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大福

作大福

永定湖坑鎮李姓三年一次“作大福”,遠近聞名。在重陽節後農曆九月十一至十六日舉行的“作大福”是民間的迎神賽會活動,清康熙以前稱為“打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作大福
  • 前稱:打醮
  • 背景:相傳明朝末年,瘟疫流行
  • 位置:永定區湖坑鎮
背景,流程,

背景

相傳明朝末年,瘟疫流行,死者枕藉鄉間,村中請道士打醮,無奈瘟魔依舊橫行。一日,湖坑有五個小童下河洗澡,突然都跳起神來,一直跳到馬額宮前,口中念念有詞,說要請保生大帝農曆九月十五日出宮降疫,必須先齋戒五日。於是,村民們依此而行,瘟疫得以禳解。為報保生大帝禳災救民的恩德,每年重陽節後,村民們敬神演戲,以謝神靈,甚是隆重,逐漸演變為三年一次的“作大福”。
臨大福之年,農曆九月初十,全村開始齋戒。九月十一日,各村的“公王”先到馬額宮匯齊。馬額宮為一小廟,端立在湖坑集鎮西南一緩坡上,因後山如馬額,故得名。宮中主供“康太保劉漢公王”神位。
上午9點鐘,三聲銃響,各路公王依次起轎上路,前往大福場。霎時,鼓樂喧天,火銃、鞭炮震天動地,隊伍浩浩蕩蕩,旌旗遮天蔽日,看熱鬧的熙熙攘攘。抬神轎的年輕人,黃衣藍褲.扎紅腰帶,裹紅頭巾,一搖一晃地走。吹打的、放銃的、扛大旗的、搖小旗的、抬“故事”的、舞獅的、提香籃的---一村一隊,跟著神轎緩緩而行。
大福場設在村中一空地上。東頭是神台,神台中置一屏風,屏風為湖坑李姓清代名賢受恩賜之品,屏前為“康太保劉漢公王”神位。西頭搭起一座大戲台,南邊設有吹唱班和木偶班演出的場所,北面豎起兩桿懸著放映電影的銀幕。中間是供場,供場上空拉起白布做天幕籠罩著。
大福期間,夜夜演戲,大班戲、木偶戲、電影、唱班,同時獻演。大福場上,熱鬧非常。
上供是大福的重要內容。保生大帝出宮,是大福的高潮。農曆九月十五日一早,從坎市迎來的保生大帝,一進入湖坑,就受到隆重禮遇。路上,迎接的喇叭、嗩吶、大鼓、鑼鈸,吹打不停。一到大福場,“三把連”震耳欲聾,鞭炮聲此起彼伏,滾滾濃煙中透出殺豬的嚎聲,這是開齋戒、行葷腥之祭。各村同時上供,主供全豬、全羊、全雞、全鴨。供場擺滿供桌,供桌上豬頭、肝花、雞、鴨、魚、酒、米米反、糖果、水果,應有盡有。各家婦女在此大顯身手:上供的雞鴨各有不同的造形,盤中的米米反堆疊得像寶塔,雜色的糖果在盤上拼出“福祿壽全”吉祥圖案,般般可見巧婦匠心與妙手,真乃“千雙巧手競技藝,一片誠心敬神靈”。
如今,作大福這種古老的風俗也逐漸發生變化,除了祈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外,加強鄉親情誼、鼓勵勤勞致富、喚起海外遊子回鄉尋根的願望,也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

流程

十一日,各村村民抬著“公王”(土地神)的牌位,相繼匯集到湖坑集市西南的馬額宮。此時,馬額宮附近萬頭攢動,旗桿如林。三聲銃響之後,各村“公王”依次起轎上路,隨同鞭炮、鑼鼓聲及扛大旗、裝古事隊伍,浩浩蕩蕩前往設在距湖坑2公里外的西片村中心壩的”大福場”,各村”公王”進了神台便開始上供。
十一至十四日,上的是齋供(果蔬米粄之類祭品),按村輪流上供,作大福一村半天。
十五日,各房族迎旗、打鑼鼓集中到馬額宮,迎接“保生大帝”(民間信奉的一尊神。相傳北宋仁宗時,龍海縣白礁村有位名叫吳夲[音滔]的醫生,醫術精良,醫德高尚,為民治病莫不妙手回春,死後被皇帝追封為“保生大帝”,立廟祭祀)護送到大福場。沿途又是銃炮連天,硝煙瀰漫,人潮如涌,旌旗蔽日。到大福場後,進行開祭儀式,各村集中上供、燒香,每戶都燃放鞭炮,形成又一個活動高潮。
十六日送神,表示“作大福”儀式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