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斯特拉發戰役

俄斯特拉發戰役

1945年3月10日—5月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烏克蘭第4方面軍於在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實施的進攻戰役。戰役目的是粉碎德軍“海因里齊”集團軍級集群(3月22日起改稱坦克第1集團軍),攻占俄斯特拉發工業區,史稱俄斯特拉發戰役。俄斯特拉發戰役的結果,烏克蘭第4方面軍攻占了俄斯特拉發工業區,進至特羅保以西、施特恩貝克,奧得里、弗倫什塔特、羅日諾夫、霍萊紹夫以東一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斯特拉發戰役
  • 時間:1945年3月10日—5月5日
  • 地點:捷克斯洛伐克
  • 目的:粉碎德軍海因里齊”集團軍級集群
戰役地點,戰役兵力,戰役過程,戰役艱辛,戰役結果,戰役人物,相關書籍,

戰役地點

捷克斯洛伐克北摩拉維亞州首府,重工業中心。位於奧得河上游及其支流的匯合處,鄰近波蘭邊境。大市區包括奧得河兩岸的摩拉維亞俄斯特拉發西里西亞俄斯特拉發,以及附近的城鎮。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人口32.3萬(1982)。1267年建城堡,為摩拉維亞北部的要塞。1770 年發現附近的俄斯特拉發-卡爾維納大煤田,大部分為優質煉焦煤。19世紀上半葉即成為國內重要的冶金工業中心,現建有哥特瓦爾德夫鋼鐵聯合企業,生產全國一半以上的原鋼和生鐵,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煤炭基地和鋼鐵工業中心。機械製造工業亦很發達,以礦山冶金機械、化工機械為主,其次有工具機、車廂、汽車等工業。化學工業以煤化工為主,生產化肥、硫酸、染料等,是國內化工產品的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通國內外,其中通波蘭弗羅茨瓦夫克拉科夫的鐵路已實現電氣化。市內有工業學院、礦業學院、煤炭工業科學研究院以及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教育機構。有建於13世紀的聖文采斯拉斯大教堂等著名的歷史建築。
俄斯特拉發俄斯特拉發

戰役兵力

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為彼得羅夫大將,3月25日起為葉廖緬科大將)轄第38集團軍(司令為莫斯卡連科上將)、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為格列奇科上將)、第18集團軍(司令為加斯季洛維奇中將)和空軍第8集團軍(司令為日丹諾夫空軍中將),於3月初前以右翼強渡了維斯瓦河,而在中央和左翼,則在日維茨、利普托夫斯基—聖米庫拉什一線進行戰鬥。蘇軍必須突破德軍預有準備的堅固築壘防禦。其步兵比德軍多0.7倍,炮兵多1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0.8倍,飛機多2.4倍。戰役企圖規定,以方面軍右翼(第38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向弗里施塔特、米斯泰克、奧洛穆茨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第18集團軍向魯容貝羅克日利納克羅梅日什方向實施輔助突擊,以制止德軍向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調遣兵力。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同蘇軍一起行動。
德軍留在蘇聯的大片墳場德軍留在蘇聯的大片墳場

戰役過程

進攻於3月10日開始。在8天的激烈戰鬥中,第38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在15公里正面上僅推進6—12公里,未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是許多原因造成的結果。由於軍隊數量少,方面軍首長未能在主要突擊方向構成必要的密度。極為不利的天氣條件,嚴重限制了炮兵和航空兵的行動,對進攻的實施起了不利的影響。在進攻的組織方面也有錯誤,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於3月17日給方面軍軍事委員會指出了這一點。
德國空軍斯圖卡飛機德國空軍斯圖卡飛機
由於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科涅夫)在拉蒂博爾地域順利進攻,烏克蘭第4方面軍司令員決定將基本兵力向其左翼靠攏,從西北面迂迴德軍工事,爾後從北面向俄斯特拉發進攻。3月24日,方面軍再度發起進攻。方面軍右翼(第38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克服德軍激烈抵抗,4月5日前向俄斯特拉發方向推進約40公里;左翼(在近衛第1集團軍一部配合下的第18集團軍)向西推進約85公里。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數百個居民地獲得解放。

戰役艱辛

大本營考慮到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此前已向西方縱深推進,便對原定在捷克斯洛伐克東部地區粉碎德軍的計畫作了修改。因此,烏克蘭第4方面軍應以其右翼沿奧得河岸向奧洛穆茨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第60集團軍(4月6日由烏克蘭第1方面軍轉隸,司令為庫羅奇金上將)、第38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在主要突擊方向行動。
4月15日,烏克蘭第4方面軍按照進一步明確的計畫重新開始進攻。衝擊前,進行了炮火準備航空火力準備。德軍依託奧帕瓦河右(南)岸的永備工事體系以及沿奧得河、奧爾謝河的築壘防禦地帶,進行了激烈抵抗。最初幾天,進攻速度每晝夜未超過1—2公里。但是,近衛第1集團軍右翼同第38集團軍部隊一起進行激烈戰鬥,於4月21日粉碎了德軍抵抗,進至俄斯特拉發外層防禦圍郭,開始在該市接近地戰鬥。4月22日,第60集團軍攻占特羅保(奧帕瓦)市。在這些戰鬥中,空軍第8集團軍和與其協同行動的捷克斯洛伐克混成航空兵第1師,對地面軍隊給予了很大幫助。它們共出動2589架次,擊毀德軍大量軍事技術裝備、武器和彈藥。4月24日,方面軍司令員為儘快粉碎德軍俄斯特拉發集團和攻占該市,決定以第60、第38集團軍和近衛第1集團軍的突擊集團在各狹窄地段進攻,分割德軍,將其各個消滅。4月30日,近衛第1集團軍和第38集團軍攻占了俄斯特拉發市,第18集團軍攻占了西喀爾巴阡山的重要交通樞紐日利納市。俄斯特拉發的解放,是方面軍戰鬥行動的轉折點。德軍喪失強固的俄斯特拉發築壘地域後,再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建立足夠堅固而穩定的防禦。5月6日,烏克蘭第4方面軍攻占了施特恩貝克市,進至奧洛穆茨市接近地,烏克蘭第2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馬利諾夫斯基)亦從西南面向該市進逼。德軍在被合圍的威脅下急忙開始從俄斯特拉發工業區撤出坦克第1集團軍。從5月6日起,烏克蘭第4方面軍未經戰役間歇即參加了布拉格戰役,配合烏克蘭第1、第2方面軍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
希特勒等人研究侵蘇作戰計畫希特勒等人研究侵蘇作戰計畫

戰役結果

俄斯特拉發戰役的結果,烏克蘭第4方面軍攻占了俄斯特拉發工業區,進至特羅保以西、施特恩貝克,奧得里、弗倫什塔特、羅日諾夫、霍萊紹夫以東一線。該方面軍向捷克斯洛伐克中部繼續挺進的條件已經具備。戰役期間,德軍官兵被擊斃10萬餘人,被俘15萬餘人,被擊毀和繳獲火炮4000門、迫擊炮157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087輛、飛機737架。方面軍取得了在難以通行的山林地條件下行動的豐富經驗。方面軍主力逐漸向右翼靠攏,是這一戰役的一個特點。妥善進行的黨政工作,對戰役勝利起了很大作用。在奪取俄斯特拉發和日利納戰鬥中戰功卓著的烏克蘭第4方面軍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第1軍的92個兵團和部隊,被授予各種蘇聯勳章。
蘇軍重炮陣地蘇軍重炮陣地

戰役人物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
安德烈·伊萬諾維奇·葉廖緬科,〔1892.10.2(14),馬爾科夫卡鎮,今屬伏羅希洛夫格勒州—1970.11.19,莫斯科〕蘇聯統帥,蘇聯元帥(1955),蘇聯英雄(1944.7.29)。1918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18年參加蘇軍。衛國戰爭結束後,1945一1958年曆任喀爾巴阡軍區司令、西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和北高加索軍區司令。1958年起任蘇聯國防部總監組總監。1956年起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蘇聯第二—八屆最高蘇維埃代表。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英雄(1970)。獲列寧勳章5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紅旗勳章4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3枚,一級庫圖佐夫勳章1枚,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榮譽武器1件。葬於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

相關書籍

《騎兵第1集團軍作戰札記》,羅斯托夫1957年版;
《在西方向上》,莫斯科1959年版;
《駁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偽造者》,莫斯科1960年第2版;
史達林格勒》,莫斯科1961年版;
《戰爭初期》,莫斯科1965年版;
《懲罰的年代(1943—1945)》,莫斯科1969年版;
《莫忘這場戰爭》,頓涅茨克1971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