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債務危機

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了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三次金融大風波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長期推行貨幣主義政策,導致生產萎縮,經濟虛弱,財政拮据,一直靠出賣資源、舉借內外債支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羅斯債務危機
  • 成分:三次金融大風波
  • 根本原因:長期推行貨幣主義政策
  • 結果:經濟虛弱,財政拮据
背景,應對,

背景

但具體誘因,則有所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波及之故,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政府的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1998年8月17日,俄羅斯聯邦政府宣布盧布貶值、並推遲所有外債償還期,不僅導致大量投資俄羅斯政府國債的投機資本損失慘重,而且致使國際商業銀行的大量金融債權難以收回,引發俄羅斯債務危機。

應對

解決債務危機的兩大手段,一是以貨抵債,俄羅斯首先用這種方式成功解決了對捷克的債務。俄羅斯對捷克的債務絕大部分是前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總計36億美元,至2002年初還有11億美元尚未還清。自1994年起,俄羅斯主要用商品償還債務利息,2002年開始償還債務本金。同年2月,俄羅斯捷簽署了俄羅斯用商品償還捷債務的初步協定,俄用價值2.1億美元的商品償還所欠捷克的部分債務。用以還債的商品主要是用於核檢測的專門設備、核燃料、冶金產品、電力、零部件及軍用器材。
在俄羅斯償還所欠哈薩克斯坦債務時,這種債務轉換方式也得到了有益的嘗試。截至2001年底,俄共向哈提供了77架軍用飛機和1套S-300型防空飛彈系統,從而全部償清了1994年由於俄從哈運走40架戰略轟炸機所欠下的債務。2002年11月,俄哈就俄用航空設備向哈支付6500萬美元債務達成協定。
二是債務互換。2000年2月14日,經過長達18個月的談判,俄羅斯政府終於與倫敦俱樂部的國際商業銀行們達成債務重新結構化(restructure)協定,該協定是債務重組和債務互換的混合體。協定規定,西方國際商業銀行將免去從前蘇聯以來的俄羅斯政府所累計欠下的320億美元債務中的36.5%,餘下的債務將進行兩次轉換,一是將承債主體由部分國有的Vneshekonom Bank轉換為俄聯邦政府,二是將債務本身轉換成30年期的歐元債券,並有7年的寬限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