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

侗族村寨

侗族的村寨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寨三、四百戶,小寨三、五十戶,極少單家獨戶。侗族多居於“乾欄”樓房,一般一幢三間兩層樓,左右連“偏廈”,也有三層樓的,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禽畜。樓上住人,前半部為廊,寬二、三米,為一家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走廊裡邊正間為堂屋,設神龕,左右側為火塘,上面有烘烤禾穀的吊炕,這是取暖、煮飯的地方。臥室設於兩側偏廈或第三層樓上,頂樓存積糧食、糯禾多掛在上面,有的在寨邊建立禾晾,便於防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侗族村寨
  • 所屬:侗族
  • 位置:湘、黔、桂
  • 人口:二百五十一萬人(一九九零年)
侗族村寨的特點,人種服飾,民居建築,生活方式,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人生禮儀,文體遊藝,薩瑪祠堂,薩瑪節,

侗族村寨的特點

在我國湘、黔、桂三省(區)毗鄰的廣大地帶,山巒重疊,杉木蔥蘢,桐茶遍嶺,江水奔騰。侗族的無數村寨,就遍布在這一帶的蒼翠的山谷里。
侗族約有二百五十一萬人(一九九零年),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黎平、榕江、從江、錦屏、天柱、鎮遠、劍河等縣,其次是湖南省的新晃、通道、綏寧、城步、會同、藏江等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龍勝等縣。
侗族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由於侗族與其他兄弟民族特別是漢族,長期在經濟和文化上密切交往,因此侗語吸收了不少漢語成分。解放前,侗族沒有本民族文字,一直通用漢文。解放後,一九五八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侗族的族源可能是由“駱越“的一支發展而成。秦漢時期,在今廣東、廣西一帶聚居著許多部落,統稱之為“駱越“(百越的一支)。魏晉以後,這此部落又被泛稱為“僚“。侗族也屬於僚的一部分。目前侗族的分布和屬於“百越“系統的壯、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鄰,語言同屬壯侗語族,風俗習慣也有許多共同之處。關於侗族名稱的由來,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洞人“(峒人)、“洞蠻“和“洞苗“的記載。後來,“峒“或“洞“便演變為對侗族的專稱了。
侗族地區氣候溫暖,霜期短,年平均溫度攝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一千二百毫米,為發展農、林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侗族人民主要經營農業、兼營林業。在農業方面,盛產水稻,還有小麥、小米、紅薯、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菸葉、油菜、黃豆等。其中以棉花、菸葉的產量較大。榕江的棉花柔軟潔白,品質優良;從江的滾郎茶,香幽味俊;黎平的玉蘭片,新晃的烤菸,通道的核桃,以及各地出產的香菌等和藥材木姜子、五倍子、茯苓、沙參、麥冬等,都是侗族山區享有盛名的土特產。
林業方面,主要有杉、松、油桐、油茶、漆樹等。侗族山區素有“杉海“之稱,杉木產量很多,樹幹筆直,成長迅速,防腐性強,為建築的優良棟材。杉木尤以“十八年杉“為最著名。過去侗族習俗,每當兒女出世,就種植杉木,十八年後杉樹成材,砍伐出售或建造新房,作為兒女婚嫁之用。“十八年杉“因而得名。

人種服飾

侗族的服飾樸素美觀。男子大都穿青色或藍色對襟短衣和長褲,南部山區則穿右衽無領衣和包頭巾。婦女的衣著色彩有青、紫、藍、白等。分為穿裙和穿褲兩種類型。走進侗鄉,你就看到一隊隊侗族姑娘,頭戴花頭巾,腳上穿著花腳綁(即花綁腿)、勾花鞋。尤其是上衣,真是“百花吐艷“。胸前的青布圍胸,繡有一朵大花,侗語叫“花打“,即“中心花“的意思。圍繞這朵大花,在衣邊、衣角、袖口、前後左右繡有幾百朵花。花類有油茶花、油桐花、桃花、李花、杜鵑花等幾十種。全部用各種棉線或絛線繡成。有的還在胸圍上端繡有“長命富貴“的字樣。各地婦女的服飾不大一樣,但是“愛花“卻是她們服飾的共同特點。

民居建築

依山傍水是侗族村寨的特點。侗寨在群山環抱中,梯田層迭,寨邊溪河長流,寨頭村尾樹木參天。大的侗寨達六、七百戶,小的寨子也有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築,一般都是用杉樹建造的木樓,有二、三層的小樓房,也有四、五層的大高樓。在河邊或陡坡上的寨子,依據地形建成吊腳樓房。一般樓上住人,樓下圈牲畜、堆放柴草雜物等。富裕的住宅多高牆深院,雕樑畫棟。侗寨木樓稠密,鱗次櫛比。寨中有魚塘、禾架。道路多用石板或碎石鋪成。
鼓樓是侗寨中的一種很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一般的村寨都有一座鼓樓,較大的寨子多到三、四座以上。鼓樓是侗族人民用以聚眾開會、休息娛樂的場所,特別是逢年過節,侗族人民聚集在樓前廣場上唱歌跳舞,所謂“吹徹蘆笙歲又終,鼓樓圍坐話年豐“。鼓樓的建築,下部一般都呈方形,上面瓦檐呈多角形,飛閣重檐,層層而上,形似寶塔,高聳寨中,巍峨莊嚴,氣概雄偉。貴州從江縣高增寨的喜樓高達十三層,結構精巧,瓦檐塑有龍鳳花鳥,秀麗玲瓏,蔚為壯觀,反映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高度的建築藝術水平。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橋,橋樑大都建築在村前寨後的交通要道。除了木質結構之外,還有石拱橋、石板橋、竹筏橋等。其中名為“風雨橋“的一種長廊式木橋,以它獨特的藝術結構和高度的建築技巧而負盛名。風雨橋一般長達六十至一百米,寬四、五米。三江著名的程陽風雨橋,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這座橋長達一百六十五米,橋面寬十米,橋高離河床十五至二十米,橋上蓋瓦,橋中建有多角寶塔形的樓亭五座。瓦頂雕花刻畫,通道兩側有欄桿、長凳,形如遊廊,供行人觀賞休息。橋樑和鼓樓的構造不用一顆鐵釘,只是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個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構精密。其堅固程度,可延二、三百年不損,這是侗族建築工程的特色。侗族山區還有許多供人休息的涼亭,叫“風雨亭“,建築也很精巧雅致。

生活方式

侗族過去在生產生活中禁忌很多,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錦屏侗鄉,來往禮節有獨特的“六不“:一不爭路,在路上遇人不爭路;二不收過渡錢,不論本鄉土人或江湖遠客過渡,一律不收過渡費;三不“踩生“,逢哪家有小孩出生,就留步,不忙進屋;四不架筷,到侗家作客,吃飯不再吃了,不能把筷子架碗上(與喝油茶不同);五不進房,家庭主女的臥室,男客不能亂進;六不剩位,在侗家作客,坐的時候不能叉腳,架“二郎腿“,起座時,要把坐凳放靠板壁,叫不“剩位“。

節日文化

侗族的節日以春節、祭牛神(農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節(農曆七月間)較為普遍。有些地區還有十月或十一月過侗年。由於民族間的交往,侗族還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

飲食文化

侗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小米、紅稗、包穀、小麥、薯類為數不多。大部分地區食粳米,唯山區喜食糯米。副食有豬、牛、雞、鴨、鵝、魚等。以青菜、韭菜、絲瓜、葫蘆瓜最普遍。侗族的燒魚,以鮮、嫩、香、美為特色。吃法也新穎別致,饒有風味。打油茶是侗族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種飲食方式。一天之中,不分早晚,隨時可製作。它也是親朋和遠方來客的一種最好的禮節性招待,就象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馬奶,北方人的包餃子一樣。無論你到哪一家,凡是請你喝油茶,如果你講客氣或是不喝,就是對主人的不恭。當你喝完了,就把一支筷子(喝茶時主人只發給每人一支筷子)架到你的碗上,主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想再喝了,否則主人會陪你一直喝下去。侗族男子嗜酒,喜吸菸葉。酒的度數不高,但酒性持久,醉後不易醒。酒也是待客不可缺少的。
侗鄉有句諺語:“住不離山,走不離盤,穿不離帶,食不離酸。“這是對侗族人民衣食住行的寫照。侗鄉的酸味,製作方法異常,醇香可口,種類繁多。有葷酸、素酸、煮酸、醃酸。別有風味的草酸魚,一醃就是三、五年,甚至二、三十年,一般難得吃上,除非招待上賓或遇婚喪喜事才可嘗到。

宗教文化

侗族崇拜祖先,信仰鬼神,特別尊崇“聖母“,許多村寨都設有“聖母神壇“、“聖母祠“等。

人生禮儀

侗族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姑舅表婚較為流行,姨表兄妹和輩分不同的不能通婚。女子婚後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習俗,婚後新娘即返娘家,遇有農忙、節日或重要事情時,接回夫家住數日後又返娘家;直到懷孕生子後才長住夫家。
喪葬一般同漢族。從江侗族地區還有停喪習俗,人死後入殮後將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與死者同年同輩的都死亡以後,才一同擇日安葬。喪儀比較隆重,消費大。現在,喪儀逐漸簡化。

文體遊藝

侗族民間手工藝製品,種類繁多,有刺繡、編織、彩繪、雕刻、剪紙和刻紙等,大都實用美觀,各有鮮明的特色。刺繡是侗族婦女擅長的工藝,她們在服飾上刺繡各種圖案花紋、人物、禽獸、花卉、草蟲,形象生動,色彩絢麗而調和。編織有色彩鮮艷的侗錦,圖案精緻的侗帕和形式多樣的花腰帶。彩繪一般見於橋樑、廟宇的棟樑及橫匾上,多系工筆畫法,內容多采自漢族歷史故事,也有各種鳥獸圖案,色調鮮艷,神態生動。其它如雕刻、剪紙、刻紙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竹、木、藤器的編制,也都精緻實用,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
侗族民間流傳著極為豐富的傳說、故事和動人心弦的詩歌,人們稱譽侗族地區為“詩歌的海洋“。侗族詩歌的韻律嚴謹,題材廣泛,情調健康明快,比喻生動活潑。其中抒情詩歌優美細膩,真摯熱情;敘事詩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長,是侗族民間文學的一項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的內容十分豐富,有開天闢地、萬物來源的神話以及豪放悲壯的英雄史詩,有歌頌青年男女堅貞不渝的愛情詩篇和控訴階級壓迫、敘述勞動人民疾苦的長詩。民間有故事傳說,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表現手法富於浪漫性,體現了侗族人民豐富的想像力和追求光明、戰勝邪惡的善良願望。
唱歌在侗族人民中,有著廣泛的民眾性。年長的教歌,年輕的唱歌,年幼的學歌,代代相傳,成為社會風習,人們常以“侗家人人會唱歌“而自豪。侗族民間還有傳統的歌隊組織,串鄉走寨,以唱“侗族大歌“而獲聲譽。
侗族民間舞蹈,有“哆耶“、蘆笙舞和舞龍、舞獅等。“哆耶“主要盛行於從江、黎平、通道、三江等地。每年正月,大家穿著節日盛裝集中在鼓樓坪上,互相牽手搭肩,圍成圓圈,以整齊和有節奏的步伐,邊走邊唱。蘆笙舞是由舞者吹奏蘆笙邊吹邊舞的集體舞蹈。舞龍、舞獅多在春節期間表演,舞姿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甚為民眾所喜愛。
侗戲是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劇種,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是在“侗族大歌“說唱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來的。在形成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桂戲、桂北采調、貴州花燈戲等地方戲曲的影響。曲調有平調、哭板、仙腔等。伴奏樂器主要有二胡、鈴、鑼、鈸、鼓、牛腿琴和琵琶等。侗戲的傳統劇目約有五十種以上。
薩瑪祠堂 “小小的祠堂總是被精心選址在村寨的最幽深處,與鼓樓相比,少了高調與張揚,內中供奉著侗族人民心中最大的神‘薩瑪’,侗家人將其膜拜於心,默默伺奉。”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社會學學院院長、貴州省侗學會常務副會長石開忠說,自己從小在侗寨長大,侗族民眾祭拜薩瑪的場景特別莊重肅穆,村子裡只有婦女和德高望重的寨老,才可能參加那樣的儀式。

薩瑪祠堂

“薩瑪”侗語直譯為大祖母,深意則為至高無上的女神。如今,在貴州境內的榕江、黎平、從江、天柱等縣,一些侗族村寨信仰薩神,每一個村寨都修建有薩瑪聖母祠,每年在特定的時候全村婦女共同祭薩祈福。
這是一種早期社會女性崇拜的文化遺存,千百年來根植於侗族人民的心中。有關薩瑪的傳說有多種版本,其中,女英雄說流傳最廣。那是一個沒有時代背景的悲壯故事,一個名叫杏妮的侗族女性先祖,為了保護族人,征戰中倒在了今天黎平和榕江交界的一個叫弄堂概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位勇敢的先祖,人們修建村寨前就要在她亡故的地方,取來一捧泥土修建薩壇,才開始修建房屋。侗族古寨規有“未建房屋,先建鼓樓,未建寨門,先設薩壇”的說法
古樸的祠堂內,薩瑪的化身是一把半開半合的黑色雨傘,立在小屋正中的薩壇上,薩壇由泥土和石塊組成,建壇之初還要埋下捶布的木棰、火鉗、三角架等等生活用品。在石開忠的記憶里,小孩子是不能參與薩瑪祠內的儀式的,但是孩子們卻可以和大人在隨後的慶祝活動中,都有分享相同份量食物的權利。“無論是八十歲高齡,還是身在襁褓,都會在活動中分得數量完全一樣的食物,這是一種原始的平均主義。”
在幾十年前,薩瑪祠由專人看管,平常的日子裡,大門緊閉,外人更是絕對不能進入其中。如果寨子裡出現雞瘟、豬瘟等特殊事件之後,老人們就會認為,寨子裡的薩神已經不在位置上,所以沒能及時保護寨子,需要重新請神歸位。於是,立即會封寨三天,進行掃寨,隆重地祭祀薩瑪,以祈求保佑。“由於外界人員不能參觀,所以很少有這方面的文獻記錄。”
薩瑪節 在2012中國榕江薩瑪節開幕式上,每個村寨的代表在看台上觀看演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身盛裝打扮、手舉黑傘、頭戴紅花的阿婆們,67歲的勝珠就是其中一位。在侗族社會中,她們被稱作“登薩”,是守護薩瑪祠的婦人。

薩瑪節

祠堂外部並沒有特殊裝飾,隱藏在村寨一隅,幽深靜謐,如果不是祠前院門上題著字,路過的外人無從知道祠堂的存在。村子裡的侗歌隊要去三寶侗寨參加唱歌比賽,侗歌隊的婦女們裝扮一新,走進祠堂內向勝珠討要茶水喝。據說,只有這樣,才可能在比賽中取得最好的成績。
貴州、湖南侗族村寨將聯合申報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貴州、湖南兩省有關部門,就貴州黎平、榕江和從江與湖南通道侗族村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達成一致意見。
在貴州省文物局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湖南省文化廳、省文物局及懷化市、通道縣政府等部門一行10餘人,實地考察了貴州省黎平、榕江等縣的侗族村寨文化遺產,並在貴陽與貴州省文化廳、省文物局相關領導及部分處室負責人一起,召開了“貴州、湖南侗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專題討論了貴州、湖南兩省毗鄰侗族村寨聯合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相關事宜,雙方就“聯合申遺”的相關工作進行了交流,就貴州黎平、榕江和從江與湖南通道侗族村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達成一致意見。為進一步落實聯合“申遺”工作,兩省文物部門牽頭成立了侗族村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協調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建立聯合“申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兩省文物局對口處室銜接制度,還建立了湘、黔兩省侗族村寨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合作機制。湘、黔兩省堅持以文化遺產資源優勢互補和增強“申遺”實力為基準,科學合理調整申報思路。兩省決定儘快召開侗族村寨聯合“申遺”工作會議,組織專家考察論證申遺的基礎資料,加快完成侗族村寨保護管理規劃編制和“申遺”文本編寫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