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三橋

走三橋

流行於長江南部地區,是老百姓避災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動。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吳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三橋
  • 又稱同里走三橋
  • 類型:傳統歲時風俗
  • 亦稱:“走橋”、“走平安路”
歷史,三橋,儀式,價值,

歷史

走三橋(zǒu sān qiáo),吳地舊俗,婦女於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遊,歷三橋而止,以祛疾病,謂之“走三橋”。 清顧祿《清嘉錄·走三橋》:“元夕,婦女相率宵行,以卻疾病,必歷三橋而止,謂之‘走三橋’。案:《長元志》皆載‘上元,婦女走歷三橋,謂可免百病。’ 明陸伸《走三橋詞》:‘細娘分付後庭雞,不到天明莫浪啼。走徧三橋燈已落,卻嫌羅襪污春泥。’”
中國古代以各種各樣的禮教對婦女進行身心的束縛,但在元宵節這天,均暫時解脫對婦女的種種限制和束縛,允許其離開閨房外出參與娛樂活動。就這樣在元宵節婦女結伴來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橋,來迴路線也重複,據說可治病強身,抖去晦氣,祈免災咎等,所以叫“走百病”或“走三橋”。
走三橋在蘇州又叫“走橋”、“游安”、“走平安路”。是一種祈福,驅災,祝願的民間習俗。在蘇州山塘一帶,流傳有走三橋的民諺:“元宵夜走三橋,上橋走走,萬病無有;小孩走三橋,聰明伶俐讀書好;小伙走三橋,事業興旺步步高;姑娘走三橋,青春亮麗更苗條;老人走三橋,鶴髮童顏永不老。”

三橋

蘇州三塘習俗中的“三橋”是指山塘古街的“斟酌橋”“望山橋”和“繡花橋”。
同里古鎮習俗中的“三橋”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靜臥同里古鎮區的三座古石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它們是古鎮同里的橋中之寶,小巧玲瓏,端莊雅致,而又古樸稚拙,凝重滄桑,如三尊精美的石雕,跨三圩,越兩港,呈“品”字形,屹立於三河交匯處,凝眸對視,遙相呼應。周圍水木清華,街市成環,既不乏樹蔭葳蕤的幽雅寧靜,又盡顯人來人往的市井繁華。

儀式

同里走三橋習俗約略濫觴於清乾隆中期,形成的精確年代已難以查考。它起源於婚嫁習俗。每逢婚嫁、生日慶賀、嬰兒滿月等喜慶吉利之事,伴隨著歡快的鼓樂聲和鞭炮聲,伴隨著四處拋灑的喜糖,眉開眼笑的人們,喜氣洋洋的親戚朋友,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地繞行“三橋”,口中長長念誦著“太平吉利長慶”的祝詞,沿街居民紛紛出戶觀望,上前道喜祝賀。這種普天同慶的動人景象既是同里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淳樸善意的民風民心的真情流露。
舊時,凡鎮上居民結婚,娶親隊伍都要抬著花轎走三橋,老人過66歲生日,當天午餐後要走三橋,嬰兒滿月也要由其母親抱在懷裡走三橋。走時,一般是遵循吉利橋、太平橋、長慶橋的先後順序,繞行一周,不走回頭路。在婚俗上,新郞背著新娘過第一座橋,然後抱著新娘過第二座橋,最後牽著新娘的手過第三座橋。

價值

作為地方婚俗的一種儀式,走三橋習俗在文化人類學、民俗、心理學及社會學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作為同里全民性的社會風俗,走三橋習俗在傳承區域文化、凝聚文化認同、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促進多重溝通、融洽社會關係、最佳化民眾生存狀態及社會氛圍等,意義深遠。2011年,吳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橋習俗為第四批吳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