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月

供月

供月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歲時風俗,把中秋節時將月餅、果品等擺在院子中間,月亮先“吃”,然後人才能吃的一種風俗習慣。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供月
  • 屬於:中國歲時風俗
  • 時間:明嘉靖年間
  • 節目:祭月拜月活動
介紹,溯源,意義,賞月與供月,供月與月餅,月餅的由來,吃月餅的地位,月餅是好夥伴,需月餅的原因,團圓的象徵,豐年的象徵,生殖的象徵,供月的詩詞,《中秋》,八月十五玩月,《水調歌頭》,《中秋月》,《太常引》,《中秋旅思》,《月夜思鄉》,《煎熬》,

介紹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今,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民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溯源

祭月的習俗開始年代無法確定,就現有的文字資料來看,《周禮》等文獻中已確定無疑地證明,其時對日月的崇拜已發展至宏大而正規的天子的日月祭祀。《周禮·典瑞》:“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禮記·祭義》:“祭日於壇,供月於坎”。《國語·周語》:“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
漢代枚乘的《七發》中說,“客曰: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並往觀潮於廣陵之曲江”,這或許是今天中秋後觀錢塘潮風俗的由來。大約到了魏晉之時,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歐陽詹在《長安玩月詩》序中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則寒暑勻,取之月數,則蟾魄圓。”待到宋時,才正式定為中秋節:“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月餅被列為節日佳品,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佳句。
南宋中秋節活動,則更為豐富多彩: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舉,或攜湖海,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並在江上施放萬盞“小點紅”(小羊皮燈),燦如繁星,十分可觀。明清以來,“賞中秋”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還形成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等特殊習俗。至今,每逢中秋佳節,民間仍盛行賞月、吃月餅和團圓飯以及舞龍、點塔燈等習俗。

意義

中華民族的祭祀文化,表達的是“敬天、禮地、愛人”這三種基本情感指向,所崇拜的是天神、地祗、人鬼三種類型的神明。天神之中,按等級分為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和列星三等,太陽和月亮就是華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為什麼天子要祭天地日月?鄭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訓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況人得不事耶。”帝王自命昊天上帝之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以日為兄以月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護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範“孝悌”之義,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日月之祭的時間,自周代就定在了春分秋分,即所謂“兩分”。為何要定在這兩個日子呢?這要從天文與二十四節氣說起。
每年夏至之後,太陽就從北回歸線逐日南移,到每年公曆9月23日前後(22-24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再往南,北半球的秋季就將結束而迎來冬天。這一時刻,二十四節氣中稱為秋分。先民認為,日屬陽之精,月屬陰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故祭以二分,為得陰陽之義。”鄭玄也說,“君子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故本二分也。”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別成了祭祀太陽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稱“朝日”,供月,稱“夕月”。“夕月禮”就成為了供月之禮的特有稱呼。
雖然《周禮》中就已經確定了“兩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歷代的時間並不絕對固定(波動主要發生在比較短的王朝),不過,總的來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選擇。

賞月與供月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鐘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台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於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於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台,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供月與月餅

月餅的由來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遊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讚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吃月餅的地位

雖然在唐朝部分地區就有了月餅,但月餅風靡全國還是在宋朝。為什麼呀?這只能說偶像魅力是無窮的。原來北宋皇家喜歡在中秋吃月餅,這樣一來各地紛紛效仿,中秋食月就成了全國性習俗。

月餅是好夥伴

傳說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朱元璋組織農民起義,特製了一批大圓餅,裡面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廷對這有功的月餅大家讚賞,中秋食餅的習俗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還有的說這用月餅夾字條約定起義的不是朱元璋的主意而是張士誠。他利用中秋親友互贈月餅的習俗,在月餅餡中夾進起義的字條,約齊各地人馬在中秋節舉事。只是最後坐上皇帝寶座的是朱元璋,這份功勞就被後人算到明太祖頭上了。
還有的說這用餅夾字條的做法可不是明朝人的首創,而是古已有之。那時沒有電話電報,兩國交戰,軍隊調度都靠傳令兵東跑西跑,訊息太不安全了。為了防止訊息走漏,將帥們想出的一個主意:把紙條卷好放在一個圓餅里。

需月餅的原因

最初的月餅當是宋朝大詩人蘇軾詩中所提到的加糖和油酥的小圓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月餅這一名稱的出現,是在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該書的“蒸作從食類”就列有“月餅”。這種月餅是一種帶餡的籠蒸的發麵餅,與今日的月餅有很大的不同,但已是當時中秋節的應節食品,至今,山東、河南地區的農家於中秋節還自製這種月餅,這可視為宋朝月餅的遺俗。明清時,月餅成為中秋節的饋贈禮物和食物,並有象徵團圓等意義。明朝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月餅成圓形,象徵圓月,取月圓人團圓之義。祭月必以圓餅、圓果,都是以象徵圓月之物為祭品。宋人還有合家分食一個月餅以取團圓的習俗。劉若愚明宮史》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宋朝的月餅已經有很多品種,而且還有價格昂貴的高檔次月餅。明朝枕榜《宛暑雜記》說:“八月饋月餅。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饋,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七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清朝,人們還將有關月亮神話傳說的圖案,繪製於月餅表皮,突出表現了寄託月餅之上的美好願望。《燕京歲時記·月餅》說:“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大月餅上繪製的圖案更為豐富,“餅圓如三尺月,厚徑寸而高起,皆蟾輪、桂殿、兔杵、人立或吳剛倚樹,或嫦娥竊藥,精緻奪目。”這些月亮神話的圖案,激發了不少文人的詩興。彭蘊章《幽州風土詠》:“月宮餅,製成銀蟾紫府影。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袁景瀾《詠月餅詩》:“形殊寒具制,名從食單核。巧出餅師心,貌得嬋娟月。……”文人的歌吟為月餅和節日注入了濃濃的詩情。月餅包容著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中秋佳節贈月餅,食月餅,以月餅作祭月之祭品等,都表現了人們對月餅所包含的吉祥內涵的認同。

團圓的象徵

月餅取圓月之形,自產生以來,就成為中秋節象徵團圓歡聚的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月餅象徵團圓的意義貫穿中秋節一系列習俗之中。中秋節互贈月餅之俗,其意義在於祝願各家團圓歡聚。明朝田汝成《西湖遊覽志》:“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饋贈月餅祝團圓之俗一直延續傳承至今。民國二年《於潛縣誌》:“十五日,‘中秋節’。食月餅,饋送親戚。”民國十九年《壽昌縣誌》:“‘中秋’(新曆‘秋節’),各家以月餅相遺。”祭月是中秋節曾經盛行的習俗。祭月的對象為月神,月神也稱太陰星主、月姑、月宮姑娘等。一些地方祭月神不設神像,直接對月祭拜,但大多數地方則要張貼“月光神”(又稱“月光紙”)作為祭拜的對象。用於祭拜的供物以圓形月餅為主,還輔以瓜果,皆取圓形。有的地方還要將瓜果切成牙瓣如蓮花狀,以象徵月光紙上的蓮花座。以月餅祭月有多種意義,“團圓”是其中的意義之一。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繢滿月像,趺坐蓮華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以圓形月餅祭圓月,正是取團圓之義。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中秋祭月風俗,突出強調了祭品月餅的象徵團圓的功能:“十五日祭月,香燈供品之外,則團圓月餅也。”以月餅供月祭月祈願祝賀團圓之俗又多見於清及清以後的地方志中。清康熙四十四年《演州志》:“十五日‘中秋節’,以餅果祭月,亦聚飲賞玩,俗謂‘圓月’。”祭月儀式完畢,便食用祭過月神的月餅。吃月餅的習俗也表現了月餅象徵滿月與團圓的吉祥意義。1934年《萬全縣誌》說:“中秋節“是日,各家必定製特號月餅一個,供於月前。供畢,依人數平均剖之。每人一塊,分食之,謂‘團圓餅’。故玩月時,亦謂之‘團圓’”。全家按等分分食一個月餅,其意義在於祈賀全家人團聚,猶如滿月似的月餅合在一起。切月餅時,非常講究刀法,要求切出的各部分不僅數額和全家人數相等,而且大小均等,如果家有孕婦,還必須多切一份。這些習俗,都包含著借月餅祈求團圓之義。有的地方稱月餅為團圓餅,民國二十四年南京《首都志》引《金陵歲時祀》:“‘中秋’祀月,……月餅,俗名團圓餅,祀月之餘,闔家分啖,義取團聚。競稱‘中秋’為團圓節。”全家團聚吃月餅或分食一個月餅,都是為了祈望年年歲歲團圓。民國十六年《興城縣誌》:“十五日為‘中秋節’。……至夜,陳月餅瓜果於庭中,燃爆竹,焚香祭之,謂之‘拜月’。祭畢,家人分甘聚啖。是日也,月圓於上,人圓於下,故又謂之‘團圓節’。”

豐年的象徵

中秋節正值農作物收穫的季節。自遠古有農業生產活動始,人們在收穫之際就要舉行與春季播種時節的“春祈”活動相呼應的“秋報”活動,以感謝土地神賜給農作物豐收,並祈望明 年繼續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秋報活動是形成中秋節的文化因子之一,不少地方的中秋節還傳承著秋報的習俗,秋報時要舉行酬謝土地神、穀神的儀式。由此,中秋節吃月餅習俗也融入了秋報的因子,月餅成為豐年的象徵。在中秋節,人們往往要借月餅來慶賀豐年,祈望來年繼續獲得好收成。1959年北京中國書店《同治金門志》:“‘中秋’,村市各祀土地神,與二月同,春祈而秋報也。夜薦月餅……祀先祖家神,親友相饋遺。”1965年中華書局影印天一閣嘉靖本《龍溪縣誌》:“‘中秋’:祀上(土)神,視二月十五其費尤廣,蓋古人祭祀之遺意,春祈而秋報也。人家兒女於月下設果餅,環服之類群望星月而拜,致詞,謂之‘請月姑’。”

生殖的象徵

中秋節以月餅拜月祭月,還有祈子的意義。為祈子目的而舉行的拜月祭月活動,與婦女直接相關,所以一般只有婦女參加。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就對拜月者的性別作了明確規定。其實,這種說法僅適用於為祈子目的而舉行的拜月活動,至於為其他目的而舉行的拜月活動(如祈賀團圓等目的),則是男女老少都要參加的。在中秋節婦女舉行的拜月祈子活動中,月亮及其象徵物月餅,被賦予了賜子的功能,成為生殖的象徵。清乾隆十二年《新鄉縣誌》:“‘中秋’,戚友交饋月餅,婦女陳瓜果拜月。”清乾隆二十一年《獲嘉縣誌》:“十五夜,婦女設瓜果拜月。”這種只有婦女參加的拜月活動,顯然包含著向月亮及其象徵物月餅祈子的意義。在人們的觀念中,月亮、月餅是生殖之物,能使婦女受孕,所以,在中秋節,又有婦女照月得子的習俗。民俗認為:久婚不孕的婦女,為求子,可於八月十五日的夜晚月到中天之際,獨坐於庭中,靜沐月光,不久定能得子。靜坐沐浴月光以求子的習俗在有些地方則演變為在月光下走動,以照月得子,稱為“走月亮”。民國二十二年《吳縣誌》:“十五日為‘中秋節’。作月餅相餉、祀月……婦女亦盛妝出遊,曰‘走月亮’。”民國十年《寶山縣續志》:“‘中秋’,食芋艿、豆莢,婦女玩月,以走三橋為例。”為了生男,人們又在走月亮習俗中融入了摸象徵男性生殖器的圓木的活動。民國十九年《嘉定縣續志》:“‘中秋’:比戶競焚香斗,並陳瓜果,月餅祀於庭中。婦女踏月摸丁東。摸丁東者,夜至孔廟門上捫其圓木,謂可宜男。”中秋沐浴月光祈子習俗,包含了對月亮的生殖力崇拜。月餅之所以是生子的吉祥物,就在於其所代表的月亮為生殖崇拜對象。
由向月亮、月餅祈子的習俗逐漸衍生出了一系列祈子習俗,並形成了一連串與月餅功能相同的象徵月亮的祈子物。如中秋夜摸瓜、送瓜祈子習俗,便是以瓜來象徵月亮祈子。用瓜來象徵月亮作為祈子之物,不僅因為瓜與月亮同為圓形,還因為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本身就是生殖崇拜物,所謂“瓜迭綿綿”,即是認為瓜具有繁衍子嗣的功能,這正好與月生殖崇拜相耦合。以瓜象徵月,就產生了中秋夜摸瓜、送瓜以祈子的習俗。各地中秋摸瓜、送瓜習俗又有一些差異,有的地方是由祈子婦自己去摸回家,有的地方則由兒童摸瓜送給新婚之婦等等。至於所摸瓜之品種各地則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為冬瓜,有的地方為南瓜。因“南”與“男”諧音,南瓜又被認為是生男之兆。瓜、月餅被當作祈子的吉祥物,根源於人們對月亮的生殖信仰。月亮生殖信仰的產生,則與女性有關。月亮由缺到圓,又由圓到缺,正好是二十八天,而女性信水的周期也是二十八天左右。這種耦合,使得人們將女性的信水與月亮聯繫起來,稱信水為“月水”、“月信”、“月經”。並認為女人的生育與月亮的圓缺有某種感應關係,故女子為祈生育,便要在一年之中被認為是月亮最圓的時節祭月拜月、沐月以祈子;後來,又以月餅、瓜類為祈子物,是因為它們是月亮的象徵。

供月的詩詞

《中秋》

(唐)李朴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
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