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 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秋祭月
  • 別稱:秋節
  • 節日時間:農曆八月十五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受漢文化影響的亞洲各國
  • 節日活動:祭月
  • 節日飲食:月餅,桂花酒
中秋由來,中秋節由來,皇家祭月,民間祭月,祭月儀式,祭月祝文,月光紙,祭月供品,月餅,桂花酒,

中秋由來

根據古代中國曆法,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三個月。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稱“中秋”。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春宮》,書中有“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動。

中秋節由來

唐太宗貞觀年間已出現“中秋節”一詞。《唐書·太宗記》中有“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的記載,說明當時已有節日的雛形。在繼承先朝祭月禮儀的同時,中秋節的活動內容因為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氣質而日益豐富起來,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遊月宮等神話的相繼出現,使中秋文化自唐朝起充滿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中秋節俗得到充分發揮和演進。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北宋太宗年間,朝廷正式將農曆八月十五定為全民性的中秋節,放假一天,世俗歡愉。明清以後,中秋節繼續向民俗的方向發展,終成為與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民俗大節。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皇家祭月

所謂“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在先人的觀念中,日月代表著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正常生長的保證。《禮記?祭義》中記載:“日出於東,月出於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所以先人十分重視祭祀日月。
春秋末年《周禮》記載:“中春晝,擊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描述的是先人在中秋夜擊鼓奏樂,祭月迎寒的場面。《禮記·祭義》有“祭日於壇,祭月於坎”。即按日月所代表的陰陽關係,祭日於高台,祭月於坑穴。《史記·封禪書》還記載:“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即用牛祭日,用羊豬祭月。
秦漢時期祭月在皇室禮儀中繼續傳承。秦時,各地均建有日月祠,山東有日主祠、月主祠。秦始皇祭日於成山,祭月於萊山。漢武帝時,則“夕夕月則揖”,行朝日夕月之禮。北魏、隋唐直至明清歷代沿用秋分祭月禮儀。明世宗時,還在北京修建夕月壇,專供天子於秋分設壇在夜晚祭祀月神,這就是現在的北京月壇公園。《明嘉靖祭祀》記載:“秋分祀夜明於夕月壇。”又曰:“夕月壇每三歲一祭。祭以醜、辰、未、戌年行事。朝日則遣文臣,夕月則遣武臣。”即每三年一大祭,遇醜、辰、未、戌年皇帝親自在月壇祭月。其他年份則派文臣代祭日,遣武臣代祭月。

民間祭月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為朝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的祭月禮儀,也逐漸流傳到中國民間。禮儀式的皇家祭神行為變成了大眾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動,並逐漸形成了一種風俗沿續下來。同時,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日移到了離秋分最近的滿月日----中秋。
宋代起秋祭月習俗開始成為乞求月神賜福,男人求功名利祿,女人則求貌美如仙。宋代金盈之《新編醉翁談》卷四“八月”中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顏如皓月。”
明清時期,中秋祭月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祭拜儀式。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記述了明朝北京的中秋風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描述的是中秋節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設祭案,案呈月餅月果等圓形供品,對月拜祭。而後焚毀月光紙,分食祭祀供品。
祭月活動在民國期間仍然風行,只是四九年後才因形勢的變化而逐漸消失,所以現代人中秋節只知吃月餅而不知祭月。然而,近幾年來又重新開始出現由官方或民間組織的祭月活動。
中國素以“禮儀之邦”而著稱。孔夫子有“不學禮,無以立”的庭訓。祭祀禮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排在我國傳統“五禮”首位的吉禮,就是祭祀天地神靈之禮。
所以說,祭月活動重新受到重視應該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祭祀禮儀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每年清明節祭祀黃帝陵、端午節祭祀屈原、中秋節祭月以及孔子誕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動,將會成為中華民族傳承千年中華文明的主要禮儀。

祭月儀式

明清時期祭月儀式,即如《帝京景物略》所述,是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祭祀活動,這也是唐朝後根據“中秋月圓”而發展出的以“家人團圓”為主題的民間祭月活動。
祭月要持肅敬之心。《論語》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之說,即祭神要敬神如在身邊。祭月前最好要能夠沐浴更衣,以示對月神之敬意。
中秋夜家人團聚一堂,面對月出方向設祭案,案前高掛月神像(俗稱月光紙),案上放置月餅、祭酒、西瓜(切成蓮花狀)或其他水果、以及其他食品作為祭祀供品,外加紅燭兩支、小型祭香插座(或香爐)一個,酒杯(或酒爵)三隻。如行跪(漢代又稱經坐,即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拜禮,則需在案前鋪設跪拜席位。
家人中選主祭一位(明清逐漸有“男不祭月”的習俗,故主祭一般是家中女性長者。但現代祭月可以不考慮明清的這一習俗。另外,為了培養年輕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熱愛,主祭之職也可由家中年幼者擔任。習俗可承可破,不必一味拘泥。),其職責是代表並引領家人行使祭月的禮儀。另選贊禮一位,主導祭月的過程。
現代中秋祭月,應以傳承華夏千年傳統文化為主。以禮儀引導心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融合。心智到處,卻可不拘禮儀的細節。承古卻不拘於古,這是現代人祭月應有的境界。

祭月祝文

祭月儀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高聲誦讀祭文。
祭文是祭奠和供奉先人神靈時誦讀的文章。在傳統的祭祀儀式上,一般都採用古體祭文,以延古風,繼承古代禮樂制度。
古體祭文的書寫格式,習慣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僅作發語詞(可拖長音,示意“開始讀祭文了”)。緊接著開篇明義,即言明祭祀時間及祭祀誰,誰來祭祀。
祭文的主體必須簡煉,簡明扼要地表達對祭祀對象的緬懷之情,常以回憶祭祀對象的生平業績為主,或加以感情的抒發。
最常見的古體祭文是四言句。好的古體祭文,語言押韻。可—韻到底,也可中間變韻。
祭文結尾用“尚饗(讀享)”一詞結尾。表示希望祭祀對象來享用祭祀的供品。
我們為大家提供的祭月文,以古體寫成,但求通俗易懂。祭文共分三段。首段歌頌自然界月神的豐功偉績,以三皇五帝祭祀來顯示月神的偉大;中段讚美月亮帶給人們的各種文學情懷,其中包括對女性姣美的欣賞、對寂寞的哀怨、對親人的思念以及遊子思鄉的情感,還特別突出了不朽的《詩經》和《離騷》對月亮的讚譽;末段則祈求月神給我們帶來好運。

月光紙

月光紙也叫“月光禡”、“兔兒禡”、“兔爺禡”,通常為木刻版水彩印製的神像,為傳統中秋節祭月所用神像之紙,繪有月神和月宮。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明清時期月神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畫面上呈現一輪滿月的圓輪,月輪內則有一尊女菩薩端坐於蓮花之上,這是由於佛教的影響深入人心,太陰星君逐漸被賦予了菩薩的形象,並且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轉化為“月光遍照菩薩”,也被稱為“月光菩薩”乃至“月光娘娘”。菩薩之下還繪有廣寒宮的仙閣殿影以及玉兔搗藥的形象。
祭月禮儀完成後,人們通常將月光紙與祭文等用火焚毀。

祭月供品

祭月不在供品有多少,只求祭祀者心存敬意。《穀梁傳·成公十七年》說,“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朱子在《家禮》中也說,“凡祭,主於盡愛敬之誠而已。”

月餅

月餅是中秋節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是,月餅實際上不是給人吃的而是用作祭月的供品。月餅是在祭月儀式中供月神“饗”的供品,在月神“饗”後,祭月儀式完後,祭月者才可以“餕”。我們的先人認為:月神享用供品後,便把福祉寄寓在供品中。祭月者分食祭月供品,便能得到月神的賜福與保佑。
月餅最早出現在唐朝。傳說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持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便把餅分給群臣吃。這是首次將餅與中秋聯繫在一起。《洛中見聞》也記載:唐僖宗中秋吃月餅,感到味道很美。又聽說新科進士正在曲江宴飲,便命將紅綾包裹的月餅賜給進士們。
另一流行廣泛的傳說是:元末朱元璋領導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其中傳遞訊息。明朝建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正式在中國民間流傳。但是,這個傳說是錯誤的,因為朱元璋沒有領導過任何起義活動,他是在湯和的引導下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隊伍,並娶了郭德義女為妻(即後來的大腳馬皇后)。
到明代,有了大量關於中秋節和月餅的記載。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余·熙朝樂事》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中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宮史》中寫道:“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河南《通許縣誌》的“中秋,月初上市陳瓜果酒肴玉庭中,以面做一大餅,祭畢家人分食,謂之團圓餅。”
從歷史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因為未知的因素,月餅成為中秋節祭月的主要供品,從而將月餅與中秋節牢牢地聯繫在一起。

桂花酒

月宮早期神話基本與道教有關。因為古時桂樹被認為是不老樹,又因《淮南子》中有“月中有桂樹”的記載,所以桂樹與月亮有了初步的聯繫。漢武帝曾在漢宮內建桂宮,欲食桂而長生不老。後唐《酉陽雜俎》中則記載吳剛學仙有過,謫令伐桂樹,然樹隨創合永無止境。 因而有了“吳剛伐桂”的傳說。
八月十五,丹桂飄香。中秋節正值桂花盛開之際,故人們逐漸忘記了“月中有桂樹“的道教寓意,而是把桂花直接與中秋聯繫在一起。此外,舊時科舉鄉試也恰好在八月,故又有將應試得中形容為“月中折桂”或“蟾宮折桂”。
桂花酒最早出現在《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中:“奠桂酒兮椒漿。”更有毛澤東那熟為人知的名句“聞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使得桂花酒理所當然地成為中秋祭月的首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