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

供春

供春是紫砂壺的鼻祖,是因為他對紫砂壺推廣的作用。供春是跟僧人學做的壺,可能製造紫砂壺的年代要遠遠早於供春。

宋代就有用紫砂製作的各種陶罐、陶壺,但是僧人只是自己做自己用,供春是第一位由於做紫砂壺出名的人。vv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供春
  • 職業:匠人
  • 代表作品:樹罌壺、六瓣圓囊壺等
人物簡介,史料記載,亮相世博,

人物簡介

供春(約1506—1566),又稱供龔春、龔春。明正德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年間人,生卒不詳。原為宜興進士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名仕,字克學,與蘇州唐伯虎等友善。正德甲戌年(1514年)進士,後以提學副使擢四川參政。據記載,吳頤山未中進士前,讀書宜興金沙寺(在今宜興湖滏鎮)。書僮供春“給使之暇”,發覺金沙寺僧人將製作陶缸陶瓮的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製成壺樣。便“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內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茶壺,這就是後來名聞遐邇的紫砂茶壺。因壺為供春所制,通稱“供春壺”。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就是他所制,造型古樸,指螺紋隱現,把內及壺身有篆書“供春”二字。
此壺原為吳大澄所藏,於三十年代被儲南強先生在蘇州一個古玩攤上購得,但缺蓋,經民國制壺名家黃玉磷配上瓜鈕蓋,後經當代書法大師黃賓虹先生(已故)鑑定,覺得在樹罌的壺身上不會長出瓜鈕,後又由近代制壺名家裴石民(已故)配靈芝蓋。解放後,獻給國家收藏...

史料記載

供春主要作品:樹癭壺、六瓣圓囊壺等。
在歷史上,供春確有其人,他生於明正德年間,這在宜興縣誌和有關陶瓷的史料裡面都有記載。民間也流傳著關於供春壺的故事:傳說明代正德年間有一位讀書人在宜興的金沙寺複習迎考,他的書童供春就在寺內向金沙寺僧學習用紫砂制壺,並且進行了自己的改造,把原來實用性為主的壺製作得更有文化氣息。當時文人們對於奇石有種獨特的審美,他們認為“醜極”就是“美極”,如果一塊石頭達到了“瘦、漏、透、皺”的程度,這就是一塊美石。當時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也就是樹瘤的形狀做了一把壺,並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可愛,很合文人的意,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下子出了名,人們都叫它供春壺。由於身份原因,供春結交的都是一些讀書人,文人愛喝茶,大家在一起談論文學時品茶聊天,所以供春壺在文人中一下傳播開了。

亮相世博

為期三天的“2010世博紫壺錦藝術展”在世博園B片區的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館內揭幕。開幕式上,作為紫砂陶始祖“供春”的唯一存世之作,被稱為世界第一的明朝“供春”壺在儀式上亮相,吸引了眾多目光。
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發展了500多年的紫砂壺系列工藝品。其中,明清藝術大家、當代十位國家級藝術大師,以及百餘位省、市級工藝師的大量精湛作品紛紛亮相。除了久負盛名的明朝“供春”壺外,展覽中還出現了由國家級工藝大師汪寅仙與書畫界泰斗劉海粟合作的“眉壽”壺;另外,還有由國家級大師周桂珍與前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合作的“大彬如意”壺……這些珍品均為素有“紫砂皇后”之稱的趙小蝶女士所收藏。據了解,時至今日,趙小蝶已將宜興的紫砂壺發展到了2000多個品種,出版了數本紫砂壺專業書籍,成了紫砂壺的專家。
此外,為了幫助舟曲受災兒童和愛滋病致孤兒童,部分展品今天“移師”浦東星河灣酒店。60餘位國家級大師、省級大師和工藝師的紫砂藝術品,連同趙女士捐出的“眉壽”壺和“大彬如意”壺將參加義拍,所得善款全部捐贈給中華紅絲帶基金和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專用於舟曲受災兒童和愛滋病致孤兒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