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電影

作家電影

“作家電影”,即上個世紀法國的“左岸電影派”,法國的“作家電影”還是沉悶晦澀的“藝術片”,探索人的意識和潛意識;其代表作有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亨利·高爾比的《長別離》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作家電影
  • 外文名:無
  • 其他名稱:左岸派電影
  • 代表作家:阿倫雷乃
  • 代表作品:《廣島之戀
簡介,名詞解釋,中國式作家電影,創作特徵,被禁的作家電影,

簡介

即左岸派電影,是法國新浪潮運動中部分年輕導演創作的電影
創作特徵:作品大多把人的內心現實與外部現實結合,表現人的內心與現實的差距和矛盾。
代表作品有:阿倫雷乃廣島之戀》(1959)《去年在馬里昂巴德》(1961)高爾比 《長別離》。

名詞解釋

左岸派電影,左岸派電影的導演大多都為學識涵養以及人生經驗豐富的導演。“作家電影”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的無聲電影時期,而真正形成卻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的法國。始作俑者是法國電影的“新浪潮”運動,其誕生的標誌作品是1958年特呂弗導演的《淘氣鬼》和夏布洛爾導演的《漂亮的塞爾日》。“新浪潮”理論來自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他創辦的《電影手冊》集聚了後來成為“新浪潮”為主的眾多年輕影評家。其中的代表人物幾乎都是業餘作家和影評家,沒有上過專門的電影學校或受過專門訓練,對電影的認識和學習主要是靠在資料館裡看片得來的。“新浪潮”主將戈達爾曾聲言“拍電影,就是寫作。”他們的影片也酷似作家的寫作,大多專註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且多有自傳色彩,製作上則往往集編劇、導演、音樂,甚至製片於一身,更多地表現出個人的創作風格,因此被稱為“作者電影”。
與“新浪潮”並起的“左岸派”也被稱為“作家電影”,他們與“新浪潮”有著共同的愛憎,更接近人們理解的“作家電影”——即作家直接參與電影製作。其代表作有阿倫·雷乃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亨利·高爾比的《長別離》等。後來,“新浪潮”和“左岸派”的主將幾乎都成了職業導演,人們也就不再稱他們的作品為“作家電影”。

中國式作家電影

韓三平表示,所謂“作家電影”,是生活閱歷豐富,對社會具有深邃洞察力和卓越表現力的作家(也包括部分導演),在現實生活中捕捉到為大眾廣泛關注的生活熱點、社會話題,用質樸的電影手法加以表現。他還特彆強調,“近年來一些國產商業大片創造了高票房,但在炫耀大場面、高科技的同時,也引發了觀眾對蒼白無趣、遠離現實的故事本身的質疑和抨擊,針對這一窘境,中影集團計畫今年團結一批作家,以他們為龍頭,拍攝一系列不靠明星和特效,靠故事本身打動觀眾的小成本影片。”
中國首部作家電影的作者劉震雲表示:一、“作家電影”概念,既不同於上個世紀法國的‘左岸派’,也不同於過去中國其他導演提出的概念,法國的‘作家電影’還是沉悶晦澀的‘藝術片’,探索人的意識和潛意識;過去中國其他導演的‘作家電影’也是老、少、邊、窮,注重殘缺的民族元素;看這些電影不耽誤睡覺,一覺醒來,相互都沒損失什麼。二、好看不等於胡扯,好看不等於沒內容。什麼內容呢?首先是當下的生活,眼前的中國人,不能讓西方再認為我們還生活在秦朝和唐代;其次,‘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卓越的表現力,’揭示當下生活的深刻內涵,或者叫熱點,電影要跟看電影的人息息相關,看後要有強烈的共鳴;三、顛覆大片的概念,不能說花錢多場面大動刀動槍就叫大片,真正的大片是人內心的洪流,洪流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大。”

創作特徵

在剪輯上採用跳剪,循環剪輯等手法,破壞影片的時空;重視自然音效、台詞和音樂;採用舞台職業演員;攝影講究構圖與布光。電影帶有強烈文學、戲劇色彩。

被禁的作家電影

由法國兩位女導演維吉妮.德彭特(Virginie Despentes)和柯拉莉.鄭軾(Coralie Trinh Thi)執導的新片《強我》(Baise-moi,英譯Fuck me)於2000年6月28日開始在法國影院正式公映,第三天即被國家行政法院列為X級色情片(即中國人所謂“三級片”)而打入冷宮。各大影院被迫撤下該片宣傳海報,停止上映。這是自1966年雅克·李維特執導的《修女》(La Religieuse)被禁以來,時隔多年第一部在法國被禁的“作家電影”。影片本身固然有爭議,但這一電影審查事件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許多藝術家驚呼“道德主義”的新聞檢查又回來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