆”,T-18在演習中暴露出的細小問題都被軍事科技委員會一一記錄在案,它們成為後來“1930年型T-18輕型坦克”的改進依據。
同年7月到12月,T-18輕型坦克終於迎來了參加實戰的機會。蘇聯紅軍和張學良東北軍為了爭奪中東鐵路的控制權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雙方累計動用的一線兵力超過二十萬(參考中方資料),戰事持續長達近五個月,最終以東北軍的失敗而告終。蘇聯紅軍在戰鬥中出動了T-18輕型坦克。

大發展時期


三十年代,是蘇聯坦克工業由初創到大發展的重要時期。1929年7月,蘇聯政府批准了第一個坦克生產計畫,確定要以
超輕型坦克、輕型坦克、裝甲汽車、自行火炮、履帶式裝甲輸送車等裝備蘇聯軍隊。
執行這一計畫的初期,由於缺少設計和生產坦克的經驗,遇到了極大的困難。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和廣大勞動者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設計出多種型號的新型坦克。其中有T-27超輕型坦克、T-37水陸坦克、T-26輕型坦克以及BT系列快速坦克、T-28中型坦克、T-35重型坦克等。
T-27超輕型坦克以英國的“卡登·絡伊德”Ⅳ型坦克為原型,改進設計而成,1931年2月定型。其戰鬥全重為2.7t,乘員2人,武器是一挺7.62mm機槍,發動機功率40hp。這種坦克共生產了4000多輛,在蘇軍中一直服役到1941年。由於T-27坦克的防護力太弱,蘇聯政府決定生產一種輕型水陸坦克來取代它。這就是後來研製成功的T-37水陸坦克。
T-37水陸坦克於1933年裝備蘇軍。其戰鬥全重為3.2t,乘員2人。裝一挺7.62mm機槍,發動機功率仍為400hp,但裝甲比T-27有明顯改進,提高了防護性能。
T-37水陸坦克共生產了約1200輛。後來,被T-38水陸坦克所取代。
T-38坦克還是蘇軍最早能空運的坦克。在研製T-27超輕型坦克的同時,還研製了一種輕型坦克,這就是很有名氣的T-26輕型坦克。
T-26於1931年研製成功。1931~1940年期間,共生產了12000餘輛T-26系列輕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軍裝備數量最多的一種坦克。這種坦克曾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和1939年蘇、日軍隊的哈勒哈河戰鬥。
BT坦克是30年代蘇聯紅軍的著名坦克,BT是俄文“快速坦克”的縮寫。BT快速坦克是以美國的“克里斯蒂”坦克為基礎發展起來的。1931年9月,製成了BT-1坦克的樣車,隨發展出BT-5、BT-7等型號。
BT系列坦克對後來著名的T-34坦克的生產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到1937年底,蘇軍共裝備了近5000輛BT系列坦克,成為當時裝備數量僅次於T-26坦克的蘇軍裝甲兵的重要裝備。
T-28(如右圖)中型坦克和T-35重型坦克的設計成功,在蘇聯坦克發展史上,也是有一定意義的。因為這兩種坦克沒有受外國坦克形式的限制,表現了蘇聯坦克設計師們的獨創性。T-28和T-35的研製成功,標誌著蘇聯坦克已由輕型坦克為主向中型坦克為主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十年代,蘇聯的坦克工業獲得了飛躍的發展。到1937年,蘇聯共擁有各類坦克15000輛,成為當時世界上的頭號坦克大國。不過這期間的蘇聯坦克在質量上並不占優勢。三十年代中期,蘇軍已經有了獨立的坦克兵種,到1939年初,已經組建了統帥部預備隊的4個坦克軍、4個重型坦克旅和24個獨立的輕型坦克旅,以及步兵和騎兵兵團編成內的大量的坦克團和坦克營。蘇軍的坦克兵部隊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蘇德戰爭時期

三十年代末期,開始了蘇聯坦克製造工業的新階段。
1938年8月,蘇共中央召開會議,研究了發展坦克裝甲車輛的問題。會議做出了研製新型坦克的決定。在這個決定的指
導下,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們研製出著名的KV-1重型坦克和T-34(如下圖)中型坦克。從國際背景來看,30年代末期,德、日法西斯國家加緊擴軍備戰,世界大戰的危險迫在眉睫。
1939年,德國研製出三號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再加上大量裝備了二號輕型坦克,形成了強大的突擊力量。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
1940年,德軍在西線發動閃電戰,席捲西歐大陸。戰爭的危險使蘇維埃共和國面臨著嚴重的威脅。蘇軍最高統帥部清醒地認識到,30年代中期大量裝備蘇軍的T-26、BK輕型坦克不足以對付德軍的三號、四號中型坦克。這種認識對KV-1重型坦克和T-34中型坦克的加速研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到1941年6月,蘇聯工業部門僅僅生產了1861輛KV-1和T-34坦克。要想使坦克部隊換裝,這一數量是遠遠不夠的。蘇聯不得不在坦克數量雖多,但已陳舊和嚴重破損的情況下投入戰爭。這對戰爭初期戰局的發展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在此期間,蘇軍的坦克裝甲部隊進行了徹底的改編。1939年底,裝甲坦克兵改為旅的編制。坦克旅編有4個坦克營,共258輛坦克。在陸軍編成內,組建新型摩托化師,每師有2個摩步團、1個坦克團和1個炮兵團。
1940年夏,裝甲坦克兵編制中又恢復了軍一級兵團。機械化軍編成內有2個坦克師和1個機械化師及各種保障部隊、分隊。坦克師編有375輛坦克。裝甲坦克兵曾計畫大規模地加以改編,重新組建29個機械化軍。按照計畫,大約需要有32000輛坦克,其中應有16600輛新型坦克。由於時間倉促,到大戰爆發時,大多數機械化軍都沒有齊裝配套。
1941年6月22日,德軍大舉進攻蘇聯。一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面戰爭開始了……

衛國戰爭時期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大舉進犯蘇聯。凌晨3點15分,
德軍實施“巴巴羅薩”計畫,從波羅的海到喀爾巴阡山的寬大正面上,以152個師、305萬人
的兵力,突然發動了閃電似的進攻……
1941年6月~1945年5月,歷時4年的蘇德戰爭,蘇聯人稱之為“偉大衛國戰爭”。這場戰爭是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也是武器裝備、軍事實力、綜合國力的全面較量。戰爭中發生了多次規模巨大的坦克戰,在世界戰爭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蘇聯坦克在戰爭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
在衛國戰爭時期,蘇聯除大量生產了T-34中型坦克外,還研製成功了KV-2重型坦克、T-60/70輕型坦克以及多種自行火炮等。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並裝備了10.4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是同期德軍(約4.2萬輛)的2.5倍。

坦克裝甲兵的編制

衛國戰爭期間,蘇軍裝甲兵的編制發生過幾次重大的變化。由於戰爭初期坦克損失量巨大,且不能迅速恢復,1941年7~8月解散了機械化師,建立了獨立坦克師(217輛坦克)、坦克旅(93輛坦克)和坦克營(29輛坦克)。
到1941年底,作戰部隊共有3個坦克師、76個獨立坦克旅和100個獨立坦克營。
隨著坦克的裝備數量增加,1942年夏天,形成坦克軍的編制。每個坦克軍有5600人,坦克168輛(T-34、T-60或T-70),76門火炮和迫擊炮,20門高射炮和8門火箭炮。
1942年秋,開始組建機械化軍。
1942年開始組建坦克集團軍。坦克集團軍編成內有3個坦克軍、1個獨立坦克旅、1~2個步兵師和若干專業兵種分隊。
1943年春,又進行了新的改組,坦克集團軍由2個坦克軍和1個機械化軍組成,大大提高了機動性。
1945年初,在蘇的戰場上作戰的陸軍已有6個坦克集團軍、14個獨立坦克軍和7個機械化軍、27個獨立坦克旅和7個自行火炮旅,還有大量的坦克獨立團和自行火炮團,成為蘇聯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和機動力量。

戰後第一代坦克

軍事專家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至今,各國的坦克裝甲車輛發展了三代(有些國家已裝備擁有第四代技術的坦克)。50年代研製的坦克裝甲車輛便是戰後的第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人民同心協力醫治戰爭創傷,致力於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到1948年,工業生產便恢復到戰前的水平。
1953年,蘇聯在工業產品的產量上已躍居世界第二位,科學技術水平也躍上一個新台階。但在當時,世界處於“冷戰”時代,美國等12個歐美國家於1949年率先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旨在“遏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實則對蘇聯和東歐各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這種嚴峻的形式下,蘇聯不得不優先發展重工業,發展軍事工業,竭盡全力來加強蘇聯的國防實力。
一般說,蘇聯的坦克發展採取漸進的發展方針。在戰後一段時期,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再加上充份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寶貴實戰經驗,蘇軍裝甲兵的裝備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研製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T-54/55中型坦克,(T—54坦克如左圖,)以及PT-76水陸坦克、T-10重型坦克、BTR-40、BTR-50、BTR-152等裝甲輸送車,使蘇軍裝甲機械化部隊的戰鬥力大為增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蘇軍裝甲部隊的編制就作了重大調整。取消了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分別改編為坦克師和機械化師。但這些師中的戰鬥車輛的裝備數量比原來相應的軍還多,火力也大大加強。此外還組建了機械化集團軍,每個機械化集團軍編有2個坦克師和2個機械化師,還有其他戰鬥保障部隊,成為在戰役中發展勝利的強大突擊力量。
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在陸軍重的比重大為提高,成為陸軍中的基本突擊力量。ASU-85空降自行火炮戰後第二代六十年代發展的坦克裝甲車輛是戰後的第二代車輛。在蘇聯,赫魯雪夫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期間,宣揚的是“沒有武器、沒有軍隊和沒有戰爭的世界”,並認為“戰爭的結局取決於使用火箭-核武器”,陸軍和海軍軍艦存在的意義已大大減少。所以,在此期間,蘇軍先後裁減兵員240萬人,1964年還撤銷了陸軍司令部。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在軍費不斷增加的同時,加強了炮兵、坦克兵、空降兵和海軍的建設,1967年恢復了陸軍司令部。
從1969年起,將陸軍師從140個擴編到170個左右。60年代末,蘇軍坦克的數量和1939年相比,增加了15倍;裝甲輸送車和其他裝甲車輛增加了36倍;蘇聯摩托化步兵的人均機動功率已達到22kw,是1939年的10倍。蘇聯陸軍“正沿著提高火力、突擊力、快速力和機動力的方向發展”,使“坦克兵是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的地位得到提高。
這期間,蘇軍裝備的坦克裝甲車輛主要有:T-62中型坦克(如右圖) 、BMP-1步兵戰車、BTR-60裝甲輸送車、BRDM-2裝甲偵察車、ASU-85空降自行火炮等。60年代的蘇聯,在大力發展主戰坦克的同時,很注意發展各種戰鬥配套車輛,因而,顯著的提高了蘇軍坦克部隊的綜合戰鬥能力。

蘇美冷戰時期

七十年代起,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的關係有所緩和。進入八十年代,蘇美關係一度於緊張狀態,雙方圍繞著核裁軍問題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加上1979年12月,蘇軍入侵阿富汗,發生了一場長達九年多的局部戰爭。蘇軍一直保持著一支龐大的常規武裝力量。
八十年代後期,隨著中導條約的簽字和中歐裁軍方案的提出,東西方的緊張關係才有重大轉變。但直到九十年代初,蘇聯軍隊的規模仍然很龐大,裝備的各型坦克的數量高達5.5萬輛,居世界第一位。
七十年代以來,蘇軍隊常規戰爭的重視程度大為提高,準備打一場“以核武器為後盾的常規戰爭”,發展了大縱深作戰的“戰役機動集群”理論。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使蘇軍的坦克師和摩步師的現代化合成水平大大提高。以蘇軍坦克師為例,在人員、坦克數量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壓制兵器、步兵戰車、防空武器、反坦克武器的數量和火力成倍增加,1980年起增編直升機大隊,並加強了後勤補給能力。據稱,為了進一步強調合成化,蘇軍組建了新式陸軍合成軍、合成旅,其火力明顯增強,直升機數量進一步增多,使合成化程度大為提高。

蘇聯解體之後


1991年,世界第二超級大國─蘇聯從此不復存在了,它分解為15個獨立的共和國,雖然還稱為獨立國家國協,但這時已沒有了昔日大國的威風了。作為原蘇軍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擁有原蘇軍絕大部份的裝甲部隊,這包括原駐東德、捷克、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精銳裝甲集團軍,還有駐西伯利亞的龐大裝甲部隊。這些部隊擁有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和最強的戰鬥力。它還繼承了原蘇聯最大的四個坦克生產廠中的三個:基洛夫坦克廠、車里雅賓斯克的坦克城和下塔吉爾的坦克廠。(下塔吉爾集團在二戰中的產品有:T-34和T-44坦克,戰後是T-54、T-55、T-62、T-72和T-90主戰坦克。)
可是,俄羅斯後來的岌岌可危的經濟狀況,使國防部門拿不出錢來採購更先進的武器裝備。資金的不足,直接導致裝備嚴重老化,武器來不及更換,士兵們身體狀況變差,沒有時間和金錢用來訓練。以至於,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大失水準,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還損兵折將,好不窩囊。
九十年代中期,俄羅斯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它又開始努力恢復它的大國身份。各坦克設計局紛紛拿出了他們的新作:T-80U、T-90、“黑鷹”、還有最近公開的T-95。這些坦克有的是在原來坦克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有的則是全新設計的。這一時期,俄羅斯還研製出許多裝甲車輛:BMP-3傘兵戰車、BTR-90裝甲輸送車等。這反映了俄羅斯坦克工業的巨大實力。俄羅斯還緊緊抓住海外的市場,積極的向外推銷它的裝備,並且還為廣大使用其裝備的原華約國家提供改進方案。目前俄羅斯已成為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軍火出口國。相信隨著形勢的好轉,俄羅斯還會重現它大國形像的。

前蘇聯重要坦克

T-34坦克
T-34坦克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著名設計師科什金的嘔血傑作。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駛離哈爾科夫的工廠生產線,被命名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T-34坦克於6月完成生產圖紙,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是二戰期間總體設計最優秀的坦克。 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至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0000輛,遠遠超過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稱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這就是“T-34危機”。 不過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 T-34/76B 1942型出現於蘇德戰爭爆發後,主要根據戰場經驗,對A型加長炮管以增強穿甲能力,增加了炮塔裝甲厚度,主要於1941年—1942年間生產。
T-32坦克在1939年向總部展出的時候,引起了轟動。T-32不僅繼承了БТ坦克優秀的機動性能,而且火力和防護能力有極大的飛躍。T-32的優異表現也壓倒了同場展出的KV-1坦克。而後科什金依照領導要求,改進設計成功了T-34中型坦克。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樣車之前,蘇聯領導層就決定同意用T-34裝備蘇聯紅軍。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駛離哈爾科夫的工廠生產線,被命名為T-34/76 Model1940型(T-34/76A)。2月初,2輛T-34在進行哈爾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輔-哈爾科夫的長途行駛試驗中,給在莫斯科紅場觀摩試驗的史達林留下深刻印象。操勞過度的科什金因患肺炎一病不起,於當年9月26日病逝,最終沒有看到絕筆之作T-34的精彩表現。他的助手莫羅佐夫接替了他的遺志,T-34坦克於6月完成生產圖紙,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T-34坦克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是二戰期間總體設計最優秀的坦克。
T-34/76A坦克於1940年完成115輛,並將一部分派往芬蘭實戰試驗,但未能來得及參加戰鬥。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完成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Ⅳ號坦克的數量。至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
T-34/76型坦克主要有A、B、C三種型號,是蘇德戰爭期間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從1943年秋天開始,針對德國已經出現豹式和虎式坦克,T-34安裝85mm火炮,定名T-34/85型坦克。同年12月15日獲準投入大批量生產,當年生產283輛,次年即猛增至11000輛,取代T-34/76成為戰爭後期蘇軍機械化部隊的主要裝備。各型T-34在戰時生產超過50000輛,遠遠超過所有德國坦克的總和,稱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這就是“T-34危機”。作為應對措施,德國Ⅲ號改裝長身管50mm火炮,Ⅳ號坦克則改裝長身管的75mm火炮,同時都大大加強裝甲,勉強可以對抗T-34/76。同時又開始研製Ⅴ號“黑豹”式和Ⅵ號“虎”式,其中“黑豹”坦克明顯效仿T-34的設計思想,以至於早期原型車簡直同T-34/76一個模子。
不過包括T-34/76在內的各型蘇聯坦克也存在明顯缺陷,主要是沒有全部配備車際無線電聯絡設備,一般是幾輛T-34中只有一輛指揮坦克擁有無線電設備,坦克之間聯絡還依靠旗語。同德國主戰的各型坦克(Ⅲ、Ⅳ、Ⅴ、Ⅵ)基本都配備無線電相比,協同作戰能力相差不少,所以當編隊行進作戰時難以充分發揮坦克的優異性能,特別是遭遇突發情況時應變能力差。所以由一輛性能不怎么樣的Ⅲ號坦克,擊毀多輛T-34的戰例屢見不鮮。後期隨著T-34/85坦克無線通訊設備的改善(同時增加一名無線電通訊員),這個弱點才逐步改觀。
戰後,蘇軍中T-34坦克直到50年代才被T-55取代。此外T-34也裝備很多國家的軍隊,曾經在朝鮮、越南、中東等戰場參戰,甚至在波赫內戰之中,仍出現了T-34的身影。

T-54 、 55 型主戰坦克

發展過程

T-54、55 坦克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一代主戰坦克,1947 年開始研製,1950 年定型投產,是蘇聯五十年代的裝備車型。其主要改進型為 T-54A 、T-54Б和T-54C,T-54C 的改進型稱 T-55 。T-54 坦克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坦克,從 1948 - 1963 年,製造了 30000 輛。1970年,在T-64的基礎上研究出了T-72。由於T-72在海灣戰爭中表現不佳,所以俄羅斯在80年代研製了T-80,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T-90。

性能特點

①採用較好的防彈外形。T-54、55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前蘇軍列裝的第一代主戰坦克,設計時充分吸取了蘇德戰爭經驗,外形設計較合理,車身低矮,炮塔扁圓,無明顯的幾何形狀。
②火力較強。採用100毫米線膛炮,配備多種彈藥,能夠有效毀傷均質裝甲的西方坦克。
③設計簡單,便於大量生產和裝備。火控系統性能低於西方同一時期坦克,複雜條件下戰鬥力有限。

主要改型

T-54A中型坦克。1954年列裝,改進的項目主要有:裝有新式的Д-10TT100毫米線膛炮;配有陀螺式單向穩定器並能以動力控制高低瞄準;在炮身上增添了抽氣裝置;車內有新式空氣濾清器,一台電動機油泵,一台涉水和潛渡時用的排水泵,一個自動滅火系統,還增加了外置油箱。該坦克戰鬥全重36.5噸,乘員4人, 柴油發動機功率為382千瓦,最大速度 48千米/小時,最大行駛距離 400 公里,最大爬坡度30度,克服垂直牆高0.8米,越壕寬2.7米,涉水深1.4米,潛水深 4.5米。該坦克裝有Д-10T100毫米線膛炮和TLЦ -22 鉸鏈式瞄準鏡,配有榴彈、穿甲彈和破甲彈,彈藥基數34發,穿甲彈初速895米/秒。輔助武器有一挺 7.62 毫米航向機槍
T-54B。改進主要是:主炮採用了Д -10T2C100 毫米火炮,配用了雙向穩定器。為車長和炮長安裝了紅外夜視器材,改進了潛渡裝置。
T-54C 。在 T-54 Б的基礎上取消了高射機槍
T-55 坦克。由T-54C坦克改進而成,於50年代末期裝備部隊,1961年11 月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露面,曾大量生產和裝備部隊。其改進型 T-55A 坦克於 1963 年“五一”節的閱兵式上首次公開露面。 T-55 坦克的主要改進是發動機、傳動裝置和火炮穩定裝置。其動力裝置,是一種改進型的V型 12 缸水冷柴油發動機,功率為 406 千瓦。為了適應增大的輸出功率,改進了坦克的傳動裝置,燃料容積提高,作戰半徑提高約 25 %,彈藥基數增加到 43 發,主炮有高低和方向穩定器。改進型的 T-55 還裝有雷射測距儀和紅外夜瞄裝置。
T-54、55坦克參加了第三、四次中東戰爭。在中東戰爭中,T-54 、55 坦克的對手是以軍美制 M48、M60 坦克,在實戰對抗中,蘇制坦克明顯處於下風,加之以軍坦克戰術較為靈活,使 T-54、55 坦克遭受了重大損失。其中,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在坦克數量上處於劣勢,與阿方的對比為1:2,然而在6天的戰爭中,以軍以戰損61輛坦克的代價擊毀了阿方820 輛坦克。 T-54 、 55 在戰爭中暴露出的缺點是:①裝甲防護力差,且不夠均衡。②機動能力不夠強,對保障依賴過大。③主炮破甲能力不夠,火控系統相對落後。

識別特徵

①主炮。 T-54 坦克主炮無抽氣筒,T-55 抽氣筒位於炮口呈圓柱形,似炮口處炮管的加粗段。
②炮塔。炮塔位於車身中部偏前,兩側首尾相接有登車把手,後方無西方坦克常設的儲物筐,炮塔外部圓滑。
③行走部分:採用 5 對大直徑負重輪,第一、二輪之間間距較大,其後各輪間等距配置,履帶無托帶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